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全球主要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

03-14 财经资讯
       

8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截至2022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41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28亿美元,升幅为1.07%。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认为,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主要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她进一步分析称,2022年7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稳定,境内外汇供求基本均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前景及通胀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主要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

具体来看,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DXY)上涨1.2%至105.9,维持高位;非美元货币中,欧元下跌2.5%,英镑下跌0.1%,日元上涨1.8%。

“由于美元汇率指数上升,导致外汇储备的非美元部分出现小幅折价。但整体来看,7月份外汇储备上升328亿美元,说明资产价格上升因素助推了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战略研究部负责人谢亚轩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从资产价格因素看,7月份,因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主要国家债券收益率下降、价格上升,全球股票市场从前期低位反弹。例如,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2.5%。此外,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9.1%,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上涨7.3%,日经225指数上涨5.3%。股债两方面资产价格变化推动外汇储备规模上升,且上升幅度超过汇率折算带来的下降影响。

实际上汇率与 外汇储备,这也是今年以来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两大主要影响因素。在7月22日召开的2022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王春英表示,今年以来,美元指数显著上涨,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折算成美元以后金额就会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共同作用,是导致外汇储备账面价值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谢亚轩表示,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的到账可能也会助推其规模上涨。温彬分析认为,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因素后,估算因国际收支导致的外储环比小幅增加。“这表明7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与金融项目大概率依旧是‘一顺一逆’状态汇率与 外汇储备,且顺差因素略强于逆差因素。”温彬表示,预计7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依旧维持较高的顺差规模,推动经常项目保持顺差。金融项目下,预计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而证券投资净流出规模则有望缩小。

当然,尽管每个月都存在小幅波动,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并居全球首位。从短期流动性来看,当前短期外债和外汇储备的比例是45%,这远低于国际警戒线100%的要求。可以说,我国外汇储备仍然发挥着稳定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重要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展望下一阶段外汇储备规模,王春英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充满挑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较大。但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支持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