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外汇局:5万美元个人结汇额度够用

11-23 财经资讯
       

个人结汇限额5万美元就够了

外汇局负责人指出,截至目前,已查实虚假转口贸易单证金额近百亿美元。

调查显示,99%的个人年度外汇使用总额不足5万美元。 照片/CFP

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司司长杜鹏昨天表示,“我们认为,现行的5万美元额度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财富水平基本相适应。”

昨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今年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5万美元的个人外汇结汇额度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2007年,为方便个人用汇,降低社会成本,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年度个人结汇额度由原来的2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七年过去了。 随着中国游客外汇数量的不断增加,一些人认为,5万美元的个人外汇额度可能已经不够了,应该扩大。

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司司长杜鹏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个人可凭个人身份证件直接到银行办理每年5万美元以下的结汇。 对于超过5万美元的交易,需要提供具有真实背景的相关交易。 文件在银行处理。 同时,个人出境时还可以使用银行卡在境外进行便捷的结算。 回国后,购汇、还汇不受5万美元总额限制。

“总体来说,从目前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核来看,除了个人经常项目外,还有一些资本项目外汇核准用途基本可以满足。” 杜鹏表示,今年3月至6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对12个省份的1671家银行网点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4万余份。 结果显示,全年个人外汇使用总额中80%在1万美元以内,5万美元以内的有5万人。 99%,也就是说有1%的人可能会超出年度总量控制。

“我们认为,目前的5万美元配额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财富水平基本相适应。 但未来随着个人外汇的进一步增加,外汇需求可能会更大。 使用的外汇种类也可能变得更加多元化,下一步我们也在研究。”杜鹏表示,外汇局本着进一步便利化和风险可控的原则,进一步持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个人购汇、用汇、使用外汇,结汇需求。(记者程杰)

相关新闻

“青岛港贸易融资事件”不仅仅是外汇管理问题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6月6日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 然而就在上市前夕,该公司所在的贸易公司却被曝融资造假。 上市当天,青岛港首次公开承认相关调查的存在。 随着事件的深入曝光和持续发酵,目前银行业普遍收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

国家外汇管理局稽查司副司长吴瑞林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及“青岛港贸易融资事件”时指出,该事件不是简单的外汇管理问题公司外汇结汇额度,而是涉及不仅包括外汇融资,还包括本币融资,涉及多个金融监管部门。 国家外汇管理局主要负责境内外外汇融资活动的监管。 事实上,在青岛港贸易融资事件爆发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已于去年4月启动打击虚假转口贸易专项行动,13年对大规模转口贸易进行了专项检查。省市。 今年,检查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国24个。 各省市对办理转口贸易的银行进行检查。 青岛市是重点检查地区之一。 青岛港事件的部分当事人也参与了检查。

“我们检查发现,大量企业采用伪造、变造商业单证、重复使用产权单证、套用已报关进口的一般货物贸易单证等手法构建虚假贸易,使转口贸易成为企业谋取利益的工具。投机套利,甚至变成游资。 甚至成为违法犯罪跨境资金流动的通道。”吴瑞林指出,一些银行在核实交易真实性、为企业办理转口贸易融资和收付款等方面未尽到责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转口贸易融资和虚假转口贸易业务的异常增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吴瑞林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外汇结汇额度,外汇局已查实虚假转口贸易单证金额近百亿美元,已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5起。 (记者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