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XM

:美联储计划在下周的利率决议上加快Taper步伐

华尔街日报刊文称,美联储计划在下周的利率决议上加快Taper的步伐,改为在明年3月份结束购债。四周前的决议上,美联储预期的日子是6月份。

据悉,美联储向来有通过华尔街日报防风的传统。就在9月,华尔街日报曾刊文称,美联储会在9月的会议上发出信号,表示美联储会在11月的会议上开始减少债券购买。最终,Taper的靴子的确在11月的决议上正式落地。

华尔街日报称,在12月14日至15日的会议上,美联储官员还可能考虑修改他们的政策声明,停止将通胀上升描述为“暂时的”,并阐明他们对明年加息的展望。点阵图可能会显示,大多数与会者认为明年将至少加息25个基点。

这一突然的转变也将为美联储在明年春天而不是晚些时候加息以抑制通胀打开大门,这也标志着鲍威尔的重大政策转向。鲍威尔未来将更关注抑制通胀加息,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提高就业上。鲍威尔在上周的听证会曾表示:

“美联储的政策正在调整,也将继续调整。”

政策转向加速事出有因

华尔街日报指出,根据最近的公开讲话和采访,鲍威尔的政策态度转向在过去1个月里明显加速,因为最新的通胀数据显示,在经济强劲复苏的情况下,价格压力明显上升。

在11月会议之前,衡量工人薪酬的就业成本指数较第二季度上涨了1.3%,录得自2001年以来的最快增速。这让美联储官员怀疑,计划在6月结束的每月逐步减少120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是否足够快。但尽管如此,官员们依旧通过了这一计划,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免让投资者感到意外而造成市场动荡。

而在11月会议后,多份数据加剧了美联储官员对行动可能过于缓慢的担忧。10月非农表现强劲,失业率下降至4.6%。尽管11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爆冷,失业率还是进一步下降至4.2%。

通胀方面,10月CPI年率创逾30年新高,与官方对物价将在夏季见顶的预测背道而驰。另外,10月零售销售月率也暗示,消费者支出正在快速增长。这些都促使美联储官员的态度开始转向。

多位官员早已发出信号

11月8日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称加息,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比明年6月份稍早结束量化宽松。

11月18日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则表示,经济正在回暖,就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失业率正在迅速下降。

11月19日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在一次问答中透露,美联储可能会在12月的会议上考虑是否比计划提前结束资产购买。

而在此前的证词中,鲍威尔指出是时候停止将通胀描述为“暂时的”了,原因是人们对“暂时的”这个词有不同的定义,他还强调,预测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上周美联储理事夸尔斯表示,我们在新框架中说过,美联储将等到通胀出现迹象时再采取行动,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

一些曾非常关注美联储的包容性和就业承诺的官员也指出,需要更加关注通胀长期维持在2%目标之上的风险。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

“如果没有更高的通胀,经济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恢复的效果,但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可能因高通胀而付出更高的代价。通胀相当于是一种税收。”

美国通胀 市场又将迎一个动荡的“超级星期五”?(图)

市场又将迎一个动荡的“超级星期五”?

北京时间今晚21:30,美国劳工统计局将发布1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这将是美联储下周议息会议召开前的最后一份重磅经济指标,因而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这或许也意味着市场将注定迎来又一个动荡的“超级星期五”。

目前市场预计11月美国CPI很可能较上年同期飙升6.7%,高于10月份的6.2%,这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美联储积极抗击通胀螺旋式上升以来的最大涨幅,也是许多美国人有生以来遇到的最高通胀。

美国CPI或直逼7关口?

几个月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已经失去了控制。6月份CPI为5.4%时,通货膨胀率开始小幅上升。在7月、8月和9月,通货膨胀率保持在这个水平附近。然而,这一切在10月份都改变了,当时CPI预测显示将大幅上升至5.8%。但实际数据远高于预期,达到6.2%,这是自1990年11月以来首次出现这种水平的通胀压力。

直到去年10月,美联储一直维持着一项经过调整的任务,即让通胀压力加剧,而不是实现最大就业。他们的假设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当前的通胀压力将是暂时的,并将迅速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

最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认,这种假设是错误的,他从美联储的词汇表中删除了“暂时”一词。然而,他的解释完全是事实,他说我们将删除“短暂”这个词,因为“短暂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东西。

日内,美国劳工部将发布其CPI报告,因预计该报告将显示通货膨胀达到创纪录水平。当前市场参与者和美联储都将密切关注晚间的CPI数据。目前,接受各种新渠道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通胀水平还会更高。他们预计,通胀率将上升0.7%,较上年同期上升6.8%。如果经济学家是正确的,那么这将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未见过的水平。

是时候对冲高通胀了

面对可能再度爆表的通胀数据,拜登团队试图在发布前淡化其影响。

美国商务部长Gina Raimondo表示美国通胀,拜登政府依然“非常有信心”数十年来最高的通胀率将是短时的,一旦疫情引发的供应链和劳动力市场中断得到缓解,通胀将会减弱。生活成本的上升是影响美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假日季,他们为感恩节火鸡和圣诞树支付了更高的价格,拜登明白这种影响。

拜登也表示,部分种类的物价已经下降,但不会显现在周五的通胀数据中。

不过从市场表现来看,对CPI数据持续高企的担忧情绪正在蔓延。本周前三天,随着人们对最新的奥密克戎变种的担忧减轻,纳斯达克指数上涨了4.7%,标普500指数上涨了3.6%,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了3.4%。但在周四,市场的风险偏好情绪开始再度“转冷”,虽然道指当天收盘还能堪堪持平美国通胀,但标普500指数和纳指的跌幅较为明显,尤其是那些对美联储利率变动尤为敏感的科技股……

市场预计,通胀持续“高烧”可能将会迫使美联储在下周的议息会议上宣布加倍缩减购债的规模,从每月150亿美元提高到300亿美元,为最快在明年春季加息铺平道路。

贝莱德的Gargi Chaudhuri表示周五的通胀数据或将超过华尔街的预期,建议投资者对冲更高的通胀。她预计2022年晚些时候通胀将放缓,而商品和服务价格将保持在疫情前水平之上。为了保护自己,投资者应该关注那些能够抵御通胀侵蚀回报的资产,例如“能够转嫁价格上涨的公司的股票”。Chaudhuri说:“在债券市场,我们的预期是收益率走高。把你的配置转移到通胀挂钩债券可能是合理的。”她表示,真实资产也提供良好的通胀对冲,包括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一篮子多元化大宗商品。

加息 食用油涨!房价涨!土耳其物价涨幅创20年来(组图)

不少国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持续飙涨,从水电煤气到生活必需品,几乎无一不在涨价,多国民众的生活都承受巨大的压力。

食用油涨!房价涨!土耳其物价涨幅创20年来新高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位59岁的小摊摊主道格鲁手里拿着已经不新鲜的芝麻饼,而这就是她一天的全部食物。道格鲁平时主要靠卖衣服赚钱,但随着土耳其的物价快速上涨,她的钱已经不够用了。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小摊摊主 德里耶·道格鲁:我从未经历过如此悲惨的生活。我去睡觉,醒来,价格就涨了。我买了一罐5升的食用油,花了40里拉。我再去买,就是80里拉。等我下次再去的时候,已经是100里拉了。

不仅是日常消费品,土耳其的房价近期也在上涨,不少学生因为租不起房子而无家可归。

数据显示,土耳其10月份CPI同比上涨20%,PPI同比上涨46%,创近20年来最大涨幅。

与土耳其一样,印度民众的生活也承受着巨大压力,不仅是食品价格,印度的汽油价格也在过去四个月快速飙升。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巴西。近一年来,巴西从水电煤气到出行就餐加息,价格无一不涨。在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成千上万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当前物价飞涨。数据显示,在全国2.13亿人口当中,有1900万人面临饥饿。

飞涨的物价在各国接连发生,而低收入者们首当其冲。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王孝松:通胀走高会对低收入者有一个更强的杀伤力,富人往往有抵抗通胀的资产,经济能力比较差的群体,工资会被通胀所侵蚀。所以,高通胀会带来贫富分化的进一步扩大。

世界各国一般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的增长率,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胀率创下近5年新高,今年全球整体的通胀率将达到4.3%,创10年来新高。其中,欧元区CPI在11月同比增长4.9%,为25年来最大涨幅。美国10月份CPI同比上涨6.2%,创31年来最大涨幅。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王孝松:美元是世界货币,在世界范围内使用面广,美国的通胀会输出到世界,使世界各国也面临着通胀压力。事实上现在已经进入全球通胀的时段。

疫情以来全球通胀率一波三折

在全球疫情的席卷之下,通货膨胀率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疫情以来,全球通货膨胀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又是哪些因素导致的?

以美国为例,疫情以来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四轮。去年1月至5月,美国CPI同比增幅从2.5%下降至0.1%。去年6月至11月,这一数字从0.6%缓慢上升至1.2%。去年12月至今年5月加息,美国CPI同比增幅飞速上涨,从1.4%飙升至5%。6月以来,又从5.4%涨至6.2%,并一直维持在高位。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阿灵顿,一家原本用来帮助低收入人群的食品救助站,如今也在持续涨价,这令本来收入就不高的民众压力更大。

导致食品店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卡车司机和能源短缺。

截至11月23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港口外海域排队的集装箱船,已增至93艘,创下历史新高。而在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外,每艘船的平均等待时间也增加到18.6天,是两个月前的两倍。

此外,随着全球范围内“双碳”目标的推进,各国面临着大规模能源转型,也造成了能源供需的缺口,导致原油价格大涨。数据显示,布伦特原油在去年的收盘价为每桶51.72美元,截至今年11月,最高涨至每桶86.1美元,涨幅达66.47%。

疫情之下,为刺激经济恢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大规模释放流动性。从去年3月开始,美国采取了超强财政刺激计划和超宽松货币政策。

通胀加剧迫使多国央行加快货币紧缩步伐

通货膨胀给全球经济恢复带来压力。然而,在高通胀面前,各国的反应截然不同。一些国家的央行选择加息以应对通胀。但也有部分央行并没有采取紧缩政策,甚至还在降息。到底是为什么?目前的全球通胀现象将持续多久?

为了防止通胀进一步加剧和避免金融失衡,多国央行开始削减经济刺激措施。

11月25日,韩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现行的0.75%上调至1%。11月24日,新西兰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9月末,挪威央行也宣布上调基准利率。此外,包括俄罗斯、墨西哥、委内瑞拉、波兰、巴西在内,全球已有至少27个国家在今年先后加息

在各国央行加息来应对通胀危机的同时,土耳其央行反而多次降息。

11月18日,土耳其将利率下调100个基点至15%。此后不到一周,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在一天内连续跌破12和13两个关口,创历史新低。今年2月,不到7里拉就可以兑换1美元,而现在却需要大约13里拉。不到一年间,里拉大幅贬值超40%。土耳其安卡拉更是爆发了抗议活动,示威者象征性地焚烧代表信用卡的纸张。

面对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欧洲央行行长却表示不愿加息。不久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通胀是暂时的。不过,眼见美国通胀飙升的势头不减,鲍威尔也不得不改口。

近期在南非发现的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再一次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也给各国央行提出了新的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肖立晟:奥密克戎在一定程度上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干扰,但是不会改变全球经济整个周期的变化。全球高通胀,至少应该会持续到明年一季度。明年下半年,油价可能进入到下行轨道,油价作为通胀最重要指标,当它开始拐头向下的时候,全球高通胀应该是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