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人民币取代欧元,成俄罗斯第二大受欢迎外币

06-29 财经资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庆婷北京报道

近日,俄罗斯外贸银行(VTB)宣布,到2023年底,人民币将占俄罗斯人外汇储蓄的25%,成为俄罗斯第二大最受欢迎的外币。

该行指出,2023年,个人在VTB开立了超过3.21万笔人民币存款,投资组合总额超过126亿元人民币,一年内几乎翻了一番。人民币因此占客户外币储蓄的25%,取代欧元成为第二大最受欢迎的外币,而美元仍位居第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丁一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一直致力于减少对美元、欧元等西方货币的依赖,未来对人民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海关总署2023年12月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至11月,中俄贸易总额达218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历史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其中欢迎国家外汇,中国对俄出口1003.36亿美元,增长50.2%;中国自俄进口1178.40亿美元,增长11.8%。

“中俄贸易快速发展,不仅支撑了俄罗斯经济发展xm外汇,也确保了俄罗斯的金融安全。”丁一凡说,俄罗斯是世界上稀有金属储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能力最强的国家。中俄经济合作将对国际货币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有望打破以美元、欧元结算的传统模式。

丁一凡认为,俄罗斯积极扩大人民币使用,有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俄罗斯是全球十大经济体之一,在俄罗斯推动人民币使用将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引发其他金砖国家效仿。”他表示,“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经呈现出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趋势:印度用人民币购买俄罗斯煤炭,巴西用人民币购买俄罗斯化肥。”

西方史无前例的制裁或将加速国际金融体系的重组

2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第十届(2024春季)全球治理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发布《两年来俄乌冲突的影响与启示》报告指出,俄乌冲突作为冷战以来最大的国际事件,已经并将对世界格局演变和全球秩序变化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在规则领域,俄乌冲突推动贸易和金融“泛武器化”趋势,全球出现历史上最激烈的制裁与反制裁浪潮;在金融领域,俄乌冲突导致国际货币格局多极化量变加速累积,全球资本市场出现2008年以来最大幅度动荡。

谈及俄乌冲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子国认为,最大的影响是对国际金融体系的严重冲击,特别是美元信用的下降。“西方历来倡导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市场经济原则被西方自己践踏,引发一轮又一轮的‘去美元化’,尤其是俄罗斯在中俄贸易、欧亚经济联盟、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框架下引领的‘去美元化’。”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协同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刘英指出,在当前俄乌冲突中,西方对俄制裁措施史无前例,制裁措施近2万项。其中,美国、加拿大、瑞士三国制裁措施占53%,欧盟、英国、法国三国加起来则占85%。从制裁类型来看,西方对俄制裁主要是金融制裁,核心是将所有有对外交易的俄银行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

刘英认为,西方制裁对俄罗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加速世界格局重构,全球南方崛起,东方崛起西方衰落,金砖国家成员数量倍增;第二,全球秩序史无前例地重塑,美俄之间的大国博弈增加了世界的不确定性;第三,国际金融体系面临重构,制裁冲击美元信用和美国信誉,卢布油气动摇石油美元根基;第四,全球生产供应链重组;第五,制裁导致飞机飞越北极,带来更多的碳排放,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更加严重。

俄罗斯经济在西方制裁下表现出韧性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多领域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冲击,但在俄罗斯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后,俄罗斯经济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

当地时间1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政府会议上表示,2023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计将超过3.5%,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俄罗斯已经超越德国,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论坛同日发布的另一份报告——《中国可积极引导俄罗斯未来重塑——2022年以来对俄21个城市进行5次深入调研的智库报告》指出,俄罗斯在外交、能源、人才等方面仍是一流大国,在常规军备和智能技术方面是二流国家,在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方面是三流国家。

报告作者王文表示,西方2万多条制裁对俄罗斯整体影响较小,俄罗斯不可能被制裁打败。但同时,俄罗斯短期内不会快速取胜,俄乌冲突或将长期化,呈现印巴局面。

俄乌冲突爆发后,大量外资宣布撤出俄罗斯,这对俄罗斯经济有何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所撰写的《撤资潮之后:外资在俄企业状况、俄方应对及对中国的启示》报告指出,美国及其盟友占撤出俄市场的企业绝大多数,民众对俄态度、在俄盈利情况、资产类别等影响各国企业留存率。不过,俄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缓解外资撤离的影响。而且,外资撤离对俄罗斯未必是打击,这取决于所在行业的可替代性和替代效率。

“2022年俄乌冲突刚爆发时,俄罗斯经济确实遭遇了很大困难,出现大量资本外逃,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但随着冲突持续,俄罗斯经济创造了巨大的需求,解决了之前需求不足的问题,并没有陷入西方媒体预测的困境。”丁一凡认为,冲突期间俄罗斯经济逆周期增长的关键,就是俄罗斯没有被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这个经验非常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以金融领域为例欢迎国家外汇,丁一凡指出,金融制裁刚启动时,大量资本外逃导致卢布汇率下跌过半,但俄罗斯并未动用外汇来捍卫汇率,而是要求进口俄罗斯能源的国家以卢布结算,有效维护了卢布的稳定。在经济领域,当西方资本开始大批退出俄罗斯市场时,俄罗斯政府鼓励本土和中国企业填补其留下的空白,保持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迅速让实体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