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外汇主经纪商损失与挂钩韩国股票的自动赎回票据
彭博社报道花旗银行外汇交易,据知情人士透露,广发控股(香港)旗下的一只对冲基金在外汇交易中失利,导致为它提供贷款的花旗银行可能最多亏损1.8亿美元(dots注:这说明花旗银行的角色可能是为广发旗下基金提供资金加杠杆)。
知情人士透露,花旗银行正在与广发控股就该外汇头寸如何估值进行探讨,并表示最终损失可能会变小,当然这取决于该外汇头寸如何解除。
一般很少听说作为对冲基金服务银行的主经纪商业务本身会亏损,并导致杠杆融资无法收回的情况,这种有可能是因为难以为客户头寸作公允估值,从而导致抵押品价值过低,不足以覆盖客户亏损导致的。而之所以会难以准确估值,一般涉及到比较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此事已经惊动了花旗银行董事会,并导致其外汇主经纪商业务重组,不再受外汇业务部门管理,而由该行证券主经纪商业务部门管理。
目前,花旗银行外汇主经纪商业务负责人、在该行工作20多年的老兵Sanjay Madgavkar 已经离职,而该行场外清算业务负责人Chris Perkins 接替了他的位置。Sanjay Madgavkar 、花旗银行和广发控股(香港)均拒绝对此事作出评论。
根据彭博社介绍,广发控股是广发证券旗下公司,广发控股有4个全资子公司:广发证券(香港)、广发资本(香港)、广发资管(香港)和广发投资(香港)。广发控股和广发基金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两者都是广发证券的旗下公司。
此次事件,说明投行开始受到3.2万亿美元规模对冲基金行业的拙劣表现的负面影响。2018年对冲基金行业的投资业绩是2011年以来最差,而聚焦亚洲的对冲基金尤其挣扎。
无独有偶,法国投行Natixis 的股票衍生品部门日前刚遭受了2.6亿欧元的损失(1亿欧元收入损失和1.6亿欧元的计提),而该行2017年全球股票交易收入仅为6亿欧元。这笔损失与挂钩韩国股票的自动赎回票据(autocallables) 有关,Naxitis 在声明中表示该行用于对冲这种自动赎回票据的模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出了问题,导致损失。自动赎回票据不保本金,但客户可以获得高额票息,而在观察日挂钩资产市场价格不低于约定价格时,本金不受损失。
截至2018年11月底,韩国股票衍生品市场已经高达630亿美元。Natixis 近年来显著扩大了在亚洲的交易业务,尤其是2017年与韩国证券交易所联合推出了为股票结构化产品专门设计的Kospi3 指数。
2015年中至今,恒生国企指数几乎下跌了一半,导致以此为标的的投行很难用指数期货和期权和期权来对冲结构化产品。在这种背景下,韩国股票衍生品市场对投行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
今年进入四季度以来,由于担心贸易紧张升级和全球增长放缓,全球股市波动性显著上升,MSCI亚太指数自9月底以来已下跌10%。Natixis 是目前我们已知的第一家被全球股票市场波动性上升伤害到的投资银行。
Natixis此前一直采取追求更高风险、更高利润率业务的市场拓展策略,因而2017年其全球市场业务比大多数竞争对手表现的更好,现在在市场波动性显著上升的时候,显然到了还债的时候。除了亚洲股票衍生品业务,Natixis 此前还在大力拓展美国抵押贷款债券(CLO)和复杂的证券融资业务。
一般而言,法资投行在对零售客户销售衍生品产品方面有很大竞争优势。目前Natixis 遇到的问题,一线投行也会遇到吗?
此前格林斯潘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花旗银行外汇交易,高杠杆对市场是灾难,我们每次都试图避开它,但每次都失败,危机很可能由有毒资产引发,有毒资产一直存在,目前很难判断(会引发危机的)有毒资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