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2023年初受美联储加息幅度放缓中国经济复苏提速

07-01 财经资讯
       

2023年初,受美联储加息幅度放缓、中国经济复苏提速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步入升值通道。

2月2日,随着美联储放缓加息幅度至25个基点,在美元指数走弱影响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一度升至6.70附近。今年1月,人民币汇率更是在波动中走强,全月人民币中间价总计上调2042基点,累计升值了2.93%。

在内外部因素均发生变化的当下,“稳汇率”依然关键。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考察时指出中国银行往期外汇牌价,这些年面对多轮外部冲击,我国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中国银行往期外汇牌价,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国际主要币种中相对稳健,为稳定外贸、金融、经济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李克强明确,当前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近期人民币升值反映外资高度认可

实际上,自2022年11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转向震荡走强态势。

随着国内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和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相继出台,加之市场预期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2022年12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回升到7.0以内。今年2月2日,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7130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调362点,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升值超3%。不过随后,人民币汇率在2月3日、6日又迎来回调。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认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走强,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多项政策落地导致市场对中国经济恢复的预期增强;二是美联储加息步伐趋缓及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导致美元指数走弱;三是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及稳外资政策效果显现吸引外资流入。

“近3个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震荡走强,主要受内外宏观环境发生变化推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一方面,国内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接续政策持续发力,市场对经济前景复苏预期更趋乐观;另一方面,随着美国通胀高位回落叠加经济衰退预期升温,美联储加息节奏趋缓,带动美债利率走低,导致美元指数走弱。此外,当前中国国内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外资流入增多。上述因素均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了支撑。

近期,外资涌入中国市场趋势显著。债市方面,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日前公布的2022年12月份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简报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规模达到3.39万亿元,较11月环比增加约600亿元,结束此前连续10个月回落态势。

经济何时复苏_中国银行往期外汇牌价_常平经济还会复苏吗

股市方面,今年1月份,北向资金净买入额高达1413亿元,单月净买入额创下历史纪录。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表示,在中国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以及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凸显等因素支撑下,海外资本将继续稳步投资我国证券市场。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与人民币汇率升值同时出现,反映出外资对中国经济复苏认同度极高。

2023年稳汇率目标如何实现?

2022年,人民币汇率最高升至6.3附近,最低跌至7.3下方,但外汇市场经受住了汇率起落考验,彰显了市场韧性。

随着内外部因素发生转变,2023年,在实现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方面,又有哪些新的挑战?

周茂华指出,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对我国外贸、出口可能造成一定压力;当前,海外通胀形势依然严峻,欧美等国货币政策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上述因素可能对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带来挑战。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2023年,全球经贸形势变得极其严峻,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根据商务部的披露,外贸领域由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等问题转变为外需走弱、订单下降等问题。这与市场对2023年的外贸预期基本一致,今年外需表现与去年相比可能会有所走弱,可能会对汇率带来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外部不确定仍然存在,虽然美联储加息已经进入后半程,但如果美国国内通胀压力依然居高不下,美联储仍有可能继续加息,从而导致人民币汇率承压。

“但整体看,今年我国经济预计将有不错的表现,我国有足够的条件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梁斯向《中国银行保险报》强调。

我国经济基本面整体向好,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最稳固的支撑。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随着国内经济加速重启,国内外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复苏前景,也看好人民币资产投资价值。这是202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逆转的有利条件,但需要各方付出艰辛的努力。由于内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人民币汇率有涨有跌、双向波动加大,市场主体不宜单边押注汇率涨跌,而需要强化风险中性意识,加强货币错配和汇率敞口管理。

关键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