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第三次突破2000美元关口,什么信号?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家金钟】
前不久,金价第三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
相比前两次,这一次金价的上涨显得有些无声无息,除了在投资圈引起了不少关注外,圈外的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一变化。
金价美元价首次突破2000大关是在2020年8月,正值全球新冠疫情最高峰,第二次则是在2022年3月乌克兰战争爆发当天。那么此次金价突破2000美元的契机是什么呢?
在不同人群眼中纸黄金外汇,黄金有着不同的功能。在中国、印度大妈眼中纸黄金外汇,黄金是黄金传家宝;在投机者眼中,黄金是投机工具,与虚拟货币、特斯拉的股票、石油期货、耐克的限量版球鞋一样;在国际央行眼中,黄金是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支付货币的最后一块压舱石。
对于投机国际黄金期货的投机者来说,一般认为长期来看,黄金的美元价格与美国实际利率(real)呈高度负相关,即美国实际利率下跌,黄金价格就会上涨,反之亦然。这是因为黄金是零息资产,长期持有黄金不会产生利息收入,只能期待金价本身的增长带来正收益。与之相对应,美元等政府发行的信用货币,通过长期持有政府发行的国债或将其存入银行,可以产生无风险或低风险的名义利息收入。当然,信用货币发行过多会造成通货膨胀,因此扣除通货膨胀率后的美元实际利率就成为交易者比较和衡量黄金价格的重要指标。
黄金期货美元价格(黄线)与美国10年期国债实际利率(蓝线)图表
另一个与黄金美元价格高度负相关的因素是美元汇率指数,美元走强,黄金走弱,反之亦然。美元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央行之间的货币政策对比。我们之前的文章分析过,经过多次加息,欧美银行体系账面资产损失较大,进一步加息将加大风险。但欧美通胀率尚未回落至正常水平,央行加息压力也很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联储一方面不断加息,让实体经济承担更高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又为银行提供额外的紧急贷款援助,让中小银行有足够的现金应对储户挤兑。这一“聪明”举措看似暂时遏制了短期银行挤兑趋势,但并未改善银行和实体经济面临的需求恶化、成本上升的状况。只能算是治标不治本的“创可贴”。
摩根大通认为美联储正在“通过后门实施量化宽松”,以避免银行挤兑
因此对于投机者来说,大多数时候,金价飙升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美元汇率走弱,以及美国实际利率下降。即使在乌克兰战争爆发等突发地缘政治危机的情况下,由于当前金融市场的反应及时,以及各种交易产品的联动性,我们也可以从图表中看到,金价与市场实际利率、汇率变化呈负相关关系。
当然,除了这些每天买进卖出的投机者,黄金市场还包括大量长期参与者,比如去菜百买金饰传家宝的中国大妈、做金饰当嫁妆的印度新娘等。从投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看好黄金基本面的长期投资者。
黄金市场的第三类参与者是中央银行或类似的政府机构。
作为货币,实物黄金有其缺点,即数量有限、太重、交易不方便等,这也是为什么黄金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作为常用支付手段的原因。
不过实物黄金也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优势,金本位制结束已经五十多年了,但黄金依然是大多数政府接受的国际货币之一,虽然用黄金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的情况并不多见,但确实具有广泛的可行性。
其次,黄金作为货币的使用不受第三方限制或控制,黄金来源于金矿开采,其流通和交易不像美元那样依赖美联储等央行和美国结算清算网络,自然也不会像美元那样被当作制裁工具。
2022 年各国央行购买的黄金数量超过过去 55 年来的任何一年
由于历史原因,英国和美国的金库是很多国家黄金储备的存放地。西方媒体通常将此解释为方便其他国家用黄金进行结算交割的一种安排。例如,如果洪都拉斯和克罗地亚都将自己的黄金储备存放在美联储的金库中,那么当两国需要用黄金结算双边贸易时,就不需要将黄金空运到对方国家。双方只需要通知美联储,美联储在两国账户上做出相应变动后,就会负责将黄金从一国仓库转移到另一国仓库。
当然,这样的安排实际上让欧美控制了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和黄金使用权。2012年底,德国泄露一份报告称,美联储纽约分行拒绝了德国检查其在美国储存的黄金储备的要求。于是2013年至2017年间,德国将存放在法国和美国的大部分黄金储备分批运回国内,重新掌握了部分黄金的使用权。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欧美冻结了俄罗斯在欧美央行的外汇储备,目前来看,俄罗斯被冻结的资产很有可能通过各种手段被进一步没收。俄罗斯在战前就增加了黄金储备,据报道,2021年底俄罗斯黄金储备高达1270亿美元,全部存放在俄罗斯境内。战争爆发后,黄金成为俄罗斯除人民币之外最重要的外汇资产。
此次冻结别国外汇储备的举动,犹如给很多国家敲响了警钟:将本国外汇储备集中到一两个发达国家金融资产上,其政治风险已骤然大幅上升。外汇储备原本被视为保护本国经济金融安全的一道坚固防线,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东南亚各国就采取了大幅增加外汇储备的策略,以抵御未来的货币危机。但现在大家突然发现,这些以美元、欧元、日元等形式储存起来的财富防线,其实只是建在沙滩上的城堡,根本无法抵御现实的国际政治风暴。因此,各国央行都在加紧增持黄金这一不受第三国控制的储备资产。
黄金价格(橙线)与美元价格指数(蓝线)走势图
黄金作为金融交易产品,其价格变化在短期内更多受投机者的影响,期货市场买卖双方的资金供需对比才是每日价格变化的决定因素,而央行的储备行为作为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对金价每日涨跌起到更多的辅助推波助澜的作用。
黄金价格近期第三次突破2000美元也是同样如此。美国加息周期接近尾声,金融市场对美联储年底前降息的预期,让每天买卖黄金的投机者预期上升。再加上近期许多国家都表示希望减少国际贸易中对美元的依赖,这些消息的累积,更加支持了投机者的判断。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前段时间金价大幅上涨。
很多央行增加黄金储备的政策动向对金价的影响只是间接的,原因在于黄金的有限量和交割困难的劣势限制了黄金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发展前景,只能作为国家在危机面前最后的储备金融资产,因此各国央行不会采取大规模在黄金市场“买入”的方式来增加储备。
黄金价格年度走势图(50年)
除了黄金,历史上还有一些其他“工具”曾被高度期待作为合理的国际结算媒介。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就是按照IMF成员国份额分配的记账单位和储备货币。IMF成员国需要把分配到的特别提款权兑换成任意一个成员国的货币,然后用于国际支付。因此,这个特别提款权也可以作为外汇储备。
但问题在于,特别提款权的存在、分配和使用受制于IMF这个国际组织,而IMF的控制权和决策权又被欧美国家牢牢掌控。按照IMF的规则xm外汇,重大改革需要85%以上的支持才能通过,而美国在IMF中拥有15%以上的投票权,因此美国实际上拥有一票否决权。因此,当俄罗斯在欧美央行的外汇资产被冻结时,其在IMF组织中分配到的特别提款权就无法兑换欧美货币。
因此,当不少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美元风险大幅上升时,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工具只能作为外汇储备中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与其他国家建立双边协议,同意使用对方国家的货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俄罗斯、印度、巴西、东盟国家近期的声明都集中在这方面。不过,如果仔细阅读上述关于减少对美元依赖的新闻,就会注意到各国使用本国货币进行国际贸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例如,东南亚国家虽然已经有一些使用本国货币进行双边贸易的机制,但该地区大规模放弃美元结算的过渡还处于研究讨论阶段。
据SLJ基金管理公司Jen提供的分析报告数据,2022年,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市场份额大幅下滑,跌至全球总储备的47%。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可以间接证明各国减少对美元依赖的难度。根据SWIFT数据,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从去年的不到2%翻了一番,达到现在的4.5%,接近欧元的占比(6%)。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与美元84.3%的占比相比,还是显得不足。
考虑到我国国际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5%左右(2020年),其中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贸易约占一半,假设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贸易全部以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大概会达到7.5%左右。
如果一些发达国家愿意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或者更多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愿意使用人民币(比如俄罗斯),那么人民币的份额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元的份额恐怕还是会占据最大份额。
无论是黄金储备,还是利用第三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本质上都是基于各国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于中国经济决策者来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维持现行控制资本流入流出的政策之间的界限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美元在金本位制末期催生了欧洲美元体系,绕过央行货币供应向外国提供大量美元,在历史上为美元国际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数字货币的出现,虽然使得货币与国家货币挂钩,但实质上提供了一种虚拟货币交易工具和绕过政府监管的手段,也为国家货币的流通和使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给人民币国际化以及相应的金融风险控制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