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或加快外汇储备多元化进程减少对美元资产依赖
[ 摘译 - 原文 SCMP -- 2020年10月21日]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可能正在加快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进程,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以应对美国可能实施的金融制裁,但中国在“去美元化”进程中,能走多远存在明显限制。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试图削弱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尽管中国外汇储备的大部分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
但在中美双边关系迅速恶化、包括金融制裁威胁的背景下,有关减少对全球最大储备货币依赖的辩论,在中国显得更加紧迫。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北京连续三个月削减其持有的美国国债,至8月下旬,降至1.07万亿美元,为2017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的外汇监管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不公布外汇储备情况,因为这被视为国家机密。
不过,该机构在最新年报中表示,2015年美元资产占外汇储备的58%,与去年持平。
根据《南华早报》的计算,如果中国从那时起保持同样的价差,美元资产将占中国总储备(约3.14万亿美元)的1.8万亿美元左右。
但有迹象表明,中国可能正在加大外汇储备投资组合的多元化。
今年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多样化研究,中国购买日本国债的规模达到了三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日本经济新闻》援引日本财务省和日本银行的数据称,从4月到7月,中国购买了价值1.46万亿日元(约合138.2亿美元)的债券,是一年前的3.6倍。
中国《环球时报》(Global Times)上月援引分析师的话报道称,中国可能将其持有的美国国债减持20%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多样化研究,至8000亿美元。
不过,对于中国是继续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多元化,还是正在启动一项迅速减持美元资产的新计划,分析师们存在分歧。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China Forex Investment Research Institute)所长谭亚玲表示,中国外汇储备的变化,是外汇监管机构多年前实施的“多元化进程”的一部分。
“我们不应该追求激进的去美元化方式——这没有好处,”谭亚玲说。
外管局没有回复置评请求,但它表示,在2020年计划中,将审慎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
鉴于美国目前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学者认为,与美国的摩擦可能导致金融制裁和脱钩——许多人警告称,国内方面必须做好准备。
中国人民大学的何庆在上周的一次研讨会上表示,“如果中国对美元的使用受到限制,这将影响中国的海外投资和外汇储备操作,并导致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出现较大波动。”
一些中国研究人员认为,美元作为国际支付主要货币的地位正在瓦解。
中国《环球》杂志上周援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所执行院长王文的话说,美联储的货币宽松政策削弱了人们对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信心。
与此同时,缺乏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继续阻碍北京方面放弃美元的努力。
“从长远来看,美元的作用可能会减弱,但就目前而言,你还能选择什么其他货币?”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