沈诗伟:地球那么大,特朗普宝宝为什么只想买格陵兰岛?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家沉世伟】
特朗普被拒绝了!
事件起因是他想收购格陵兰岛,丹麦政府态度明确:不出售,谢谢。格陵兰岛外交部长安妮·隆·巴格尔(Ane Lone Bagger)对媒体表示,“我们对商业开放,但格陵兰岛‘不出售’。”
尽管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我保证,我永远不会对格陵兰岛(指房地产开发)这样做。”他还在社交媒体上添加了儿子埃里克·特朗普(Eric Trump)在Instgram上发布的一张经过修饰的照片。图为矗立在格陵兰岛上的金色特朗普大厦。特朗普当时对记者表示,一改之前在新泽西州高尔夫俱乐部与记者的比较,他将购买岛屿比作“大型房地产交易”,“从战略上讲,这很有趣,我们也会感兴趣。但我们会与他们交谈”。
如果格陵兰岛被视为一个国家,其面积将在世界国家中排名第12位。特朗普并不是第一位想要购买格陵兰岛的美国总统。但这一次,“地产大亨”和他的团队对房地产开发的价值感兴趣吗?
美国痴迷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位于北极地区,守卫着许多战略通道。其中包括民用客机使用的北极航线、洲际弹道导弹使用的北极弹道,以及随着气候变暖其地缘战略地位更加突出的北极航线。
美国对这片土地的痴迷似乎已经持续了140多年。 1860年,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考虑收购格陵兰岛。
1867年,美国国务院对收购格陵兰岛和冰岛展开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绿地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资源使其成为理想的收购选择,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实现。正是在这一年,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低价从沙俄手中收购了阿拉斯加,使美国加入了北极国家的行列。
二战期间,美国再次踏足格陵兰岛。当时丹麦全境被纳粹德国占领,丹麦与格陵兰失去了联系。英国和加拿大想趁势占领格陵兰岛。为了阻止英国和加拿大占领格陵兰岛,美国率先在格陵兰岛修建了多个航空基地。与此同时,纳粹德国在格陵兰岛建立了一些气象站。美军打败德国人后,美国在整个二战期间接管了格陵兰岛,直到二战结束才将其归还给丹麦政府。
正是这次执掌格陵兰岛的经历,让美国对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向丹麦提出1亿美元收购格陵兰岛,但遭到丹麦政府拒绝。为了打消美国的想法,丹麦于1953年正式修改宪法,将格陵兰岛从殖民地变成了丹麦的一个国家。与法罗群岛一样,格陵兰岛也在丹麦议会拥有两个席位。 1979年,格陵兰岛成为丹麦的自治领土。
然而美国却始终没有放弃对格陵兰岛的迷恋。冷战的爆发为美国提供了经营格陵兰岛的绝佳机会。
1951年,美国和丹麦签署防务条约,赋予美国对格陵兰岛西北海岸图勒空军基地的军事使用权。图勒空军基地位于北极圈内,自冷战开始以来一直是美国北极战略的重要锚点。格陵兰岛成为美国观察苏联等国使用洲际弹道导弹的良好基地,成为美苏冷战对抗的前线。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对美国的威胁减弱,美国对格陵兰岛的兴趣也逐渐减弱,购买该岛的想法被搁置。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北极地区大国竞争日趋激烈,格陵兰岛的战略价值凸显。美军格陵兰基地严密监视北极上空所有飞机,为美军提供全球洲际导弹攻击评估报告,为美国和加拿大在北极的军事基地提供后勤保障,并进行美加北极联合检查和丹麦。任务。 2013年12月俄罗斯部署北极部队后,美军加紧在格陵兰岛部署,巩固北约对俄罗斯的“双钳攻”。
夏季冰雪融化时出现的新水道可能会改变世界海洋运输格局,而格陵兰岛守卫着北极海道西北航道,具有巨大的民用和军事价值。北极地区和一些环北极国家正在关注格陵兰岛的一举一动。北极航运的发展给格陵兰带来了大国影响的隐患。
富含淡水的冰盖下蕴藏着战略性稀土资源
受到“地产大亨”特朗普青睐的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面积216.61万平方公里。由于幅员辽阔,格陵兰岛通常被称为格陵兰次大陆。然而,由于地处高山地区,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无人居住、交通不便的寒冷荒地。无冰面积仅41万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12月31日,格陵兰岛共有55,877人居住。
据科学工作者测量,格陵兰岛覆盖着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公里的冰盖,总冰量达260万立方公里,占世界淡水总量的10%和1%。 /8 全球冰盖。如果整个岛上的冰全部融化,地球上所有海平面都会上升6.5米。
广阔的冰盖下,蕴藏着大量因恶劣的自然和交通环境而尚未得到广泛开发的矿产资源储量,其中包括巨大而优质的铁矿石、红宝石矿石、金矿石以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还有极其丰富的稀土资源和铀资源。格陵兰岛西南部Kvane油田地区稀土矿储量估计为6.19亿吨,居世界第二位。此外,格陵兰岛首府努克附近发现海上石油,东海岸发现北极最大油气田。
美国专家认为,当全球变暖导致巨大的冰盖融化时,开发格陵兰岛的自然资源将变得更加容易。 8月18日,美国白宫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指出,“格陵兰岛是一个战略地区,他们拥有许多宝贵的矿产资源”。
然而,经济规模较小、长期依赖丹麦政府补贴的格陵兰面临着与外资参与当地矿业发展协会和格陵兰自治政府同样的尴尬境地。
根据1979年地方自治法的规定,格陵兰岛获得了“支配格陵兰岛自然资源的基本权利”。然而,在外国投资,特别是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方面,丹麦政府仍然承担了更多的责任。监管责任。丹麦政府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时保留更多投票权。此外,虽然格陵兰岛于2009年6月21日获得了更大的自治权,但格陵兰岛的经济命脉仍然牢牢掌握在丹麦手中。
近年来,丹麦政府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对格陵兰实行采矿特许权制度,并对铀等核材料开采实行“零容忍”政策。 2016年1月19日,丹麦政府与格陵兰自治政府签署格陵兰铀等反光材料出口管制和安全协议,加强对格陵兰战略资源的管控。丹麦政府经常以保护环境的名义对海上石油开采实施严格控制。
一系列政策表明,格陵兰依靠矿业吸引外资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将长期受到丹麦的政治掣肘。
近年来,格陵兰独立建国的动向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对于通过格陵兰岛成为北极国家的丹麦来说,如何处理与格陵兰岛的关系尤为重要。此外,格陵兰岛作为北极三大航道的中心陆块,将成为围绕北极航道连接北美、北欧、东亚的枢纽,越来越多的大国相互角逐。考虑到未来格陵兰一旦独立,将彻底改变北极地区的博弈格局,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也都在未雨绸缪。比如,弱小的“格陵兰”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政治独立但经济上无法自主,也并非不可能。
- 上一篇:天境生物剥离中国业务将独立发展
- 下一篇:城镇户籍价值的显化与淡化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