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度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释放稳汇率信号
记者 王宇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宣布,自9月15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至4%。这是2022年以来央行第三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率。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上缴中央银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占全部吸收外汇的比例。 降低这一比率意味着增加外汇供给,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外汇资金的能力,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2022年,央行两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一次是5月,一次是9月。 当时,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
今年4月中旬以来,受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美元反弹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下跌。 截至发稿,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7.2554,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7.2904上涨350个基点。 较4月14日收盘价6.8495下跌逾4000个基点,跌幅为5.6%。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友新告诉界面新闻,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重要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近期,人民币汇率调整压力加大,市场情绪波动较大。 这时,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就可以调整。 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增加金融体系外汇供给,改善市场外汇供求状况。 同时,央行可以通过释放政策信号来发挥稳定汇率和市场情绪的作用。
“近期加速出台的稳经济政策,包括刺激消费、促进投资、支持民营经济、降低房地产首付比例下限、提高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等,将显着提振经济增长预期,改善市场预计四季度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经济复苏加速,相关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人民币汇率回归有序平稳波动,大概率会恢复。第四季度波动性反弹。” 王有新说道。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补充道,近期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下调也是促使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 “降息”会影响市场对人民币的情绪,央行此时增加外汇流动性供给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表示,人民币汇率后续走势将主要取决于稳增长政策出台的节奏和力度,以及后续宏观经济走势。
“事实上,昨天三项优化住房信贷政策公布后,人民币汇率在夜盘中得到了很大提振。这充分说明人民币汇率目前的走势是由国内经济基本面决定的。” 他说。
周四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明确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方案。 同时外汇准备金率下调利好,第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统一为不低于30%。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20个基点。 消息发布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夜盘收报7.2595,较16时30分官方收盘价上涨309个基点。
王庆表示,如果后续人民币贬值压力持续发酵,监管层还可以降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提高远期售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并宣布重新推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逆周期调控。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短期内跌破去年11月低点7.3280的可能性不大。
他还表示,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即将结束,美元指数上涨空间有限,人民币汇率被动贬值压力也将趋于缓解,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计年底前美元将再次跌破7.0。
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同日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将实施综合汇率政策,稳定预期外汇准备金率下调利好,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