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利率手段应暂缓
林毅夫:应暂停加息措施
2004年9月7日 13: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罗小军上海报道
即使在美国、日本、欧洲等成熟市场经济体,贷款利率也不完全由资金供需决定。 为了避免逆向选择问题,银行的贷款利率通常低于市场均衡利率,造成资金需求大于资金供给。 然后,银行依据贷款企业的资信情况、自有资金比例、市场风险以及项目的预期收益来进行判断。 等待“非市场化”是指要一一审查后再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中国银行抵债资产线上营销
为什么美国人击中了错误的目标?
新浪彩信幽雅个人消息
大奖 新浪iGame 免费抽奖
本轮宏观调控后,如果银行能够以盈利和风险控制为经营目标,对贷款公司的资信、自有资金比例、项目的收益和风险等进行正常的尽职审查,预算每个经济实体的约束也可以被强化。 那么,未来我国货币当局就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调控宏观经济。
宏观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物价水平进一步上涨,紧缺行业投资依然热情,加息呼声时隐时现。 是否应该采取价格措施来调节经济生活,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本报专访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
过热原因
《21世纪》: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已经逐渐积累。 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带动下,2003年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1168亿美元,导致货币扩张。 。 货币增发导致部分行业投资过热。 你怎么认为?
林毅夫:虽然去年外汇储备增加了1168亿美元,约合9700亿元人民币,看起来很多,但中国人民银行从去年春天就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并发行了央行票据来抵消基数因购买外汇而发行的货币。 因此,去年新增贷款2.9万亿元中,由外汇储备增加带来的货币增发的部分应该非常有限。 而且,自1998年以来,我国年初设定的货币增长目标,无论是用M0、M1还是M2来衡量,都没有达到。 四大国有银行每年的存款缺口近万亿元,而且没有放贷。 即使现在,他们也没有大量的超额准备金,所以2003年经济突然过热的原因并不是外部失衡导致的可贷资金突然增加。
《21世纪》:那么您认为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导致经济过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林毅夫:我认为去年以来经济过热既有投资需求突然增加的原因,也有银行贷款政策突然变化的原因,其中银行贷款政策的变化更为重要。 去年的投资增长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一是房地产,二是汽车,三是建材。 建材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汽车投资突然激增,造成国内钢材、铝材、水泥及各类建材的短缺和价格上涨,刺激了建筑材料投资的增长。建筑材料。 现在的问题是,房地产和汽车项目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去年房地产销售增长34.1%,汽车销售猛增68.5%。 房地产、汽车热销,投资回报率很高,刺激了民间投资。 房地产和汽车的热销得益于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和汽车消费信贷的开放,释放了因收入快速增长而积累的长期私人对商品房和汽车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
其次,银行行为发生变化。 建材、房地产、汽车项目的投资往往动辄数亿、数十亿,有的甚至数百亿。 能投入这么多钱的民营企业还是很少见的,而且大部分投资资金都来自银行。 自1998年通缩爆发以来,没有多少好的投资项目,银行也不愿放贷。 每年存贷缺口都超过1万亿。 但去年银行突然开始积极放贷,因为政府准备将四大国有银行上市,以应对2006年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带来的挑战国内商业银行。 银行要上市,就必须降低坏账和呆账比例,因此银行的考核目标从减少坏账和坏账金额转变为降低坏账和坏账比例。 要降低呆坏账比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增加贷款,扩大分母。 这样,2003年贷款突然增加了2.9万亿元,银行呆坏帐比例从年初的23%下降到年末的19%,下降了4%多。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最大降幅。
实际利率下降的原因
《21世纪》:有一种观点认为利率太低,特别是实际利率持续下降,导致资源大量浪费和一些行业过热。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林毅夫:我们国家的利率确实很低,但实际利率持续下降是投资增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由于贷款激增支撑了房地产、汽车等过热投资,导致建材价格上涨,我国物价在2003年开始止跌反弹。由于银行名义利率固定,当价格上涨时,实际利率也会下降。 然而,贷款和投资将首先增长,随后是价格上涨和实际利率下降。 因此,在这一轮投资过热的情况下,虽然会出现实际利率持续下降的情况。 然而,实际利率下降是贷款和投资增长的“结果”,而不是投资增长的“原因”。
暂停利率措施
《21世纪》:对于当前的宏观调控,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利用市场手段加息来抑制投资冲动。 你对此有何看法?
林毅夫: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中,利率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因此目前经济界要求加息以遏制投资过热的呼声强烈。 但仔细分析,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加息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为虽然这一轮投资冲动是由私营部门发起的,但他们的大部分资金来自银行贷款,而且预期投资回报率非常高。 很多项目认为投产后一两年就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因此,不可能通过设定高于预期回报率的利率来抑制投资积极性。
而且,我国大多数企业关心的是能否借到钱,而不是借了钱后要支付多少利息。 这是私营企业家从国有企业学到的。 企业通常会想方设法借钱。 项目完成后,赚钱了就还钱。 贷款需求对利率非常不敏感,加息并不能抑制投资和贷款需求。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如果贷款利率纯粹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那么风险较高、投机性较强的项目很容易愿意支付较高的利率,从而导致贷款利率过高。良好的投资项目,无法支付的风险较低。 当利率高但无法获得贷款时,资金就会流向风险高、投机性强的项目,这就是逆向选择问题。
因此,即使在美国、日本、欧洲等成熟市场经济体,贷款利率也不完全由资金供需决定。 为了避免逆向选择问题,银行的贷款利率通常低于市场均衡利率,造成资金需求大于资金供给。 然后,银行依据贷款企业的资信情况、自有资金比例、市场风险以及项目的预期收益来进行判断。 等待“非市场化”是指要一一审查后再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认为市场经济国家银行贷款完全由市场机制配置、谁愿意支付高利息谁就能获得贷款的观点与实际情况不符。
《21世纪》:那么如果暂停利率措施,在当前情况下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实现信贷的有效供给?
林毅夫:事实上,对于各种投资项目,中国政府早就规定只能从银行借用一定数额的自有资金。 例如,房地产项目向银行借款时,自有资本必须达到20%,并且土地必须已批准并平整到一定程度,银行才能发放贷款。 自有资金比例最低要求钢铁行业为25%,水泥行业为20%,否则银行不得发放贷款。
然而去年,作为我国金融业核心主体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于自身扩大规模的需要,放宽了对企业自有资金的要求,为不少高风险项目提供了融资。分母减少呆账和呆账比例。 。
因此,在当前我国贷款增长过快、投资过快增长的环境下,抑制投资过热的主要措施应该是运用窗口指导,强化对商业银行认真履行应发挥的正常职能的要求。审查和监督贷款项目。 功能,这是必要的补救措施。 而且,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这一举措的效果是显着的。
在我国当前环境下真实利率下降 外汇,采取窗口指导,充分发挥商业银行项目审批的正常职能真实利率下降 外汇,是我国宏观调控措施的完善。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刀切、一刀切。 相反,我们应该根据不同项目的情况,继续对自有资金充足、项目好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这些企业完成投资项目。 自有资金不足、项目回报预期较差的项目应停止发放贷款。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蹈过去“断贷、断投资、断项目”的一刀切治理整顿做法。
本轮宏观调控后,如果银行能够以盈利和风险控制为经营目标,对贷款公司资信、自有资金比例、项目收益和风险等进行正常尽职调查,预算约束每个经济实体的资产也可以被硬化。 那么,未来我国货币当局就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调控宏观经济。
- 上一篇:外汇超短线高手操作
- 下一篇:外汇局主管杂志:严打炒汇平台及互联网非法金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