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周小川回应当前五大金融热点问题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 (陈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年会”上表示,利率改革任务依然较多,随着中国经济和汇率判断回归理性、重回正轨,外汇储备将会增加。
年会上,周小川回应了近期外界关注的热点金融问题: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如何?》
周小川表示,“我国利率市场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并于去年底前基本完成。 金融机构有权自主决定利率。
但他坦言,利率改革还有很多任务,比如央行利率指导、传导机制建设、利率形成等需要通过市场调节逐步完善。 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如果最近中国外汇储备大幅下降怎么办?》
周小川说,“外汇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现在(中国外汇储备的下降)有明显放缓的迹象。”
他指出,中国外汇储备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才出现快速增长的。 除了因长期盈余赚取大量外汇外,外汇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各种短期资金,包括套利交易。 “这些短期资金走就走,出去的速度不会比以前积累的快,也没什么太意外的。进来的时候就很强势,出去的时候,他们会很坚强。”
周小川提到,去年很多人谈论中国经济放缓,这损害了信心xm外汇,导致外汇储备下降幅度加大。 他相信,随着对中国经济和汇率的判断回归理性,中国外汇储备将回归正常轨道。 过来。
——《中国是否要扩大金融机构?》
有人认为,中国存在一些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现象。 金融机构数量和种类增多,就会造成混乱;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零和博弈 外汇,正是由于金融服务整体缺乏,非法欺诈金融活动才得以纵容。 很多市场和机会。
周小川表示,虽然中国总体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数量较多,但基层还不够。 总体来看,我国金融服务不足,不能满足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需要。
——《金融与实体经济能否实现双赢?》
中国历来强调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 周小川表示,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零和博弈 外汇,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可以是“双赢”,也可以是“零和博弈”,也可以是“双赢”。 但有一个初步的结论:如果金融业不能更好地发展,提供更普遍的服务,提供更符合市场的产品,实体经济就会受到限制。
——《如何看待中国企业部门的高杠杆率?》
周小川坦言,中国整个经济的杠杆率都比较高,特别是企业部门的借贷杠杆率占GDP的比重。
他表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国民储蓄率高;二是中国国民储蓄率高;三是国民储蓄率高。 二是我国资本市场融资总量比例较低,民间融资相对薄弱; 第三,中国私人财富积累总量较小,将私人财富转化为股权的机会较少。
对此,周小川强调,“我们和国际友人一样,对此高度重视”。 解决高杠杆率的重要途径是加快资本市场发展,通过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让更多国民储蓄更大比例进入。 股权融资,从而降低债务占GDP的比率。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