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汇率等风险不可忽视

02-25 财经资讯
       

昨日是九九重阳节,怎么为父母投保、如何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又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把买保险的眼光投向香港,毕竟保费便宜、保障全面、赔付方便、高回报率,这四大优势深入内地投保人的心。但其中潜藏的法律、汇率等风险也不可忽视。日前,保监会专门针对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做了风险提示,除了要注意理赔方面,购买保险之前更要清楚香港保单并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外汇政策的变化可能导致无法续保等问题,都是投保人需要了解的。

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保险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内地居民选择赴港购买保险产品的现象屡见不鲜。因香港与内地保险业务在适用法律、监管政策以及保险产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尤其是在法律方面,香港的保单甚至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对此,保监会专门针对香港购买保险做了风险提示。

在香港购买保险的内地投保人,需亲赴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如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此外,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适用香港的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香港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与内地相比,香港法律诉讼费用较高,可能面临较高的时间和费用成本。除了法律诉讼之外,投保人也可选择向香港的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与理赔索偿有关的纠纷,但该局目前可裁决的赔偿上限是100万港币,大额保单的赔偿纠纷无法通过该局裁决处理。

此外,在退保方面,投保人也可能承受较大损失。在中途退保时,投保人只能获得保单的现金价值。香港监管部门对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无具体要求,大多数长期期交保单在保单前期现金价值很低,前2年甚至为零,投保人如果中途需要退保,将面临很大的损失。

外汇政策变化可造成无法续保

众所周知,在香港购买的保单,赔款、保险金给付以港币、美元等外币结算,消费者需自行承担外币汇兑风险。另一方面,内地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香港外汇市场,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此外,如以期交保费方式购买长期寿险保单,也可能存在因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交纳续期保费的风险。

除了续保的问题,对于分红保险来说,其保证收益之上的红利分配也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内地保险产品遵照监管要求,按照低、中、高三档演示红利水平,演示利率上限分别为3%、4.5%和6%。香港保险市场化程度较高,未对红利演示作出明确要求,大多数产品通常采用6%以上的投资收益率进行分红演示。但分红本身属于非保证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能否长期保持高投资收益率。

香港保险三大卖点

保费低

保障广

收益高

■数据

上半年内地客“赴港投保”再创新高

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日前公布的统计数字,今年上半年内地客户贡献300多亿港元保费,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虽然中国保监部门一再提示赴港购买保险存在风险,仍难以抵挡内地客赴港投保热情。香港保险行业上半年总保费收入2075亿港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内地客户贡献新单保费收入301亿港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316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新单保费(815亿港元)的比例也达到了37%,而2015年底,这一比例还仅为24%。

另据了解,由于保险中介公司鱼龙混杂,9月1日起,根据香港保险监管部门的新规,内地客户投保香港保险需要额外签署一份“内地人士在港投购人身/寿险保单重要资料声明书”,当中对销售过程、保单红利、汇率等风险进行定义并提醒。(北京青年报)

赴港买保险有五大风险

法律方面: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适用香港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与内地相比,香港法律诉讼费用较高,可能面临较高的时间和费用成本。

外汇方面: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单,赔款、保险金给付以港元、美元等币种结算,消费者需自行承担货币汇兑风险。

收益方面:内地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退保方面:香港保险没有“保底”设置,保险公司一旦破产香港外汇市场,投保人很可能“血本无归”。如果想要中途退保,只能获得保单现金价值,大多数长期期交保单前期现金价值很低,前2年甚至为零。

具体条款方面:香港保险产品条款使用繁体字,表述方式与内地不尽相同。投保人需认真阅读保险条款,避免因对条款理解不准确而引发合同纠纷。 (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