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降至2013年底以来最低

06-01 财经资讯
       

据CNBC报道,IMF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降至2013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欧元、日元、人民币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均有所提高。人民币已经升至2016年第四季度IMF开始报告人民币在各国外汇储备占比以来的最高水平,接近2%,虽然距离美元还有很大差距,但也能反映出不错的趋势。随着第3季度和第4季度美国经济数据的持续走弱,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肆意超发货币的表现让全球各国心有余悸。特朗普上台之后,一方面,滥用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的领导地位2013 外汇储备,肆意使用长臂管辖权,为了制裁伊朗,美国甚至不惜对欧盟等自己的传统盟友下手。另一方面,滥用美国的国际经贸领域的特殊地位,无论是加拿大、欧盟这样的盟友还是竞争对手美国人谁也没放过。选择储备货币最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信誉,手里拿着一大堆美元,将来美国人不让兑付,岂不是跟一堆废纸无异。正是美国人的所作所为,才推升了全球去美元化的浪潮。

在过去几年,去美元化最积极的国家,当然是那些与美国关系很僵,随时有可能被美国冻结金融资产的国家。比如俄罗斯在一两年间几乎将自己手中的美元债券全部抛光,改为储备黄金、欧元和人民币。由于美元依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更多的国家不可能完全抛弃美元,只能选择抛售美债,降低持有美元的仓位,减少自己的风险。

各国央行在选择抛售美元之后,把增持的目光集中在黄金以及日元、欧元和人民币3种IMF特别提款权的篮子货币上。由于黄金的储量和交易量都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各国进行外汇储备的需要,3种篮子货币的持有量增加明显,毕竟这3种货币可以直接兑换成IMF特别提款权,持有的风险相对较小。

2019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虽然不高,但是一直保持稳定,币值表现也相对较好,各国央行把增持的目标选定为日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长期看,由于日本在政治上无法做到独立自主,经济体量也相对较小,日元根本不可能取代美元,成为下一代的国际货币。未来的国际货币只有可能在欧元、人民币和某种新型虚拟货币之间角逐产生。对于人民币而言,从目前外汇储备占比2%,提升到人民币在IMF特别提款权中10.9%的比例,难度是不大的。

不过彻底替代美元,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美元现在虽然衰落,但是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仍然高达61%。在二战刚刚结束时,美元的币值与黄金直接挂钩,随后又与石油直接挂钩,现在美国的经济比重持续下降2013 外汇储备,美元的币值开始跟美国军事实力直接挂钩。只要美国仍然是全球超级军事大国的地位不变,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贸易主要结算货币的地位恐怕都很难撼动。

去美元化,应该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一开始各国央行持有美元的比例变化不明显是非常正常的,一旦美国的实力下降达到一个阀值,美元不再被各国央行和全球民众信任才会出现雪崩。这一奇景恐怕在未来10~20年是不会出现的,至少需要30~50年的奋斗才有可能看得到。

感谢阅读,欢迎点评和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