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出8种外币间交易引入做市商制当日
外汇市场(图)
2005年05月19日11:26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专题文/图(记者孔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3日发表“人民币5月18日升值说不能当真”的讲话,为中国推出8种外币间交易引入做市商制当日是否成为人民币升值之时的争议暂时画上休止符。昨日,中国正式推出八种外汇间交易并首次引入十大做市商定价机制,业内人士认为,推出外币买卖业务的目的只是为了给将来人民币自由浮动铺路,但要步向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自由浮动还有一段路要走。
记者昨日来到此次交易做市商之一的蒙特利尔银行广州分行资金交易中心进行实地独家采访。专业人士表示,此交易平台将成为国内银行应对汇率变化风险的重要练兵场。
10家做市商
荷兰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
中信实业银行
花旗银行
德意志银行
汇丰银行
荷兰商业银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
何为“做市商”
做市商制度是一种报价驱动的交易制度,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机构充当做市商,不断提供双边报价和市场流动性,是国际外汇市场上最为普遍的交易制度之一。
降低企业个人用汇炒汇费用
在银行间外币买卖业务的做市商制度中,做市商的报价是买卖双向的,市场价差是由系统选择的众多报价中最优价计算得出的,这样产生的价差可能很小甚至为零,使得市场价格波动范围收窄,市场价格趋向稳定。而市场价格的稳定,是市场走向高效、成熟的前提之一,也是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的重要参考要素之一。
蒙特利尔银行环球资本市场行政执行董事钟若德同时表示,新增银行间的多种外币交易业务,虽然与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或舒解央行日益沉重的外汇储备压力无直接联系,但其通过引入国际做市商,可以起到推动国内汇市与国际接轨作用,为国内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一个低成本的交易平台,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和个人用汇炒汇的费用。他预期,在国内建立起这个高效成熟的外汇市场后,国内金融机构到周边国家地区的汇市交易量可能会减少,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金融机构集中到这个市场来广州外汇市场,也有利于提高中国金融机构在国际汇市上的地位和实力。
交易首日
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
在蒙特利尔银行广州分行的资金交易中心里,记者看到,在显示做市商和会员银行报价的两台电脑交易屏幕上,8种货币的买卖报价几乎每秒都在发生变化。做市商不仅在每种货币买卖上的报价差非常微小,而且报价与国际汇市交易报价基本完全同步。开市30分钟,这家银行的成交量就超过2000万美元。
“系统相当顺畅,交易相当活跃!”交易员王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传闻已经消化得差不多,加上新交易系统正式启动后人民币并没有升值,昨日上午,国际市场上一年期不交割人民币远期合约贴水已从5月17日的4500点下跌到4200点,而这个数字在5月11日一度升到5200点,反映市场对于人民币于近期升值的预期有所减弱。
5·18真相
昨天是5月18日,我国在推出8种外币对外汇交易做市商制前,银行间外汇市场只有人民币兑美元、人民币兑欧元、人民币兑港币以及人民币兑日元4个货币对的交易。按规定,国内各家银行获得的外汇头寸超过一定限额,必须拿到这个市场强制结汇换成人民币。在人民币与4种货币对的交易中,90%以上的交易都是人民币兑美元,而央行在这个市场上是最大的外汇买家。由于我国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因而央行每天几乎都是以固定在8.27的汇率水平买入美元向市场投放出人民币。
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首先在技术上必须有一个可以让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扩大的市场,也就是说,除非本外币、外外币即期交易也全部采取做市商制。从这个角度看广州外汇市场,8个外外币交易品种交投活跃、交易量不断放大的基础,会为增强人民币即期汇率弹性创造条件。不过,专业人士强调,就算是推出人民币对美元做市商制,做市商交易的立足点也应该是稳定市场,使市场平滑波动,而不应加剧市场波动。
“事实证明,5月18日只是推出银行间外汇交易买卖,而不是人民币要升值。”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环球资本市场行政执行董事钟若德表示,近期围绕人民币升值传闻的事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体制中的重要部分。上周发生的翻译风波也说明,人民币一旦升值,亚洲其他货币也会随之升值,其他国家货币也难免受到影响而产生波动。(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