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现货黄金价格突破2200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强劲走势还将持续多久?

08-07 财经资讯
       

金价再创历史新高。

北京时间3月21日凌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25%至5.5%不变。

金价迅速扩大涨幅,现货黄金一度上涨逾1.2%,创下2223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COMEX黄金期货也突破2200美元/盎司大关。

金价继续创下新高

3月21日,金价扩大涨幅,现货黄金一度上涨逾1.2%,创下2223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COMEX黄金期货也突破2200美元/盎司大关。

中国市场,黄金资产上涨,上海黄金期货主力合约一度触及515.98元/克,创下历史新高,截至收盘,上海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报515.70元/克,日涨幅2.02%。

黄金概念股也表现活跃,截至收盘,中润资源()涨停,中国黄金()、明牌珠宝()涨幅超3%,山东黄金()、中国黄金()、银泰黄金()跟涨。

从驱动因素来看,金价此轮上行突破主要受到周四凌晨美联储利率决议的影响。

北京时间3月21日凌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25%至5.5%不变。

南华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夏颖颖表示,本次利率决议未释放任何鹰派信号现货黄金与外汇,导致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下跌,提振金价。根据CME Fed Watch数据,美联储FOMC会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6月降息概率约为60%,但利率决议公布后,6月降息概率升至70%以上。

“影响黄金短期走势最重要的事件已经过去,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释放鸽派信号xm外汇,点图坚守今年三次降息预期,市场对6月降息的信心也有所提升,由会议前的60%提升至75%。根据历史经验,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内,美债实际利率均有所下降,有利于黄金的定价逻辑。”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认为。

央行大量购买黄金

金价持续上涨除了受到美联储利率决议的影响外,还包括多家央行继续以创纪录的规模购买黄金。

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央行继续大举购买黄金,全年净购买量达1037吨,仅比2022年的历史高点少45吨。

其中,中国、波兰、新加坡央行黄金购买量排名前三,至此,我国央行已连续16个月增加黄金储备,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央行黄金储备7258万盎司,环比增加39万盎司。

中邮证券指出,黄金是重要的外汇储备之一,全球各主要央行近一年来都在增加黄金储备,这主要是因为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信用货币体系信誉度下降,地缘政治冲突不断,黄金的风险属性凸显,促使各国央行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因此央行增持黄金也可作为市场投资黄金的“晴雨表”,从底层逻辑上支撑金价。

华安基金也认为,央行净购买黄金占黄金需求的比重已经由十年前的10%提升至近两年的25%,成为影响黄金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抵消了黄金投资需求略有下降的疲软。

黄金还能继续闪耀吗?

展望黄金后市表现,不少机构认为,中长期来看,黄金上涨的逻辑依然充足。

Gain 高级市场分析师 David Scutt 表示,美联储会议结束后,黄金没等多久就突破了之前的历史高点,几个小时内就触发了该点上方的止损,并飙升至每盎司 2200 美元。以前所未有的水平交易可能会限制技术分析的有效性。但将区间限制在周线图上,黄金在彻底突破 2020 年创下的历史高点之前,正呈上升三角形趋势。延长线表明,突破 2500 美元是可能的。虽然如此大的走势不太可能立即发生,但这表明,在我们看到上行趋势被打破的切实证据之前,逢低买入仍是主流做法。

国海证券表示,当前时点,黄金资管机构净持仓处于中上水平,此时金价进一步上行的概率并不大,短期再创新高需要更强的推动力,是所有商品中年化复合收益最高的资产之一,胜算和中签率较高。

西部证券指出,短期内,美国通胀的强粘性仍将制约金价,但美联储对于放缓减表规模步伐的控制,以及逆回购规模逐步下降带来的流动性担忧,不排除短期出现反弹的可能,这将进一步提振金价。

“中长期来看,降息周期启动+避险情绪高涨,金价本轮绝对回归尚未完全实现。一方面,即便在通胀的扰动下,降息时机和频率还会反复,但货币政策逐步宽松的趋势不变,很难说金价已经触及天花板。另一方面现货黄金与外汇,今年是很多国家大选之年,选举进程的不确定性和国际政局的边际变化或将对金价形成支撑。”西证证券表示。

“从后市来看,中长期来看,金价依然看涨,基于全球信用货币体系公信力下降支撑央行买入黄金的意愿,美联储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或将提振黄金投资需求,2024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政治选举,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潜在经济金融风险等带来的避险需求支撑市场。”夏颖颖强调,短期来看,黄金或将出现回调,建议已经持有多头仓位的投资者将其视为回调,买入。仍需注意风险。本次金价再创新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美联储FOMC的鸽派立场,投资者仍需密切关注未来美国经济、就业及通胀数据的表现,是否会对美联储目前的鸽派立场形成支撑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