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黎说税2023年第48讲:说税收,谈风险,讲政策
老黎说税2023年第48讲:说税收,谈风险,讲政策。今天说说库存现金的税会业务问题。一、概念及科目核算。1.概念。库存现金是指企业存放于会计机构由出纳人员保管的货币资金(包括人民币和外币)。2.科目核算。“库存现金”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现金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持有的库存现金。二、财务核算的主要内容。(一)一般业务账务处理。1.与“库存现金”科目对应的科目。具体包括: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原材料、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2.每日终了,核对现金短缺或溢余,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3.企业应当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支出合计额和结余额,将结余额与实际库存额核对,做到账款相符。4.库存现金科目余额不能出现负数(红字),如果出现负数,表明企业可能存在账外账。(二)特殊业务。1.库存现金在清查过程中发生长短款,能够查明原因的,须据实进行账务处理。2.无法查明原因的长款,计入“营业外收入”。
3.无法查明原因的短款,计入“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视具体情况确认是否准予税前扣除。三、长款及短款的涉税分析。(一)长款业务。1.清查发现长款外汇交易库存费,有待查明原因时的账务处理。借:库存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原因查明后的账务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其他应付款—某某人。3.支付给某某人时的账务处理。借:其他应付款—某某人,贷:库存现金。4.无法查明原因时的账务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库存现金长款。(二)短款业务。1.清查发现短款,有待查明原因时的账务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库存现金。2.原因查明后的账务处理。借:其他应收款—某某人,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3.收到某某人款项时的账务处理。借:库存现金,贷:其他应付款—某某人。4.无法查明原因时的账务处理。借:营业外支出,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四、库存现金发生重大损失的相关业务。(一)现金出纳从银行提取现金,在回单位途中不慎遗失,企业计入管理费用。1.出纳没有尽到保管责任而产生的现金损失,应由出纳个人赔偿,不应计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不得在税前扣除。
2.出纳由于抢劫、车祸等不可抗力的因素无法保全现金的,应该认定这笔现金损失属于资产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应提供提取现金的原始凭证、向公安机关报案材料以及公安机关立案、责任人认定的材料、出纳人员出具的情况说明、企业出具的不应由出纳人员负责的说明材料、主管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等相应的证据资料。(二)企业保险柜被盗丢失现金业务。1.企业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贷:库存现金。2.对放在保险柜中的现金,出纳人员已经尽到保管责任的情况下,如果被盗,属于企业真实发生的资产损失。经向公安机关报案,能够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报案、立案材料以及企业核算的凭证、账簿,税务机关可以认定是真实发生的损失,准予税前扣除。(三)企业收到假币业务。1.企业会计处理。借:营业外支出,贷:库存现金。2.对企业收到假币业务,税务机关可以依据金融部门出具的假币收缴证明予以确认,准予税前扣除。(四)以后年度收回的现金损失业务。1.企业会计处理。借:库存现金,贷:营业外收入。2.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现金,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外汇交易库存费,应计入当期收入。五、损失申报处理。1.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资产损失,需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不必报送资产损失相关资料。
2.企业资产损失相关资料应当完整保存、备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六、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3.《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资料留存备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5号)。
库存现金的税会业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