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21年8月30日

8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调186点

2021年8月30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4677,上调186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4863,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4797。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1年8月3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677元,1欧元对人民币7.6297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8871元,1港元对人民币0.83039元,1英镑对人民币8.8993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7277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5319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8050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0953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279元,人民币1元对0.64701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3453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2.2758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80.04韩元,人民币1元对0.56797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7997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5.7928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9978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747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354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67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1.29221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1221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5.0325泰铢。

创上市以来最好业绩,宝钢股份派发“大红包”

8月28日,钢铁行业龙头宝钢股份半年报“出炉”。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2.52亿元,同比增长42.79%;实现利润总额205亿元,同比增长253%,创上市以来同期业绩最好水平,经营业绩继续保持国内行业第一;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79亿元,同比增长276.74%。

在献出亮丽业绩的同时,宝钢股份也准备了“大红包”。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3.5元(含税),预计派现金额合计为76.47亿元。派现额占净利润比例为50.71%,按当前市价计算,股息率为4.45%。这也将是宝钢股份上市以来的第22次派现。

在钢铁行业中,宝钢股份继续保持全球前列。参照世界钢动态公司(WSD)的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估体系,公司在靠近下游用户、高附加值产品、削减成本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熟练技术工人、盈利能力、环境与安全等方面,全球名列前茅。

评级上升

今年上半年,宝钢股份旗下的主要生产基地均交出了理想的成绩单。其中,上海梅山钢铁实现净利润22.4亿元,湛江钢铁实现净利润30.4亿元,武汉钢铁实现净利润36.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业绩等综合因素,宝钢股份继续保持全球综合性钢铁企业最高信用评级。

8月27日,穆迪将宝钢股份评级由A3上调为A2,评级展望继续维持“稳定”。穆迪认为,宝钢股份作为中国宝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子公司,其个体信用状况充分反映了公司强劲的市场地位、优质的钢铁产品、不俗的经营业绩、良好的流动性与财务状况。

优秀的业绩也吸引了资金的加持。今年上半年,北向资金大举增持,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进一步增加至7.03%;全国社保基金一一组合跻身第十大股东,增持8164万股。此外,北京首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增持了4104万股。

 

长期看好

宝钢股份表示,2021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各项经济指标均呈现向好态势。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长开局良好,钢铁下游行业需求旺盛;欧美国家建筑、汽车和各类用钢领域需求大幅增长,明显快于其粗钢产量的恢复,导致供应缺口扩大。

受全球经济复苏、货币宽松以及碳减排目标影响,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普涨,其中普氏62%铁矿石指数均价183.5美元,同比增长101.4%。

从行业产能来看,上半年国内粗钢产量5.6亿吨,同比增长11.8%。中钢协钢材价格综合指数(CSPI)同比增长38%。1-6月,全球64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10.039亿吨,同比增长14.4%;上半年国际钢铁价格指数269.8,同比增长55%。

普氏指数(橙色)与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蓝色)变化趋势   来源:公司半年报

结合产业形势,上半年,宝钢股份完成铁产量2274.0万吨,钢产量2622.5万吨,商品坯材销量2534.5万吨,实现合并利润总额205亿元。

对于下半年的展望,宝钢股份表示,下半年国内钢材价格将逐渐回归基本面,国外经济复苏势头良好,但全球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双碳”背景下,国内钢铁行业低碳减量发展,下半年国内钢价或呈现重心下移的态势,预计三季度钢材价格整体小幅震荡,四季度钢材需求或存在阶段性反弹。

短期来看,7月国内粗钢产量同比下降8.4%,钢铁行业呈现出供需双弱特征;长期来看,华安证券分析,制造业需求复苏叠加“碳达峰”“碳中和”背景,钢铁行业盈利逻辑得以重构,钢企在周期轮动中进一步受益,机构长期仍然看好钢铁板块。

钢铁板块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Choice

结合国内外市场和政策实际,宝钢股份表示,公司将发挥多制造基地管理协同与应变能力。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公司东山基地三高炉系统项目目前主要产线已基本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烘炉及冷负荷试车中。项目建成后,有望年新增铁水402万吨、钢水360万吨、热轧产品450万吨、冷轧产品166万吨。

此外,为了满足新能源车驱动电机等增量需求,宝钢股份新建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线。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该生产线所处的宝山基地无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项目桩基工程已结束,开始土建施工。近期,公司与包钢股份加强钢管产业合作,以构建高质量钢管行业生态圈。

这“冷门小金属”何魔力?让ST股13天12板

搭上了电池和光伏两个概念,ST华钰突然火了。

截至8月27日收盘,ST华钰涨停,收报14.89元,连续7个交易日涨停,并在近13个交易日中拿下了12个涨停板。

ST华钰8月25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84亿元,同比减少57.73%;归母净利润7150.37万元,同比增长225.31%。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铅锑精矿(含银、锌)价格较去年同期涨幅较大。

 

 

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ST华钰连续涨停,源于其主营产品——冷门小金属锑。

ST华钰半年报显示,公司国内控制锑资源储量13.94万金属吨,海外投资项目“塔铝金业”拥有锑资源储量26.46万金属吨,待“塔铝金业”达产后,届时公司每年会有2.1万吨金属锑的产出,将控制全球近15%锑金属供应量,公司将成为全球重要的锑精矿生产企业之一。

不过,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海外投资项目“塔铝金业”工期推迟,尚未投产。ST华钰8月2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塔铝金业”尚未投产,截至目前公司主营产品锑精矿年均产量约为4000金属吨。

ST华钰方面预计,“塔铝金业”项目预计2021年年底竣工试生产。项目投产后年产锑精矿1.6万金属吨。

锑被业内人士称为“工业味精”,可应用于光伏、阻燃剂、电池、化学制品、催化剂等多个行业领域。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近期,有两大消息令锑不再冷门。

美国“锑电池”公司安布里(Ambri)最近宣布了新一轮融资,比尔•盖茨参投。该公司称,其生产的“锑电池”在经济性、安全性、续航性等方面“吊打”锂电池。

安布里表示,公司基于钙和锑电极的电池比锂电池更具经济性,这种“锑电池”中钙和锑的成本不及锂、钴、镍等常见电池材料的三分之一。未来“锑电池”的生产总成本将比锂电池低30%至50%。

此外,光伏产业链的高速发展,也产生了巨量的用锑需求。

中泰证券表示,锑用于光伏玻璃制作过程中的澄清剂。光伏行业快速发展,推动光伏玻璃生产线增加,在制造光伏玻璃过程中,需要用到澄清剂来提高玻璃的色泽和透明度。

据中泰证券测算,假设2025年光伏装机量达到370GW,2025年光伏玻璃领域对锑需求量将达到3.5万吨,2020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9%,锑进入供不应求的新周期。而锑是极度稀缺的战略矿产资源。从静态储采比来看,全球锑金属仅能够满足14年的供应,而国内锑储量仅能够满足6年的供应。

受益于下游需求向好,近期,锑价不断上行。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国内锑锭出厂价为7万元/吨,环比上月同期上涨17%。今年以来,锑锭已累计上涨超64%。

上海有色网研究团队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锑供应端偏紧,不少氧化锑生产商都没有足够的锑锭库存,

“有商家说,锑锭真的太缺货了。目前锑锭市场成交量少,是因为大家都不敢卖,而不是卖不掉。”上海有色网研究团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