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成全球外储“新宠”
画廊
近日,德法两国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消息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英国路透社、美国彭博社、法国费加罗报等一大批外媒纷纷关注此事。其中,法国主流媒体费加罗报刊登题为《人民币在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的权重上升》的文章,直言德国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再次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逐渐得到认可,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人民币正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的“新宠”人民币对外汇,未来国际市场或将出现人民币、美元、欧元“三倍增”的局面。
欧洲央行热情高涨
德国联邦银行(央行)董事会成员安德烈亚斯·多布雷特( )近日在香港表示,继去年6月欧洲央行宣布增加相当于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后,德国央行去年也决定将人民币资产纳入外汇储备。
在德国央行宣布这一消息的同一天,法国央行也表示,已持有部分人民币资产,作为外汇储备多元化的一部分。尽管德法两国央行尚未披露计划增加的人民币储备具体数额,但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如今已成为欧洲各国央行的“潮流”。“人民币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央行的外汇储备,不仅是欧洲央行,一些欧洲国家的央行也在这么做”,唐布雷说。
据法国《回声报》报道,瑞士央行在报告中称,人民币是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选择之一。路透社报道称,西班牙央行表示正考虑投资人民币;比利时央行表示已购买价值2亿欧元的人民币;斯洛伐克央行也表示已购买人民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焕博告诉本报记者,欧洲各国央行对人民币的看好程度日益加深,尤其是在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欧洲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后,欧洲国家投资人民币的意愿增强。考虑到中欧经贸往来活跃等现实因素,未来其他欧洲国家也可能效仿。
国际重要性日益增强
从全球来看,人民币正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新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7年3月31日首次公布全球人民币外汇储备持有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1.12%,占比持续上升。此外人民币对外汇,新加坡、菲律宾、俄罗斯、阿根廷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而5年前这一数字几乎为零。
“越来越多的央行和货币当局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这体现了市场的需求。多年来,各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大多为美元,但近年来美元波动性明显加大,这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不利于国际市场的稳定。随着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逐渐得到认可,显然为各国央行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新选择。”张焕博说。
“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地位的上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是有利的。”《费加罗报》近日报道称,对中国而言,这将有助于摆脱对美元的依赖,降低贸易汇兑成本和风险,也有利于吸引投资,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资金。对其他国家而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xm外汇,可使其央行投资于一种“稳健”的货币,“回报率比美元更有吸引力”。同时,这也是外汇储备多元化的一种手段,反映出愿意与中国合作的信号。
未来占比还会增加
“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多进步,但我们也要看到,人民币还没有进入世界舞台的中心,比如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在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中占比还比较低。考虑到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以及在全球贸易和投资中的重要地位,人民币国际化显然还有较大的空间,未来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也一定会上升。”张焕博说。
中国人民银行不久前也指出,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将逐步显现,随着人民币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接受度将不断提高,各国央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意愿也将逐步增强。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近日报道称,随着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将美国挤到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之外,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将填补这一空白,世界金融界也不例外。该报道援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全球货币体系专家巴里·艾肯格林的推测,美元最终将失去主导地位,国际市场上将出现多种货币相对平等共存的局面。他表示,未来美元将不得不与其他货币,尤其是人民币和欧元分享主导地位。
+1
- 上一篇:宏观经济向好增强股市健康发展信心
- 下一篇:李明旭:还要迷信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