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富永道|指数投资正在重新定义银行理财的“权益基因”
2024年9月24日至今,中国理财市场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分化格局。在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国有行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固收类产品收益率普遍“破3”的背景下,权益类理财产品凭借与资本市场的深度绑定,成为少数实现超额收益的资产类别。据济安金信银行业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25年8月末,86只权益类和混合类理财产品年内收益超10%,其中华夏理财和光大理财的产品领跑权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十强。这类产品基本上是主题ETF产品的底层资产配置,直接受益于A股上半年的结构性行情 。
从市场规模看,尽管权益类产品仍占理财市场的小头(2025年一季度存续规模仅0.08万亿元),但其增速显著高于整体市场。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权益类产品规模较年初增长200亿元,增幅达33%,而同期理财市场总规模下降。这一逆市增长折射出银行理财在资产荒压力下的战略转向——通过加大权益配置对冲传统资产收益下行风险。
过去一年,银行理财权益类产品通过指数投资实现了从边缘试探到战略核心的蜕变。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理财公司投研能力的进化,更折射出中国资本市场从散户主导向机构化、专业化的深层变革。对于投资者而言,指数投资既是参与资本市场红利的普惠工具,也是检验风险承受能力的试金石。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加码、产品创新深化、投资者教育普及,指数投资有望成为连接银行理财与资本市场的黄金纽带。
指数投资的四大破局点:重构理财市场底层逻辑
在权益类产品中,指数投资异军突起,成为理财公司布局权益市场的战略支点。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以下四个维度:
1. 低成本与高透明度颠覆传统主动管理模式
指数型理财产品通过被动跟踪标的指数,大幅降低管理成本。例如,华夏理财“天工日开理财系列”产品费率较主动管理型产品低0.5-1个百分点,同时以“指数收益率×固定比例+债券收益率×固定比例”作为业绩比较基准,底层资产投向与收益计算规则一目了然 。这种所见即所得的设计,既符合资管新规对净值化管理的要求,又降低了投资者对暗箱操作的担忧。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新发指数型理财产品中,采用指数挂钩型业绩基准的产品占比超60%。
2. 分散风险与精准定位:从赌赛道到抓β
指数投资通过覆盖多行业、多市值风格的标的,天然具备风险分散功能。以中证A500指数为例,其样本股覆盖全市场500家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均衡,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达9.82%,显著高于小盘指数。对于理财公司而言,布局宽基指数可规避个股研究短板,而行业主题指数(如AI算力、新能源)则能精准捕捉产业趋势。例如,华夏理财「天工日开5号(AI算力指数)」通过跟踪华夏理财自研的AI算力指数,年内年化收益率达16.78%,成为科技投资的爆款。
3. 政策红利与工具创新:打开权益投资新空间
2025年1月《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后,银行理财获得与公募基金同等的政策待遇,可直接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等权益投资。例如,光大理财通过直投外高桥股份定向增发,成为全市场首单理财资金直投定增项目,标志着理财资金入市取得实质性突破 。此外,理财公司还可通过发行挂钩指数的衍生品(如期权、期货)构建对冲策略,进一步丰富投资工具箱。
4. 投资者教育与行为适配:从小众尝鲜到大众配置
指数投资的标准化特征降低了投资者的理解门槛。调研显示,26-40岁的新生代投资者中,超70%认可指数产品的省心省力属性,更倾向通过ETF或指数型理财参与权益市场。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理财公司推出了固收+指数、混合类指数增强等分级产品,实现进可攻、退可守的风险收益比,年化收益率显著高于同类固收产品 。
市场波动中的攻防之道
尽管指数投资优势显著,但其风险特征与市场环境高度相关。2024年9月以来,A股经历了多轮博弈,指数产品的净值波动也随之加剧。
1. 结构性机会与阶段性风险并存
2025年上半年,中证500指数涨幅达13.13%,显著跑赢沪深300(10.33%),反映出中小盘成长股的强势表现 。但8月下旬市场回调时,科创50指数单周跌幅超10%,部分挂钩科技指数的理财产品最大回撤突破20%。这提示投资者:指数投资需结合宏观周期与行业景气度动态调整,避免一把梭哈。
2. 差异化策略应对风格切换
理财公司通过“宽基打底+主题增强”的组合策略平衡风险收益。例如,宁银理财推出“全视野”、“红利”、“港股”等主题指数产品,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灵活切换配置比例。数据显示,其含权益类开放式产品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达7.73%,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此外,部分产品引入红利因子、质量因子等Smart Beta策略,在波动市中获取超额收益。
3. 短期合规与长期趋势的再平衡
但从中长期看,居民财富向权益市场转移的趋势未改。高盛预测,2025-2026年将有2.5万亿元储蓄流入股市,其中指数型产品有望承接约30%的增量资金。理财公司需在短期合规与长期布局间找到平衡点,例如通过发行养老主题指数产品(如挂钩中证养老产业指数)对接个人养老金需求,既符合政策导向,又能锁定长期资金。
指数投资未来五个新战场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预测,指数化投资将进入精细化、全球化、衍生品化的新阶段 。对于银行理财而言,以下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1. 综合类指数:从单一β到多维α
除传统宽基指数外,理财公司可探索GDP挂钩指数、碳中和指数等综合型标的,将宏观经济指标与产业政策纳入指数编制规则,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市场映射。
2. 差异化策略指数:挖掘细分市场红利
现金流、ESG、波动率控制等策略指数将成为新蓝海。
3. 沪深港互联互通:捕捉跨境配置机遇
随着港股通标的扩容,理财公司可发行挂钩恒生科技、港股红利等指数的产品,分享离岸市场的估值修复红利。2025年8月,南下资金单日净流入超200亿港元,显示出跨境指数产品的潜力。
4. 恒定比例多资产指数:动态平衡风险收益
通过设定股债比例中枢定期再平衡,这类产品可在控制回撤的同时捕捉市场趋势。
5. 衍生品增强策略:突破传统收益天花板
结合期权、期货等工具,理财公司可设计指数看涨期权+固收打底、波动率套利等创新产品。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