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储下滑大幅收窄因市场情绪应已有所改善
央行公布数据显示,外汇储备在2月份下降286亿美元至3.2万亿美元。降幅相对于1月份的994亿美元明显收窄,也小于市场预期(393亿美元),但略高于我们的预期(或接近零)。*
外储下滑大幅收窄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美元走弱,放大了央行所持非美元储备资产的美元估值。美元指数在2月份下跌了1.4%,对应约180亿美元的正向估值效应。
外汇交易收缩以及本月交易日较少外汇市场压力,缓解了外汇流出的压力。在岸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量较1月份下降了30%(图表1)。春节假期期间没有外汇交易和全面外汇银行服务,且本月仅29天。
2月份贸易顺差或受春节错位影响较1月有所下滑,但应依然强劲,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资本流出的影响。对资本项下活动“宽进严出”的管理,其作用或正逐步显现。
然而,降幅仍比我们之前预期的高,主要可能在于:
美元在2月份后期出现了反弹,对应的估值效应比测算时少了近100亿美元。
央行此前卖出的远期合约可能陆续到期,拉低2月份外储。进行外汇干预外汇市场压力,央行可掉期借入美元或卖出远期合约以避免当月外储下滑过大。1月份卖出的1M远期和11月份卖出的3M远期,都会在2月份到期,而这两个月都是流出压力较大的月份。
在外储降幅收窄的情况下,人民币面临的贬值压力或有所缓解。央行在春节后一系列的政策沟通起到了稳定预期的作用。尤其,央行最近明确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按“收盘汇率 + 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机制形成,使中间价重新成为锚定市场预期的重要信号。而央行强调推进改革时间窗口的重要性也似乎表明,汇率稳定在短期内优先于汇率机制改革。随着政策意图不确定性的逐步消除,市场情绪应已有所改善。来自“两会”关于稳增长、促改革以及十三五规划等议题的积极政策信号也会有助于增强市场对中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总体而言,人民币汇率近期或维持窄幅波动的态势,有升有贬,但其趋势应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