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财经资讯

信用卡大变局:“瘦身”与机制改革同步

权益缩水、产品停发、年费抵扣门槛提高……伴随着信用卡步入存量竞争阶段,各大银行信用卡“瘦身”行动正持续上演。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对于信用卡机制改革已有相关部署。今年11月,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青岛分中心获批终止营业,有报道援引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青岛分中心工作人员说法称,青岛分中心终止营业是经营机制改革的需要,将由法人持牌对外营业变更为属地分行管理。

1985年3月,我国境内第一家信用卡经营公司——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彼时发行了境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至此,我国信用卡市场已发展了近40年,发展模式也逐渐从开始的野蛮生长转化为精耕细作。

尤为重要的是,目前银行净息差仍处于下行通道,压降成本成了当务之急,如何提升信用卡的实际效益,也成为了各大银行必须逾越的一道难关。

信用卡“瘦身”持续

近期,压降成本成了所有银行的关键词,信用卡亦是一个重要阵地。

界面新闻记者整理发现,近段时间以来,华夏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发布了信用卡的权益调整公告。调整基本以缩减权益为主,部分产品有新增权益。

比如中国建设银行11月13日发布的2025年高端信用卡权益及活动内容公告显示,2025年1月1日起,卓越商务卡钻石卡等不再享受建行指定国内机场贵宾厅服务;同时取消部分卡片的全球医疗救援及国际旅游援助服务、汽车道路救援服务。同时,全球智尊信用卡(万事达版)等主卡新增运动服务6次/2次。

全币种 卡_信用卡停发产品_信用卡权益缩水

由于兼具信贷属性和支付属性,信用卡一直以来都是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板块,而信用卡权益则是获客的有力工具。如今银行普遍面临经营压力,信用卡权益也成为了重要的节流地。整理可以发现,节流也有多种方式,比如直接取消或减少权益、提高权益享用门槛(如增加权益点兑换要求)、缩减权益覆盖范围(如仅限主卡持卡人使用)。

对于持卡人比较关心的年费,部分银行也作出了调整。比如农业银行公告称,今年9月1日成功申请的尊然精粹白金信用卡需要10万积分抵扣主卡年费,5万积分抵扣附属卡年费。作为对比,之前是5万积分抵扣主附卡年费,消费30次免次年年费。

权益减少的同时,多款信用卡产品“官宣”退出市场。比如农业银行决定自10月23日起,一次性停发卓尔文旅信用卡等27款信用卡产品。

全币种 卡_信用卡权益缩水_信用卡停发产品

近段时间,招商银行亦两度发布部分信用卡停止发行的公告,共停发22个信用卡卡种。包括自2024年10月16日起,将停发VISA瑞丽联名卡、VISA Booking.com缤客全币种联名卡等14个卡种;2025年2月1日起,将停发银联中央美院校园卡、招商银行南开大学校友卡校园版等8个卡种。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银行而言,信用卡成本是一笔不容小觑的投入。有银行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其所在行总行的信用卡运营成本一年可以达到一个亿。

从获客成本看,“你现在开一张卡,我们就得赠送你几百元的刷卡金。”信用卡客户经理小迪(化名)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根据金融数字化发展联盟发布的《2024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主题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信用卡/类信用卡产品线上渠道获客成本为276元,线下渠道获客成本为240元。

而一度受到银行青睐的联名信用卡则涉及合作成本的问题。“之前我们也有某大型商超的联名卡,推出的权益活动也很多,合作成本其实很高,合作终止了也就停发了。”小迪提及。

另一方面,联名的实际效果也有待商榷。“联名卡的作用在于为银行用户延伸出一个非银行业务,在理想的情况下,是用户的消费兴趣提高,银行的信用卡交易也得以提升,但现实并不是这么理想,其实很多联名卡‘联而不合’。”资深信用卡研究人士董峥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当然,在停发潮中,依然有银行推出信用卡新品,比如12月3日,星巴克中国与招商银行推出联名信用卡,这是星巴克首次在中国参与推出的联名信用卡;广发银行2024年10月8日起新增广发宫廷吉祥信用卡等等。但总体而言,增发力度显然不及停发力度。

“联名卡等信用卡下架的情况其实很频繁,只是之前新增发行的信用卡也很多,因此对比并不明显。”董峥表示。

从总行到分行

与此同时,信用卡机制改革正在进行中。

上海农商行率先一步,2023年10月,该行将零售条线一级部由零售金融部、信用卡部调整为零售金融总部、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部、个人贷款业务部、基础客群经营部。

光大银行高管亦在今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信用卡启动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回归消费本源、回归分行。

近段时间以来,多家信用卡地区分中心宣告关闭。比如2024年11月,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青岛分中心获批终止营业;7月,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桂林分中心获批终止营业。

小迪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其所在行总行本来在某一线城市有50名信用卡中心员工驻点,今年8月这50人都转为了分行员工,“工资福利都没有什么变化,就是归属变了”。小迪称,目前其所在行的总行信用卡中心仅保留审核、研发等职能岗位,业务岗位已全部划分至分行。

“信用卡中心一般是垂直管理,主要负责的就是信用卡业务;而分行主要是负责当地的零售、对公业务等综合金融业务。早年信用卡分中心大多是依附于当地分行成立,一般也会受分行的间接性管理。如今信用卡市场饱和,增量难以开拓,将人员划分到分行其实也是节省员工成本的一种方式。”董峥表示。

小迪亦提及:“我们现在主要是优胜劣汰的工作状态,如果长期业务不达标,可能会被劝退。”

伴随着市场走向饱和,信用卡的拓客难度正不断提升。“我们现在主要在支行驻点来发掘客户,平常还要进商超、进企业,我现在的KPI是每个月30户,勉勉强强可以达到。”小迪称。

而现实困境在于,“如今楼难进,门难开,人难见”,董峥强调。

在中信银行2024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该行高管表示,信用卡传统陌拜获客占比下降到不足20%,而分行获客占比超40%,这里面更多是代发、财富管理、私行、个贷、对公等客群,“也就是我们强调的零售端的交叉融合、‘五主’(主结算、主投资、主融资、主活动、主服务)客户转化带动的增长”。

从这方面看,将信用卡业务划分至分行,并与当地零售业务相融合,或许能有效加大银行对信用卡潜在用户的挖掘力度。

另一个问题在于,从总行划分至分行,会加剧分行的信用卡业务竞争吗?小迪称:“不会,分行的客户经理的KPI考核压力不大,可能一个月开两三户就好,信用卡业务主要就是我们在做。”

整体上,受访专家认为信用卡业务投入到分行的怀抱,其实更适合中国的银行业体制。

“之前部分银行实行的是信用卡中心事业部制,在当地设分中心,实行垂直管理,对于这种模式,我认为并不太适合中国的银行业。中国的银行业整体上还是实行总分行制,即分行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包括客户、系统、人员资源。信用卡业务要独立于分行运营,其实不太现实,因为离开了分行的资源支持,信用卡的直销团队很难推进业务,与分行的利益也需要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将信用卡业务划分到分行管理,其实更符合当下以‘总分行’为骨架的银行体制方向。”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存量竞争持续

信用卡的高增长阶段显然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49亿张,环比下降1.53%。历年数据显示,近年来的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高峰出现在2021年末,达到8亿张,其后逐年下滑,今年二季度的数量与2019年末持平。

信用卡停发产品_信用卡权益缩水_全币种 卡

这与信用卡市场“挤水分”有关,2022年7月,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

也正是上述通知,对信用卡市场的“大水漫灌”给予了纠正。其中明确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卡数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者市场排名等作为单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标,同时应严格授信管理和风险管控。

董峥称,在信用卡发展阶段,银行基本采取高品级、高权益、高额度的模式去吸引用户,争取扩大利息与非利息收入。“现在的问题在于信用卡市场饱和,增量难以开拓,并且刷卡手续费偏低,也影响了银行的收入。最重要的在于,当处于经济下行周期,坏账比例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收缩成为了必然,包括权益缩水、产品停发。”

坏账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比例整体呈增长趋势。2019年末,该比例不足1%,目前的最新比例已经达到1.24%。

行业出清态势下,银行选择主动调整信用卡业务以适应监管要求以及实现降本增效、改善坏账。而互联网消费金融带来的冲击,更是加快了信用卡市场的调整速度。

《报告》显示,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根据对2023年各主体市场份额测算,目前银行信用卡在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中所占份额最高,为43.9%(较2022年的46%稍微有所下降),其次为银行(含民营银行)自营消费贷,占比约为29.5%(较2022年的26.5%提升3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信用卡行业步入存量竞争阶段,从过去追求高速扩张和规模化增长转向以产品差异化、管理精细化留存高质量用户。

展望未来,简化传统的信用卡“三亲”(亲见客户、亲核信息和亲见签名)或许能提升获客能力,毕竟,如今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的借贷流程基本都是在线上就可以完成。《报告》认为,激活体验一直是信用卡相较类信用卡申请办理上的短板,80.4%的用户表示视频面签可以显著提升信用卡办卡意愿。

从地区增长潜力看,二线城市具备一定优势。《报告》称,一线二线城市信用卡支付频率增长显著高于三线城市,其中,二线城市以38.3%的支付频率上升比例位列第一,且高于下降占比,表明二线城市在信用卡支付市场有着相对更加蓬勃的活力,银行信用卡业务可针对二线城市优化信用卡产品设计,提升服务质量,以更加精准地满足消费者的支付需求,从而有效扩大在二线城市的市场份额。

信用卡权益缩水_全币种 卡_信用卡停发产品

图源自《2024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主题调研报告》

国家外汇局:上半年我国外汇市场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中新网7月22日电 国新办7月22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5/07/22/4917950af35f4277ac95e42695a3a1ba.jpg” alt=”7月2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肖胜介绍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

7月2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肖胜介绍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表示,2025年以来,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升,全球经济和跨境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我国加快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有效应对外部挑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表现好于市场预期。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涉外收支规模稳步增加,这是从总量的角度来看。上半年,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合计7.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人民币在跨境收支中的比重达到了53%。上半年,银行结汇和售汇规模合计2.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规模为历史同期次高。这些数据表明,我国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继续保持活跃。

二是跨境资金延续净流入,这是从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看。上半年,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1273亿美元,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净流入态势,其中,二季度净流入环比增长46%。分项目看,上半年货物贸易项下净流入保持高位,外资总体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债券,服务贸易、外资企业利润汇出平稳有序。

三是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上半年,银行结售汇逆差253亿美元,但是从月度看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其中,1月结售汇为逆差,2-4月趋向基本平衡,5月和6月结售汇转为顺差,企业、个人等主体的交易行为总体理性有序。上半年,衡量结汇意愿的外汇收入结汇率为60%,同比保持稳定;衡量购汇意愿的外汇支出售汇率为65%,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四是外汇市场交易活跃。上半年,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总计达到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即期和衍生品交易量分别是7.4万亿和13.6万亿美元,占比分别是35%和65%。

五是外汇储备规模稳定。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3174亿美元,较2024年末增加了1151亿美元。上半年非美货币对美元升值,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估值变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

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国外汇市场有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风险,运行总体平稳。下一步,国家外汇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持续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

春节巧用信用卡为荷包减减压:不到日子绝不还款

全币种 卡_信用卡春节消费攻略_免息期理财

春节将至,置办年货、孝敬父母、准备红包、人情支出、聚会吃喝、出国旅游……这一笔笔开销不禁让人感慨“挣钱如搬砖,花钱如流水”。不过辛辛苦苦一年,春节终归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人一开心难免手就松,如何才能既痛痛快快过节,又不至于陷入囊中羞涩的窘境?今天就教您巧用信用卡,让您节后面对账单时不再感到压力山大。

不到日子绝不还款

严小姐今年27岁,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年收入15万元,刚和相恋五年的男友结婚。目前,严小姐夫妇有5万元存款和15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作为新主妇,严小姐有自己的人情和双方家庭亲戚的来往;作为事业处在上升期的女白领,严小姐春节前后的社交活动也非常多,因此春节期间的支出会明显增加。考虑到严小姐夫妇收入不低,而且两人都将在春节后领到年终奖,所以春节前消费时尽量刷卡是个不错的办法。

大部分信用卡有50天到56天的免息期。要充分利用免息期,在还款之前合理理财,让资金用于投资流动性高的理财产品,可以将信用卡的好处发挥到最大。比如严小姐的账单日是2月7日,还款日是2月27日,免息期就是1月8日到2月27日这段时间,有50天的最长免息期。可不要小看这短短50天,利用免息期多赚些利息,对于工薪族来说也是一笔可观的“羊毛”。

假设严小姐春节前完全刷卡消费,那么当月工资1万元就可以拿来做短期投资。目前市场上有很多30天左右的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3%左右。还有各种互联网“宝宝”、银行“宝宝”,存取比短期理财产品灵活,即便是购买了年化收益率已经跌到2.6%的余额宝,50天还能有36块钱收益。更何况春节期间往往是流动性紧张的时候,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产品的收益率通常会在春节前飙升。这些产品在节日期间都是有收益的,如果不存一些真是白白浪费了“薅羊毛”的好机会。所以让荷包减负的第一个绝招就是尽量刷银行的钱消费,用自己的钱投资,不到最后一天还款日绝不还款。

分期消费,分摊压力

今年春节是严小姐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过年少不了迎接公婆、走动亲戚,还要参加同学聚会和老公的应酬饭局等。为了打造一个光鲜亮丽的形象,也为弥补平时无暇逛街的遗憾,严小姐决定败几款心仪已久的名牌化妆品和包包。然而名牌毕竟是名牌,即便打折依然价格不菲。例如严小姐相中的MICHAEL KORS黑色手提波士顿包,总价2580元,如果一次性支付,必将增加节前资金周转的压力。怎样才能兼顾面子与荷包呢?分期消费是个不错的办法。

分期消费主要分为账单分期和现金分期两种方式,其中账单分期更普遍。账单分期又分为0利息0手续费和有手续费两种,首选当然是0利息0手续费。目前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及工行融e购、建行善融商务、交行交博汇、招行掌上生活等银行系电商平台均有0利息0手续费的商品。只不过电商平台的免息分期商品只有手机、平板电脑、微单等电子类商品,而银行系平台的分期商品则涵盖数码家电、珠宝首饰、箱包化妆品、日用百货等许多种类。比如在建行善融商务平台上,一把56块钱的FOSTER蒙哥马利不锈钢多功能剪刀也可以分三期免息支付,每期只有18.67元。当然前提是拥有建行信用卡。严小姐看中的MK黑色手包,在善融商务上分12期支付,每月只还款215元,可以大大缓解一次性购买的资金压力。

不过,免息免手续费这种好事毕竟数量有限,可选择的商品是一定的。若想可选择商品余地大些,则可以考虑有手续费的账单分期。各家银行的手续费费率不同,根据期限不同,每月从0.55%到0.80%之间不等。如此算来,若分12期,全年手续费低的6.6%,高的9.6%,差距还是不小的,因此需要消费者结合已有的信用卡和银行手续费率,价比三家后再做决定。

优惠信息莫错过

逢年过节的主题自然是吃喝游购娱。虽然严小姐拥有多张信用卡,但对于银行通过微信和邮件推送的信用卡优惠信息,平时忙于工作的她根本无暇关注。严小姐刷卡消费时,商户也懒得提醒,结果令她白白错过许多打折免单的机会。眼看春节要大把花钱了,严小姐终于想到应该先瞅瞅有没有合适的信用卡优惠活动。这一瞅她发现,还真有不少信用卡猴年春节的活动相当给力。

提起信用卡优惠活动,还要数华夏、交行、兴业、浦发、中信、民生、光大、招行这八家银行的含金量比较高。就拿严小姐拥有的华夏、浦发、招行这三家的信用卡来说,如果合理刷好这三张卡,春节期间节省50%的开支都是有可能的。比如华夏信用卡给力的活动有两个:一是即日起至2月29日,通过华夏信用卡在支付宝或财付通(含微信支付)消费满3000元,即获50元现金红包,每人每月限一次;二是即日起至2月29日,五星级酒店自助餐“两人同行,一人免单”,五星级酒店包括丽思卡尔顿、香格里拉、瑞吉、威斯汀、万豪等,需要至少提前一天通过华夏银行信用卡官方微信预约。浦发银联信用卡近期的“天天5折活动”非常适合吃货:星期一是避风塘和西树泡芙,星期二是新石器烤肉,星期三是王品台塑牛排和小辉哥火锅,星期四是翠翠餐厅、港丽餐厅和望湘园,星期五是味千拉面和小肥羊,星期六是小肥羊。招行近期的活动则比较适合春节出境旅游的持卡人,活动包括VISA全币种卡单笔满人民币600元,每刷5笔,抽1笔享5%刷卡金返现,刷10笔,抽2笔享5%刷卡金返现,以此类推,每户最高可返人民币1000;境外指定免税商店最高立减10%;银联62卡境外消费满5笔且满20000元即赠一晚酒店,满5笔且满50000元即赠两晚希尔顿等等。

刷卡时保持卡不离眼

尽管春节刷卡的好处多多,但最后还要啰嗦一句:时刻注意用卡安全。虽然现在出现了金融IC卡和非接触式支付方式,但不可否认,使用磁条卡的刷卡还是主要的消费支付方式。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在结账的时候很少关注收银员的刷卡动作,直接把卡交给对方,然后输入密码、签购单上签字完事。但就在这简单的几步中却蕴含了很多的风险。

将银行卡交给收银员时,要让卡片保持在视线范围内,并且要注意留意收银员刷卡。收银员应该只使用一台POS进行刷卡,如果看到收银员使用其他非POS刷卡,那就是在被盗取磁条卡信息。其次,签单时,消费者要认真核对签购单,对无碳复写纸的签购单要注意是否有超过两到三联的单据,超过两到三张的签购单就存在着诱导消费者签字盗取资金的情况,热敏纸式的签购单,要注意的是消费金额是否有误,防止被不良收银员浑水摸鱼中盗刷。最后,输入密码时注意遮挡。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大家无论何时输入密码,都要进行适当遮挡。尤其是年底商场排队结账的时候,一堆人往前挤,可不要因为想快点完事儿,就直接输密码了。更不要因为懒得去前台而将卡交给服务员,甚至还把密码告知服务员代为结算,这无异于把家门钥匙交给别人,遭遇盗刷就是迟早的事了。(张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