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跨境汇款监管升级!新加坡金管局明年1月1日起暂停非银非卡向中国汇款

08-21 财经资讯
       

不合规的跨境汇款引发监管关注,近一年来,从新加坡向中国汇款时银行账户被冻结的报道不断增多,引起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关注。

近日,新加坡警方称,自去年起至今年12月15日,警方已接到670多起向中国汇款后银行账户被冻结的报案,涉及金额约1300万新加坡元(近7000万人民币)。

新加坡金管局12月18日发表声明称,自2024年1月1日起,本地持牌跨境汇款公司将暂停使用非银行、非卡渠道向中国个人汇款,只能通过银行、银行卡网络运营商或持牌金融机构为客户向中国汇款xm外汇,不得通过境外第三方代理汇款。此项规定为期三个月,至2024年3月31日。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再次提醒在新加坡中国公民高度警惕通过非银行渠道汇款被冻结的风险,不要通过汇款公司向国内汇款,一定要选择正规银行汇款。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账户为何被冻结。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举似乎指向地下钱庄。香港金管局此举是为了降低汇款到中国的风险。新措施实施后,汇款到中国的成本可能会更高,但为了保护客户,降低银行账户被冻结的风险,暂停此类服务是必要的。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境外银行汇出的5万美元以上的外汇,有严格的项目归属,如捐赠、家庭支持、继承收益、海外投资收益等,需要提供严格的证明材料。近年来,我国反洗钱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监管升级

新加坡当地媒体此前报道称,多名在当地工作的中国公民通过汇款公司将钱汇回国内。中国执法部门指出向国外汇款公司,汇款过程中涉及犯罪活动,导致汇款人或收款人在中国的银行账户被冻结。

据悉,12月18日,新加坡警方在警察总部召开会议,邀请三家汇款公司(山利、长城、汉盛)代表、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代表以及39名受此次汇款事件影响的民众参加。会上,警方建议汇款人通过银行或银联卡汇款,避免其在中国的银行账户被冻结。

据报道,一名被冻结银行卡的人士称,今年5月,他通过山里中国汇款公司给身在中国的妻子汇了8500新加坡元(约合4.5万元人民币)。9月,他收到中国警方的来信,称其妻子在中国农业银行账户上转入的约3万元人民币涉及网络赌博案,因此被冻结。中国警方要求其提供能够证明资金合法性的文件。他向汇款公司寻求帮助,但毫无进展。

跨境汇款通常可以通过银行转账、银行卡、电子钱包、汇款公司或第三方汇款平台等方式进行。银行转账是国际汇款最广泛使用的方式之一,大多数银行不收取服务费。但资金到账速度慢,汇率也不具优势,因此银行往往会收取较高的“差价”;而汇款公司虽然可以提供快速的转账、更好的汇率和较低的费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涉及地下钱庄,一旦被调查向国外汇款公司,就有账户被冻结的风险。新加坡客户将新加坡元汇入第三方机构的新加坡账户,相应的中国代理将人民币存入客户在中国的银行账户。一般汇款公司通过银行或指定代理等渠道提供跨境汇款服务,这些代理可能会委托收款人所在国的第三方服务商进行汇款。如果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不遵守当地法律,当地执法机构可能会冻结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和接收者的账户。

一位银行人士也告诉记者:“有的客户通过汇款公司把资金汇往国外汇款,也有人从新加坡搬回大陆,通过汇款公司把资金汇回国内。汇款公司能把较大数额的资金汇回来,汇率也优惠,近年来,这类公司陆续被查处。”

不排除延长暂停服务的可能性

此前,义乌外贸行业的“冻卡事件”也引发监管关注,近两年监管执法部门加大了对跨境汇款的监管和治理力度。

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国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前他也会通过第三方公司转账,主要是为了汇率更优惠,但以后还是会选择银联卡等安全的渠道转账。

新加坡也有人士认为,明年3月31日到期后,新加坡金管局有可能延长此举。

北京京石新加坡办事处负责人邵军分析,对于可能超过5万美元的境外银行汇款,如捐赠、家庭支持、遗产收入、海外投资收益等,都有严格的项目归属,汇款时需要提供详细的证明材料。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反洗钱监管,外汇交易应遵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实践中,私自换汇因交易便捷、汇率高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但这种行为存在被认定为“变相外汇交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