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产业市场规模超8000亿美元私募基金规模首现负增长
华南新闻中心 张金豹 发自深圳
和讯网消息 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私募基金总体规模逾12万亿,基金发行数量为2.4万多只,截至去年底,市场上存活的私募基金有8万多只。在严监管下,私募基金增长势头有所减缓,发行数量同比下降34%,已出现一些明显的结构性变化,私募证券基金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增长部分更多集中在股权创业投资类基金,产业投资备受追捧。
光电产业市场规模超8000亿美元
对于私募基金出现的结构性变化,北京海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尹佳音在接受和讯网专访时表示,十九大以来,产业投资尤其是泛半导体领域迎来最好时代,本月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将集成电路、5G、新材料、数字医疗等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更为投资界带来重大利好。
尹佳音告诉和讯网,十九大之后对产业投资来讲是最好的时代,上升至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随着发展十年的积累,这一年提了很多产业资本,现在国家对产业资本的重视度也非常大,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资本也容易脱颖而出。”
“我们比较集中做泛半导体的装备。这个装备是自动化的装备或者是自动化机器人(300024,股吧),或者是工业机器人。实际上我觉得是两个层面,纵向的层面,我们是泛半导体的上游,另一个是横向的层面,我们就是在布局一个装备。以前,国家从来没有把它列入战略里,十二五会细分某一条,但现在直接列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以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机遇,同样是很大的挑战。”尹佳音说。
事实上,半导体市场规模在去年创下了七年来新高。和讯网从近日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深圳)私募基金高峰论坛获悉,2017年世界半导体市场规模为4086.91亿美元,同比增长20.6%,首破4000亿美元大关,创七年来新高,而光电产业市场规模已超8000亿美元。因担心过度依赖会有损国家安全和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国计划在10年内斥资约1500亿美元基金规模,以在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CICIIF)的首轮基金即高达200亿美元。
据了解,继去年初紫光集团宣布投资300亿美元在南京建设半导体产业基地后,今年3月8日,京东方又宣布投资925亿元分别在重庆两江新区、武汉建设第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与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及配套项目,分别面向移动显示产品与电视产品。
尹佳音表示,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在产业并购、资产配置方面颇有建树基金规模,从而在多个领域实现崛起甚至超越,目前,我国正处于类似的阶段,完全可以借鉴前者的成功经验,抓住半导体产业的机遇期,通过有效的产业并购与合理的资产配置,迅速跻身全球半导体领导者之列。
产业投资亦需警惕潜在风险
尽管泛半导体产业投资前景诱人,但尹佳音也提醒投资者密切关注潜在风险,“这既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又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泛半导体产业囊括了从上游的IP开发、设备制造、材料,中端的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到低端封装测试和其他的模拟电路、传感器、分立器件等分支行业,涉及多个细分领域,每个细分领域都可能千差万别,浅尝辄止式的投资很容易遭遇重大风险。”
为此,尹佳音提出,坚持以细分产业为中心,既深耕选定的最了解的领域,专业深入,又要保持以产业为本的适度多元化,大力进行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获得1+1>2的效果,拒绝盲目追求热点,有效规避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