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229亿美元跨境资本流动仍比较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7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956亿美元,较年初上升229亿美元,升幅0.7%。
对此,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管涛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外汇储备规模变化主要受到国际市场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实际上,我国跨境资本流动仍比较稳定,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也指出,11月份,我国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市场预期总体稳定。而在此背景下,受全球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预期、贸易局势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小幅上涨,主要国家债券价格有所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估值因素,是影响当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主要原因。
“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效应,估值变动导致本月外汇储备规模减少。”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说外汇储备 估值效应,从主要汇率变动上看,美元指数走强,从10月末的97.4升至11月末的98.3,升值幅度达到0.9%;欧元走弱,兑美元汇率从1.1153贬至1.1019,贬值幅度达到1.2%;日元走弱,兑美元汇率从108.025贬至109.51,贬值幅度达到1.3%。我国外汇储备中以非美元货币计价部分折算成美元计价后形成估值损失。从债券收益率和价格上看,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0月末的1.69%升至1.78%,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下跌0.1%,导致我国持有的债券价格下降,外汇储备账面价值减少。
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除了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还会有外汇储备投资收益。三项合并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化还是在一个极为温和的范围内,大数仍是3万亿美元以上。
总体上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内,有效应对了国际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势。王春英指出,受此支撑,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始终保持在3.1万亿美元上下波动。“由于外汇储备受估值效应、贸易情况、跨境资本流动等多种情况共同影响外汇储备 估值效应,计价货币汇率、债券收益率、贸易差额等波动在所难免,因此,外汇储备规模在不同月度间的上下波动也属正常情况。11月末数据虽有所回落,但仍较年初上升229亿美元。”温彬表示。
下一步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会如何?招商证券研发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回答称,未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会有比较大的变化。考虑到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和外汇储备自身收益三者的变化,预计外汇储备规模会有一个缓慢而小幅上升的趋势。
赵庆明也认为,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和外汇储备自身收益这三大因素都主要与国际金融市场变化有关。而从内部看,境内外汇市场供需仍会是比较平衡的。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但王春英强调,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并将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有利于我国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也将为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提供支撑。
在温彬看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仍具有稳定基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速,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逐渐发力,贸易有望改善,银行代客远期净结汇已连续14个月保持顺差,远期人民币具有升值预期,这些向好因素都有助于保持外汇市场供求稳定,维护跨境资金流动基本平衡。因此,下一阶段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完全有能力抵御各种风险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