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XM

美通胀未来数月还将猛升 耶伦影响购房者

在连月通胀指标爆表后,美国财长耶伦发出了高通胀的警告。

美东时间7月16日周四,耶伦接受采访时称,她预计,未来数月,美国的通胀率还将迅猛上升。

“我们还将有多个月的迅速通胀(上升)。所以我不会说这是一个月的现象。而我认为,在中期内,我们会看到通胀向正常水平回落。不过当然,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它(通胀)。”

耶伦表态前,本周刚刚公布的6月美国CPI和PPI增幅均超过市场预期,CPI同比增5.4%,再创2008年8月来最大增幅,PPI同比增7.3%,创有纪录来最快同比增速。5月CPI和PPI分别同比增长5%和6.6%。上月末公布的标普凯斯席勒全美房价指数4月同比上涨14.59%,刷新了最高月同比涨幅纪录。

这些通胀指标激增无疑加剧了外界对通胀遏制经济复苏的担忧。房价高涨已经导致美国新屋销售户数创一年新低。外界还担心房产泡沫。波士顿联储主席Eric Rosengren上月末就警告,美国无法承受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这可能影响2%这一联储通胀目标的“可持续性”,威胁金融市场稳定。

耶伦本周四否认会有爆发金融危机的危险,同时承认她担心购房者受影响。

“我认为我们不会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的那种危险,那是截然不同的现象。可我的确担心,房价上涨会给首次买房的家庭或者低收入家庭制造的压力,以及供房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周公布的CPI和PPI均猛增,但美国国债收益率连日下降,衡量市场通胀预期的指标——5年和30年期美债息差也低于今年5月所创的13年来高位。本周三和周四,耶伦在美联储的接班人——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一再表示,还没有到撤除宽松的时候。他重申的宽松立场缓和了债市对美联储被迫提前撤走QE的担忧。

周三鲍威尔,未来几个月通胀都可能保持高位,但最终会回落至2%的美联储长期通胀目标一线,联储正密切关注其对“通胀暂时走高”的预判是否正确。周四鲍威尔重申,若通胀路径或长期预期大幅且持续超出目标范围,联储将作出回应。

耶伦周四称,通胀预期的指标在中期内仍完全在掌控之中,这些预期实际上是定价行为的推手。所以关键是要仔细监控它。她相信它们会平静下来。至于美债收益率,耶伦认为,债市在表达通胀确实仍在掌控中的观点。

美元长期注定失败 新债王Gundlach这样说

美联储的各级决策者几乎都在对外界表示通胀是暂时的,但有市场人士并不买账。DoubleLine Capital首席执行官,人称“新债王”的Jeffrey Gundlach在接受CNBC访问的时候指出,美联储改变了对“暂时性”通胀的定义。此外他还表示,当前的通胀会让人想起20世纪70年代的情况,而美元将在中期某个时候大幅下跌,长远来看则注定失败。

具体而言,Gundlach在受访时表示,暂时性通胀在此之前通常意味着2~3个月的时间周期,但现在似乎拉长到了6~9个月,而且将来还可能更长。他同时还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正在“希望和祈祷”通胀能够消失,而此前推出的经济刺激措施就等同于通货膨胀。他指出,当前的通胀让他联想到了20世纪70年代:

很多事情让我想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情况。我们刚从一场失败的阿富汗战争中撤出,在那儿我们基本上打成了僵局。这让我想到了越南战争时期,当时的“大炮加黄油”(编者注:意为经济与军事并重)政策导致了从60年代末直到80年代初的通胀。而我们现在除了“大炮加黄油”以外,还有学生贷款取消,失业救济金,以及其他很多东西。

Gundlach还谈到了美债的问题。他认为,随着通胀上升,美债收益率又保持低位,美国债券基本成为了负收益的资产,而这就像20世纪70年代的情况:

如果看一下长期限国债的实际收益率你就会发现,这看起来就像吉米·卡特的时代。现在的CPI是5.4%,如果用10年期国债做比较的话,它的实际收益率不是1.4%,而是负4%。

此外,Gundlach在谈到美元的问题时表示:

最终而言,虽然我不认为今年会发生,但包括贸易和预算在内的赤字都意味着,美元在中期将大幅下跌,其中贸易赤字在后疫情时期出现了爆发,而预算赤字则是完全创纪录。

而他随后又补充称,美元怎么走,取决于用多长时间维度来看,从长期来看,美元注定会失败。

事实上,早在4月接受彭博访问时,Gundlach就对“暂时性通胀”表达了不同看法。当时他表示,不清楚为什么美联储经济学家会认为通胀是暂时性的,因为印钞机一直在工作,而大家都能看到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普遍上涨。而他当时也表示,有很多指标表明通胀将走高,不是暂时性的走高,也不是几个月的走高。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是Gundlach,美联储最新公布的褐皮书当中也透露了“通胀并非暂时性”的信号。曾经提及,虽然有联络人认为目前的价格压力是暂时的,但更多人认为未来几个月的输入成本和销售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金融博客ZeroHedge当时指出,这意味着只有部分人认为当前的通胀是暂时性的,而大部分人认为通胀将会长期化,而且也会变得更高,这与分析师的说法基本一致

无论王侯将相,该抓抓该罚罚,总理拍桌!

7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

中国政府网7月15日发布的新闻稿透露了一个细节。

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拍着桌子说,无论涉及到什么单位、什么层次,都要一查到底,严肃追责。依法依规该罚的罚、该处理的处理、该抓的抓,绝不容忍、绝不手软。

△资料图 

偷逃税款

7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关部门对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国有资产管理等进行了审计,结果已于近期公布。

审计发现违规倒卖大宗商品、偷逃税款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这些问题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侵害了国家法定税收的基础。

“情节十分恶劣。”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说。

先看偷逃税款的问题。

今年6月7日,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报告了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

这份25页的预算审计报告公开了中央财政管理、中央部门预算执行、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和国有资产存在的一些问题。

报告指出,2020年5月以来,审计共发现并移送重大问题线索192起,涉及1430多亿元、1160多人。

其中,发现偷逃税款等问题线索9起,涉及金额18亿多元。多发生在汽车销售、农产品采购、高收入群体个税缴纳等领域。有的企业跨省联手,通过虚构业务、串通定价等,短期内虚开大量发票抵扣税款并随即注销;有的高收入人员恶意出让转移资产,逃缴高额个税。

报告还指出,多年来,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的不少问题屡次出现,所属二、三级单位尤为突出,反映出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制度执行还不到位。

大宗商品

关于违规倒卖大宗商品的问题,审计报告并未透露更多的细节。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对产业链中下游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中小企业利润承压。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平均上涨5.1%,涨幅比一季度扩大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在二季度涨幅扩大。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近一段时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提及要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

  • 5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

  • 5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要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

  • 6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要继续发挥金融机构作用,采取6方面减费措施,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降低成本,减轻上游大宗商品涨价传导压力。

  • 7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效果初显。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8%,比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分析认为,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总体可控。

国务院成立专门调查组

审计发现预算执行问题后进行整改是一项常规工作,不过从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来看,今年国务院督促整改的力度更大。

一是对审计查出问题,有关地方和部门要抓紧制定整改台账,严格落实责任,扎实整改到位。国务院办公厅要将整改情况纳入重点督查内容,加强跟踪督办,坚决纠正整改中推进不力、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等行为。

二是抓住重点严肃查处,以儆效尤。

三是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完善相关制度规定,需要修改法规规章的要抓紧修改,强化制度执行和审计、督查等监管,做到标本兼治。

四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人民过好日子。尽管当前财政形势向好,但压缩“三公”经费不能放松,要严肃财经纪律,不得违规“开口子”增加行政运行成本。

五是已确定的减税降费、稳岗扩就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惠企利民政策措施要落实到位。管好用好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资金,决不允许侵占挪用。保证公共资金、公共财产安全,向人民负责。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在14日的会议上,李克强拍着桌子说:“国务院成立专门调查组,无论涉及到什么单位、什么层次,都要一查到底,严肃追责。依法依规该罚的罚、该处理的处理、该抓的抓,绝不容忍、绝不手软。对恶意违法违规的要依法从重打击。对典型案例要公开曝光。

李克强还定下了整改“时间表”:

整改结果于今年10月底前报国务院,并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后向社会公开。

前述政知见提到的审计报告中称,在指出问题后,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国务院将在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全面整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