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市风高浪急 上市公司纷寻汇率套保压舱石
“为规避外汇市场风险,防范汇率大幅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公司财务费用波动,降低万科海外平台未来债务偿还风险,公司有必要更充分地对冲外汇风险敞口。”万科A8月16日在发布开展外汇衍生品对冲可行性分析报告时表示。
为规避汇率波动风险,不仅万科A,佳沃控股、宁德时代、中核钛白等多家上市公司本月起均宣布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近3年来,A股市场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并制定制度的上市公司数量平均每年增加100家左右。业内人士呼吁,在此背景下,我国汇率衍生品亟待进一步丰富。
有人快乐,有人悲伤
随着2018年半年报的陆续披露,汇率波动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逐渐浮出水面,也成为观察汇率波动对企业经营影响的重要窗口。
据Wind统计套期保值 外汇,截至8月18日,已有687家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汇兑损益情况,其中汇兑损益为负的有376家,占比54.73%;汇兑损益为零的有8家,占比1.16%;汇兑损益为正的有303家,占比44.1%。值得一提的是,从财务角度看,正的汇兑损益往往意味着公司财务费用增加,代表汇兑损失。反之,负的汇兑损益则代表汇兑收益。
从具体金额来看,目前汇兑损失超千万元的公司有41家,汇兑损失超亿元的公司有3家,其中欧菲光、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恒力股份的汇兑损益分别为3.25亿元、1.5亿元、1.17亿元。从汇兑收益来看,汇兑收益超千万元的公司有31家,其中荣盛石化汇兑损失为-1.44亿元,其他公司汇兑损失均在亿元以下。
以目前汇兑损失排名第一的欧菲光科技为例,上半年欧菲光科技汇兑损失占同期净利润的43.82%。
欧菲科技主营业务为光学、光电及智能汽车。公司在半年报风险提示中表示,公司海外销售及原材料采购持续增长,将进一步加大汇率波动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可能增加公司汇兑损益。公司将适时开展外汇远期、外汇掉期、外汇期权、利率掉期等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最大程度防范和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及影响。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套期保值 外汇,荣盛石化上半年汇兑收益在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公司同期净利润约为11.14亿元,也就是说仅汇兑收益一项就贡献了净利润的12.93%。
荣盛石化主营业务包括各类化工产品及化学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荣盛石化中报称,随着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推进,以美元为主的外汇结算汇率的大幅波动给公司的日常经营带来较大风险。公司在控制财务风险的同时,将不断优化融资结构和美元融资规模,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降低汇率带来的不利影响。
外汇对冲魅力显现
201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跌后升,自1月中旬至2月中旬加速下跌4%后,走上贬值之路,近两个月更是加速下跌,8月15日一度跌至6.9350,为2017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6月以来累计跌幅达7.56%。
一般而言,人民币升值时,化工、能源等依赖进口的企业,以及房地产、航空运输等外币负债较大的行业将受益;人民币贬值时xm外汇,半导体、通讯设备、纺织制造、白色家电、橡胶等出口导向型企业将容易获得汇兑收益。
“汇率对企业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贸易层面,主要影响采购成本、销售收入等;第二,在资金层面,主要包括跨境并购、股权投资收益等;第三,在债务管理层面,主要影响外币债券的发行成本。”紫金矿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外汇业务高级经理李伟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中信期货金融期货研究主管张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无疑会加大贸易公司的汇率风险,影响公司整体经济效应。比如在人民币贬值阶段,有进口贸易需求或者需要以美元支付的企业就会面临较大的汇兑损失。”
对于近期人民币贬值,李伟杰表示:“这对贸易企业的出口有利,但同时也增加了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对企业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进口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至于贬值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除了日常贸易,人民币贬值也增加了企业偿还外债的成本,如果企业不对前期需要偿还的外币债务进行对冲,那么企业的还债成本至少会增加10%。”
汇率波动加剧也引来多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开展外汇套期保值。其中,佳沃控股8月4日公告,公司及子公司拟利用银行套期保值工具在等值5000万美元以内展期,与相关金融机构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宁德时代8月9日公告,拟与金融机构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规模不超过56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金额。
中核钛白8月15日公告,公司拟开展累计金额不超过7.5亿元人民币、最高存量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授权期限自公司董事会批准之日起6个月内有效,在授权额度内,公司可以以循环方式使用。
万科A8月16日公告,将授权旗下子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交易。公告显示,万科海外平台拟开展的主要外汇套期保值包括但不限于:远期结/购汇(如远期外汇合约DF或NDF)、货币掉期(如交叉货币掉期合约CCS)、外汇期权等。购入的外汇套期保值产品的期限应尽可能接近公司外汇风险敞口的期限,且不能超过外汇风险敞口的期限。
不仅如此,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发展/增加外汇套期保值、远期及衍生品相关业务。
汇率衍生品需丰富
面对汇率波动,过去公司主要利用银行间汇率衍生品市场、银行柜台等从操作层面、财务结算层面、财务对冲层面降低汇率波动风险,手段包括掉期、远期结售汇、期权、期货等。
张戈介绍,目前国内企业主要通过银行锁仓或者场外期权进行风险对冲,这种方式可以根据企业自身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对冲方案。
李伟杰认为:“目前有涉外业务的企业最好的选择就是发行外币债。一方面外债利率低,另一方面发行外债获得的资金可以直接用于外汇支付,避免汇兑损失。目前三年期美元兑人民币掉期点为负,意味着汇率对冲成本为负。因此,发行外债做掉期对冲,将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但目前国内的汇率对冲方式还存在成本较高等问题。张戈表示:“由于不同企业的议价能力不同,对于授信额度较小或者没有授信额度的企业来说,银行锁仓或场外期权的缺点就是议价成本较高。另外,由于远期和场外期权到期的特点,这种对冲方式不够灵活。”
“目前在国内,企业可以通过掉期、远期结售汇、期权等产品与商业银行合作,加上期货,银行已经可以提供非常全面的外汇风险管理工具。但由于银行收费较高,东北部分银行分支机构对客户结售汇业务加收100个点甚至更多,相当于1%的成本,使得企业的对冲成本过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贸易公司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
因此,市场对我国推出外汇期货产品的需求更为迫切。张戈表示,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愈发明显,需要相应的对冲工具来补充。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为了更好地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市场,也需要相应的人民币汇率风险对冲工具来保驾护航。
“如果外汇期货在我国推出,对企业来说是一件大好事,这将有效降低汇率套期保值成本,增强中小企业抵御外汇风险的能力。另外,外汇期货作为避险工具,需要社会和企业尽快培育,树立正确的外汇风险管理意识。”李伟杰说。(记者 马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