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点今】中国8月增长数据总体优于预期
【资讯新闻评论】
中国8月增长数据总体好于预期。国家统计局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预期增长4.2%,前值增长3.7%。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预期增长3.5%,前值增长2.5%。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预期增长3%,前值增长3.4%,低于前值,但好于预期。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8%,预期下降8.6%,前值下降8.5%,低于预期和前值。 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点评:中国8月增速数据总体好于预期,与物价触底回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显现、出口环比下降趋势结束停滞、宏观政策落地见效加快等因素有关。但环比回升势头不强(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5%,环比增长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0.31%,环比增长0.7%;投资环比增长0.26%)。其中,房地产方面,考虑相关基数调整因素后,从单月表现看:仅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0%,前值下降12.2%,降幅收窄;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2%,前值下降15.5%,降幅收窄; 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同比下降25.4%,前值下降20.2%,降幅更宽(测算投资基数环比下降9.1%,销售基数环比下降13.4%,资金面基数环比下降0.9%)。展望后市,房地产政策密集实施,恰逢金九银十;经过夏季淡季和高温多雨天气干扰,建筑、基建、生产等将进入季节性旺季;“双节”商品消费和出行等服务消费激增(据央视、旅行预订平台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国内热门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比增长514%);在季末因素和国债发行加速支撑下,社会融资规模及信贷数据有望延续强劲,基建将获支撑;房价触底反弹利好居民收入、企业利润、消费、投资等名义数据指标; 一线城市在限购、城中村改造、债务清收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再融资债等方面仍有放松政策空间,9月数据有望延续向好的态势。
9月份MLF平价续做,14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20BP。9月15日,央行进行了591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2.5%,与上一次持平。当日,4000亿元MLF到期,MLF净投放1910亿元。同时,央行进行了34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外汇利率平价,中标利率1.95%,较此前的2.15%下调20BP。
点评:央行9月1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逾5000亿元流动性,叠加9月MLF续做大幅增加,同时重启今年1月21日以来首次14天期逆回购操作,展现央行保护市场流动性的宽松态势,有利于保障税期及季末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和MLF操作利率均保持不变,仅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20BP,属于“补降”,主要是因为自1月21日以来已累计两轮降息,且每次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0BP。 14天逆回购利率调整后,与7天逆回购利差维持在15BP,与年初持平。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8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上周五,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8月,银行以美元计价结售汇1933亿美元,售汇2036亿美元;1-8月,银行结售汇14934亿美元,售汇15168亿美元。8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600亿美元,对外支付6043亿美元;1-8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0889亿美元,对外支付40981亿美元。
点评:8月份,我国外汇市场预期总体保持稳定。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外汇收入之比)为72.3%,扣除远期结售汇履约的结汇率为59.1%,均为近16个月来最高;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客户向银行买入外汇与客户外汇支出之比)为70.9%,扣除远期售汇履约的售汇率为64.3%,较上月明显上升。总体来看,全口径结售汇逆差175.62亿美元,较7月份收窄33%,企业和其他主体结售汇交易保持理性。涉外收支方面,跨境人民币使用占比达53.7%,创历史新高xm外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美国8月工业产出增长好于预期。美国8月工业产出环比增长0.4%,预期增长0.1%,前值增长0.7%;产能利用率79.7%,预期增长79.3%,前值增长79.5%;制造业产出环比增长0.1%,预期增长0.1%,前值增长0.4%;制造业产能利用率77.9%,前值增长77.8%。美国9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1.9,预期-10,前值-19。
点评:美国8月工业产出环比增长0.4%,继7月大幅增长0.7%之后,但仍高于预期,主要因为采矿业增幅较大,采矿业产出波动较大。作为工业产出的主要部分,制造业产出环比增长0.1%,主要因为汽车生产疲软。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针对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的罢工始于9月14日午夜,目前已进入第三天,仍未有解决方案,这可能对9月美国制造业数据产生明显负面影响。
美国通胀数据涨跌互现,但通胀预期总体稳定。美国8月进口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预期下降2.9%,前值下降4.4%;环比上涨0.5%,预期上涨0.3%,前值上涨0.1%。出口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5%,预期下降6.8%,前值上涨7.9%;环比上涨1.3%,预期上涨0.4%,前值上涨0.5%。美国9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一年期通胀预期初值为3.1%,创2021年初以来新低,大幅低于预期的3.5%和前值的3.5%; 五年通胀预期初值为2.7%,也大幅低于预期的3%和前值的3%。
评论:美国8月进出口价格指数环比涨幅大幅超预期,上周公布的8月CPI和PPI数据均显示物价放缓趋势在8月暂缓。不过外汇利率平价,密歇根消费者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普遍预期未来通胀放缓趋势将得以恢复。
【市场】
利率市场
上周五,央行进行了1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34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和5910亿元1年期MLF操作。当日,逆回购到期3630亿元,MLF到期4000亿元,净回笼330亿元。上周公开市场净投放1840亿元。本周,逆回购将到期7040亿元。
资金利率有所下降,其中,银行间隔夜、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分别较上一交易日下降1BP、2BP至1.83%、2.02%,3个月期利率上升2BP至2.17%。
计息债券收益率明显上升,其中,1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升3BP至2.13%、2.64%;1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升2BP至2.24%、2.71%。
信用债收益率多数小幅下跌,其中AAA级短债1年期、3年期收益率分别下跌2BP和1BP至2.55%和2.86%,5年期收益率持平于3.04%;AA+级短债1年期、3年期、5年期收益率分别下跌2BP、1BP和1BP至2.66%、3.09%和3.38%。
点评:周五,央行大幅度降准并续做MLF,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保护市场流动性、对冲税费影响,资金面利率小幅回落。债市方面,市场消化了降准、MLF未降息的利好效应,以及8月经济数据好于预期,计息债收益率全线反弹。
美债收益率小幅上涨。周五,2年期、5年期、10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BP、3BP、4BP和3BP,至5.02%、4.45%、4.33%和4.42%。其中,(10-2)年期负利差收窄2BP至-69BP;(10年-3个月)期负利差收窄3BP至-。
评论:美国9月纽约州制造业指数意外扩张,由-19大幅升至+1.9,8月工业产出环比增长0.4%,高于预期0.1%。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仍具韧性,美债收益率小幅上涨。
上周五,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7.1786,较上一交易日升值0.12%;
现货市场价格收盘于7.2691,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01%;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7.2793,较上一交易日贬值0.01%,与在岸人民币价差为102个基点。
点评:上周五,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上调88个点,实现五连涨,创9月5日以来新高。上午公布的中国8月经济数据普遍好于预期,提振人民币表现。人民币短线一度上涨逾300点,随后回吐部分涨幅,收盘仍上涨10个点,创9月1日以来新高,全周上涨1%。现货市场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亿美元,至178亿美元。
上周五,美元指数下跌0.08%,报收105.322;
欧元/美元上涨0.13%至1.0655;
英镑/美元下跌0.16%至1.2389;
美元兑日元上涨0.24%,收于147.82。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