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管涛:汇率的本质是什么?如何面对恐惧心理?

06-15 财经资讯
       

管涛在其出版的《汇率的本质》一书里提到“多重均衡理论”,在给定的条件下,受市场预期影响,市场既定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通俗地说,就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而只要我信了,市场就有可能朝着我预期的方向发展。

该理论印证在当下,一旦出现了储备持续的下降,市场情绪受到冲击,可能会向坏的方向发展,就会形成一个预期自我强化,自我实现自证式的贬值的恶性循环。预期越悲观越去囤抢外汇外汇储备就降的越快,降的越快市场就越悲观,形成一恶性循环。

《中国经济学人》: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讲,货币可自由兑换,汇率自由浮动,所以理论上他们不用持有外汇储备。而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存在货币不可自由兑换的“原罪”,因此,需要持有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但是,克服汇率浮动恐惧,是我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必须迈过去的“坎儿”。如何面对恐惧心理?

管涛:新兴市场存在货币不可兑换的原罪,不是国际化货币就存在一个约束,还外债必须要有硬通货去还,不能用本币去还。另外一个原罪——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很多融资需要到国际市场上去筹资,借的都是外币,这中间存在货币错配。这对于很多新兴市场来讲,不管是名义还是实际的固定汇率,既担心汇率升值影响出口,又担心汇率贬值增加债务负担。新兴市场普遍对汇率浮动恐惧,尽管是有管理浮动,但看起来仍然是实际的固定汇率。

对于发达国家,情况就不同了,他们较长时间地实行浮动汇率安排,市场早已习惯汇率波动,有些情况下一年汇率波动20%、30%,也不会过度地解读,同时,由于汇率浮动,平时就比较注意控制汇率敞口风险。而这在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一般20%以上就是一个货币危机了。

管涛用发生过货币危机的印度举例,询问当地中资企业,印度通胀比较高,当地的利率比较高,境外美元资金那么便宜,你们有没有到外面去借钱?

第一,印度九十年代出现过国际收支危机,对企业借国际商业贷款是严格控制的。

第二,印度的货币是自由浮动的,借了美元也要进行套保,套保的成本就是利差,也就是说自由浮动不存在廉价的资金,只有固定汇率或者汇率缺乏弹性的国家和地方,才会感觉到境外美元那么便宜。

这里也存在一个闭环,一旦汇率被固定下来,大家就会到外面过度地借钱,借了很多外债以后,政府不敢随便让汇率动,因为有贬值压力,对政府来讲,马上意识到一旦汇率贬值了,以前那些没做套保外债的负担就会加大,就会出现债务危机,当年亚洲金融危机也是这么发生的。

中国希望能够逐渐地培养一个市场化的汇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市场主体要习惯汇率的波动,让合适的工具去管理汇率风险,而不是汇率一波动,大家去猜政府有什么意图?当汇率波动时,才发现摸不着头脑,这个事没做,那个事也没做,不敢动,政府投鼠忌器。

管涛:新兴市场汇率受制两原罪 政府投鼠忌器

前两年,大家还在感慨外汇储备多了是个负担,现在转而开始担心外汇储备不够用。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6万亿美元,环比减少近188亿美元,这是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而且创下了自2011年6月以来的新低。

究竟该如何看待目前的外汇状况呢?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在《中国经济学人》栏目里表示,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讲,货币可自由兑换,汇率自由浮动,所以理论上他们不用持有外汇储备。而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存在货币不可自由兑换的“原罪”;另一原罪是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很多融资需要到国际市场上去筹资,借的都是外币,这中间存在货币错配。这对于很多新兴市场来讲,不管是名义还是实际的固定汇率,既担心汇率升值影响出口,又担心汇率贬值增加债务负担。新兴市场普遍对汇率浮动恐惧,尽管是有管理浮动,但看起来仍然是实际的固定汇率。

对于发达国家,情况就不同了,他们较长时间地实行浮动汇率安排,市场早已习惯汇率波动,有些情况下一年汇率波动20%、30%,也不会过度地解读;同时,由于汇率浮动,平时就比较注意控制汇率敞口风险。而这在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一般20%以上就是货币危机了。

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

以下是和讯网《中国经济学人》栏目与管涛的问答:

《中国经济学人》: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只要满足3-4个月的进口,外储就算比较充足了。90年代,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为代表的人士提出,充分的外储要满足当年到期短期外债支付的需要。请问管氏理论是什么?

管涛:外汇储备够用否?关键是要理解该国持有的外汇储备什么用图。最基本的需求是为应付可能出现的国际收支危机,即货币危机加上债务危机,如果只有货币危机、汇率贬值,但是没有出现债务违约,都不算一个标准的国际收支危机。

因此,发达国家经常性出现汇率的剧烈波动如何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有时候贬幅比较宽,我们从来不会说这是国际收支危机,采取浮动汇率也不会被称作货币危机。

经过实践检验如何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你提到的这两个传统的指标是有预警意义的,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外汇储备下架以后,中国这两个指标都是在加强,而非在削弱。进口支付能力到2016年一季度末,约相当于23.7个月的进口支付的外汇储备,远高于三到四个月的标准,也高于2014年23.5个月的水平。

再看短债偿付能力,外汇储备相当于这个短债的3.8倍,2015年一季度末的时候就有3.2倍。

一方面资产端外汇储备在减少;另一方面债务偿还非常快。总体上两个传统指标都显示基本的偿付能力是比较健康强劲的。

市场对这个问题还很关心,汇率变化是这个市场的价格调节,储备变化是数量调节,汇率不贬储备跌,人家认为这两个是一回事。当储备持续下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规模比较大的时候,大家就会对市场的信心带来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