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着急寻求与中国对话,打击金融霸权的脊梁骨!
美元风险四伏,人民币成为新的避险货币,美国服软寻求与中国对话
大有环球行
2023-03-02 11:38·湖北
0
中东两国和俄罗斯接连选择人民币,美国开始着急了只好寻求与中国对话,此次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清理抛光美元废纸债务,釜底抽薪,打击金融霸权的脊梁骨,2022年9月7日,伊拉克中央银行发布声明,表示将允许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直接以人民币结算。而在此之前,俄罗斯央行宣布开启人民币结算业务,伊朗也已经开始使用人民币来结算相关贸易。
这3个国家都受到了美国制裁,并试图摆脱对美元的依赖。这对于中国以及全球去美元化大潮而言,都是有利的消息。与此同时美元外汇储备,美国也意识到了自身面临的困境,并加紧了与中国的沟通。2022年10月6日至8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莱蒙多、能源部长格兰霍姆等高级官员相继访问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经济在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重创,出现了74年来最大的年度萎缩。为了应对通胀压力,美联储多次加息,但同时也面临政府债务上限和违约风险。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美元的价值,也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人民币具有安全性和潜力,这也是伊朗和伊拉克选择使用人民币并强调其汇率稳定性的原因。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伊朗商人,你要跟一个伊拉克客户做生意。你们约定好了货物和价格,就差最后一步:付款。你问他:“你打算用什么货币付款?”他回答:“当然是人民币啦!”你惊讶地问:“为什么不用美元呢?”他笑着说:“美元?那是什么玩意儿?”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荒诞的故事,但其实它反映了一个真实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而不是美元。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美国经济在2020年遭遇了74年来最大的衰退,通胀压力高企美元外汇储备,政府债务飙升,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美国还在俄罗斯冲突中表现出强硬姿态,并没收了俄寡头和阿富汗的资产,暴露出其金融机构不可靠的一面。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美元价值下跌和信誉受损。
其次,中国经济在疫情中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发展潜力,并且没有卷入俄罗斯冲突等危机中。中国经济体量庞大,在全球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民币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得到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末,在全球外汇储备中使用人民币结算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直接投资等项目所占比重达到2.25%,创历史新高;在全球支付系统SWIFT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所占比重达到2.07%,位居第五位。
所以说,在当前形势下,选择其他货币而非美元是明智之举。虽然人民币还没有达到美元、日元、英镑等货币的覆盖范围,但它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信赖并使用的结算货币。也许有一天,“用人民币付款”就会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和伊拉克都选择了人民币作为外汇货币,这反映了美元在国际上的信用危机,也显示了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伊朗因为与美国和西方对立,而与中国友好,所以使用人民币有政治意味。而伊拉克虽然受美国控制,但也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中国贸易,这说明它对美元失去了信心。美国曾经凭借美元建立了金融霸权,并且控制了全球石油贸易,从而吸收了全球财富。但是这种霸权不应该存在,也不会持久。美元虽然曾经是一种可信赖的货币,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现在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不断开动印钞机,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解决本国的问题,还会给全球造成混乱。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其超发会导致通胀和贬值,削弱其信誉和地位。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和结算货币,表达了对美元霸权的不满和抵制。同时,一些大国也在减持手中的美债 ,以避免受到美元风险的影响。中国和日本就是其中两个最大的例子 。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国家加入这一行列。美国感受到了自己金融霸权的危机,并开始采取紧缩政策,但这是否能挽回局面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