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下降9400亿美元,这些钱都去哪里了?

06-13 财经资讯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强大的外汇储备规模。截至2014年二季度末期,中国的外储规模达到近4万亿美元的大关,占到全球外储总量的三分之一。

但从这以后,中国外汇规模却开始走下坡路。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30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万亿美元,与10月份相比,下降了691亿美元。这也是2016年以来,我国外储规模的连续第五个月减少。

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的规模差不多回到了2011年3月底水平。从2014年二季度末到2016年11月,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下降了9400亿美元,这些钱都去哪里了呢?

对此,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1月份外储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央行向市场提供外汇资金以调节外汇供需平衡、美国大选后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贬值、债券价格也出现回调等多重因素造成的。

买美国国债:亏损显著

跟其他一些国家一样,中国从不公布其外汇储备的具体构成。中金研究部曾基于央行统计数据来估计中国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

美元在中国外汇储备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份额约66.7%。中国将相当大一部分外汇储备配置于美国国债,因为这是唯一可容纳中国巨额投资、足够大的一个市场,而美元是对外支付的主要货币。

据美国财政部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持有1.16万亿美元美国国债,是美国国债最大的外国持有者。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11月份美国国债价格大跌,从账面上看,中国用外储购买美国长期国债的亏损将十分显著,他表示“这是影响11月外汇储备下降的关键因素”。

藏汇于民:外储减少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累计下跌超过6%。由于美元升值明显,很多境内企业和个人选择持有外汇资产,这种“藏汇于民”也消耗了大量外汇储备。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1月银行结售汇逆差334亿美元,较上月的146亿美元逆差扩大逾一倍,且为连续第17个月出现逆差。分析人士指出,11月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快速贬值外汇储备 汇率,导致购汇意愿更加强烈,是导致结售汇逆差扩大的最主要原因。

资本外流或不可避免

无论是今年11月下降的691亿美元还是2015年8月骤减的939.29亿美元外储外汇储备 汇率,其最大动因还在于“美元强势下的市场换汇需求和资本外流”。

虽然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资本流出”始终都是决策层不可回避的痛点。中国社科院前委员余永定认为,明年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提高,至少在明年的一段时间内,美元指数也会上升。而中国2017年将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率不会波动太大,对比之下,我们资本外流的压力还会加大。

外储规模的底线在哪里?

在2014年外储逼近4万亿美元大关时,大家讨论的是“外储太多了怎么办?”而且官方声音也认为,外汇储备不是越多越好。那么,到底多少才是合适的底线呢?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认为,从国际收支和覆盖债务的角度进行估算,保守估计2亿美元左右应该是一个比较充分的水平。

新华社也曾发文称,外储连续五个月持续下降,外储余额逼近3万亿美元,这种下降速度确实较快。但中国外储下降到2万亿美元也足够应对任何汇率、资本外流风险。

不过,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认为,若外储跌破3万亿美元,会有较大风险。因为这会使人民币汇率进一步承压,进入恶性循环,形成自我实现的贬值预期。

目前,关于外储规模到底多少合适也没有一致的定论,但媒体都曾发文指央行合理的外储规模应为2万亿美元左右。如此说来,似乎2万亿美元是公认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