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远期结售汇多方面完全实现市场化

11-14 财经资讯
       

允许远期售汇到期差价结算,有利于满足市场主体外汇风险对冲需求,增加企业参与外汇衍生品市场的自由度。

企业通过伪造贸易背景进行汇率投机,在实际操作中风险很大。 一旦被发现,他们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我国外汇交易市场深化改革又迈出实质性步伐。 近日外汇敞口风险,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完善远期结售汇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政策问答,明确了远期结售汇业务可以办理结售汇业务的几种情况。到期时差别结算。 对于客户真实且合规的金融交易产生的外汇风险暴露,银行可以提供远期结售汇等外汇衍生品交易进行对冲。

远期结售汇的差价交割和全额交割都是对冲外汇风险敞口的对冲工具。 2016年,外汇局放开了远期结汇余额交割,但远期售汇只允许全额交割。 今年2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远期结售汇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 2月12日起,允许根据实际需要办理远期售汇到期交割方式。 选择全额或余额结算。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这表明远期结售汇在市场定价、交割结算、风险管理等方面已全面实现市场化。

对于企业来说,差额结汇与全额结汇的区别在于,由于对外经济贸易交易的复杂性,外汇收支的具体时间往往难以确定。 在全额交割的情况下,企业可能面临远期结售汇合同到期日违约的风险。 允许远期售汇到期差价结算,即企业在交割远期外汇合约时,无需实际持有相应的外汇头寸,只需根据外币结售汇差额结算即可。交换暴露。 “这有利于满足市场主体外汇风险对冲需求,增加企业参与外汇衍生品市场的自由度。”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外汇研究员王友新表示。

在政策问答中,国家外汇管理局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办理衍生品交易的条件和门槛。 远期结售汇业务可采用到期差价结算的情况包括:按照实需交易原则,客户使用远期结售汇。 套期保值的前提是有真实、合规的基础交易和外汇风险敞口。 如果不涉及外汇收支外汇敞口风险,可以选择远期差价交割; 境内机构按照现行会计管理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时,因合并境外子公司财务报表而产生的汇率折算风险,可以通过交割远期结售汇差额进行对冲; 针对客户真实、合规的金融交易产生的外汇风险暴露,银行可以提供远期结售汇等外汇衍生产品。 交易对冲。

“其中一个亮点是进一步将实际需求原则从经常项目延伸到资本项目。” 王有新表示,过去只有经常项目下的交易才算实需交易。 随着金融市场的扩大和开放,境外融资、企业借汇、境外机构贷款、投资境内人民币债券等金融交易也属于实际需求交易,也可以作为远期套期保值,对冲风险。 实际需要原则更加注重真实性、合规性,不再限制交易背景的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属性。

但是,如果真实需要原则放宽到一定程度,是否会鼓励外汇市场的投机行为呢? 外汇专家韩慧石表示,企业通过伪造贸易背景炒作汇率,在实际操作中风险很大。 一旦被发现,他们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境外资本即将参与中国境内资本市场,明确这一点将吸引更多有不同需求的主体参与外汇市场,更有利于境外资本的成熟和完善。外汇市场。 (记者李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