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比特币暴涨暴跌央行出手 或设立第三方托管

09-06 财经资讯
       

2017年至今,比特币价格犹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先是在1月5日以接近9000元的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但随后行情便开始一路下跌,截至1月13日9点,比特币价格已跌至5100元左右,较5日最高点跌幅逾40%。

1月6日晚间,央行多个部门相继发布公告,称已约谈多家比特币交易平台主要负责人,了解平台运行情况。

据了解,央行此次出手,除了担心此前比特币“暴涨”带来的金融风险外,还有对比特币被非法用于外汇用途的担忧。央行特别重申,比特币是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备法偿性、强制性等货币属性。

1月11日,央行监管措施再度升级,多家监管机构组成联合检查组,进入火币网、币行、比特币中国等交易平台,目的是透彻排查比特币交易平台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重点关注公司是否超范围经营;是否无权或无证开展信贷、支付、外汇等相关业务;是否存在市场操纵行为;反洗钱制度执行情况;潜在的金融安全风险等。

据最新消息,监管部门将于近期继续与业内人士会面,探讨建立第三方比特币托管平台,保障比特币交易安全。

从“飙升”到“暴跌”

比特币2017年开局不错,1月1日至4日,每日涨幅在10%左右,创下三年新高,1月5日凌晨更是创下历史新高,价格接近9000元。

对于此轮上涨,中国比特币网络CEO李大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轮比特币上涨,是世界经济经历剧烈政治变动时,投资者对避险资产的需求所致。虽然目前没有明显的刺激信号,但市场中的供需关系、区块链等概念的推动,都是此轮上涨的原因。”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比特币具备可分割、总量固定等黄金属性,而人民币作为信用货币的预期贬值,将间接利好与黄金类似的比特币;另一方面,在比特币监管较为宽松的背景下,比特币正成为部分人对冲人民币下行风险的工具,这也间接促使资金流入比特币,支撑了比特币价格。

1月6日晚间,央行上海总部、央行北京营业管理部相继发布官方公告,称已约谈比特币交易平台主要负责人,了解平台运行情况,提示可能存在的风险,要求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规经营,督促平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自查,并开展相应清理整顿。据了解,此次央行约谈的三家比特币平台包括“火币”、“币行”和“比特币中国”。

其中,央行特别重申,根据《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比特币是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备法偿性、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备与货币同等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和使用。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应正确看待虚拟商品和虚拟货币,理性投资,自行承担风险,维护自身财产安全,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

1月5日下午5点,比特币开始回落至7000~6000元区间,6日央行会议消息一出,比特币价格继续暴跌逾10%。

火币COO朱嘉伟对记者表示,“监管层的约谈基本就是公告内容,火币将按照央行等监管部门的要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自查。同时计划联合行业内各类公司成立行业联盟,进行行业自律,推动行业标准建立。”

五天后,央行监管再次升级。

1月11日,央行宣布,央行营业管理部、上海总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北京、上海地区的比特币交易平台进行现场检查。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表示,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安排和精神,营业管理部和北京金融工作局等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进入“火币网”、“币行”等比特币、莱特币交易平台,对交易平台执行外汇管理、反洗钱等相关金融法律法规、交易场所管理相关规定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市金融办等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比特币中国”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检查该公司是否超范围经营;是否无权或无证经营信贷、支付、外汇等相关业务;是否涉及市场操纵行为;反洗钱制度执行情况;可能存在的金融安全风险等。

对此,中行回应称,目前平台运行正常,正积极配合工作组并提供详细信息。

截至1月11日23点,比特币价格已跌至5400元左右。

“央行选择此时出手,主要基于市场和外汇方面的考虑。”21世纪资本研究院研究员李伟对记者表示,从市场角度看,2017年以来比特币这几天的快速上涨,很可能滋生金融风险。外汇层面,监管部门正在严控违规外汇交易,而比特币交易作为外汇交易的渠道之一,显然也会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密监控。

利用比特币进行“跨境套利”?

事实上,自2017年1月起,央行已实施加强外汇管理的新规xm外汇,虽然居民5万美元购汇额度未减少,但购汇用途监管愈加严格,居民购汇时填写的《个人购汇申请表》明确写明“境内个人不得将所持外汇用于境外购买住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投资返还分红保险等尚未开办的资本项目”。

在外汇管理趋严的背景下,一些投机资金选择通过比特币交易中心流出,这就是所谓利用比特币进行“跨境套利”。

业内人士表示,理论上,任何支持双币种交易、不设置比特币交易限额的平台都可以进行货币兑换操作。即用人民币买入比特币,然后在原平台或其他平台上卖出比特币换取美元。此外,交易平台外的场外交易也是比特币兑换外汇的主要方式之一。

对此,币安分析师告诉记者,用户从平台购买的比特币都会经过相关认证,比如资金来源审核等。另外比特币 外汇,外资银行和交易平台的“反洗钱”程序更为复杂,如果凭空出现一笔钱或者比特币,没有哪家外资机构会允许提现,还要提供资金合法来源的证明。同时,比特币的价格也是不断波动的,通过比特币兑换货币是一种假设性操作,其操作难度远高于传统方式。

而对于“90%以上的比特币交易发生在中国,因此中国市场几乎掌握了比特币价格的制定权”的说法,币安分析师解释称,由于中国比特币交易所不收取交易费,中国用户可以重复交易,意味着换手率很高,而实际上中国的比特币交易数量只占全球的30%到40%。

“如果真的出现用比特币兑换外币的情况,由于比特币总量有限,供需失衡会造成国内比特币价格远高于国外比特币价格。不过,目前美国的比特币价格与国内差不多,有时国外价格甚至高于国内。”一位币行分析师表示。

但在莱维看来,比特币的场外、私下交易很容易成为洗钱活动的滋生地,这也是当前监管的难点之一。

“虚拟商品”或“特殊证券”

目前,为保持长期稳定运营,多数主流比特币交易平台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已采取防范洗钱等行为的措施。

以火币为例,除了实名认证,他们会把每个用户的行为分解成几十个不同的分值比特币 外汇,对这些分值进行评分,不同的分值对应不同的风险等级,而不同的风险等级会进行不同的处理和标注。而对于比较敏感的境外投资者,朱嘉伟表示,火币上的境外投资者非常少。

中国银行称,其拥有完备的反洗钱工具和强大的反DDOS设施。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对比特币的关注点更多是,不鼓励也不禁止,但不能违背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层面,央行等五部委于2013年12月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指出比特币虽然被称为“货币”,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因为它不是货币当局发行的,不具备法偿性、强制性等货币属性。

李伟指出,如果通过比特币渠道的货币兑换活动进一步增多,不排除监管部门采取更多限制措施。

“目前监管部门将比特币定位为‘虚拟商品’已经不能满足监管要求。考虑到比特币对外汇交易的影响,可以考虑将比特币定义为‘特殊证券’,将比特币纳入人民币资本账户进行监管,防止套利交易对现有外汇体系造成冲击。”李伟说。

据最新消息,监管部门将于近期继续与业内人士会面,探讨建立第三方比特币托管平台,保障比特币交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