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四个月上升(图)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7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544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421亿美元,升幅为1.4%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起稳定作用,创2014年3月以来的单月最高涨幅。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实现连续四个月上升。总体来看,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变化及跨境资本流动等因素均对本月外汇储备规模的回升形成贡献。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7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外汇供求基本平衡。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加大财政刺激力度并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市场上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整体走强,主要国家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保持上升。7月,美元指数小幅下跌,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整体走强,主要国家资产价格总体上涨。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DXY)下跌4.2%收于93.3;非美元货币中,欧元上涨4.8%,英镑上涨5.5%,日元上涨2.0%。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 Total Return Index USD Hedged)上涨1.1%;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5.5%,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下跌1.8%,日经225指数下跌2.6%。
此外,跨境资本流动对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亦有一定贡献。近期国内经济形势逐步向好,人民币资产受到国际投资者青睐。7月北向资金净流入104亿元;7月末,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债券面额达到26724亿元,环比增加1649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下阶段,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具有保持稳定的基础。短期来看,我国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二季度GDP增长3.2%,有望成为全年GDP保持正增长的个别国家之一。当前,宏观调控政策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经济恢复情况把控节奏和力度,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有助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特别是在全球负利率环境下,人民币资产对国际投资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有助于促进跨境资本流入,维护外汇供求基本平衡,为外汇储备短期保持稳定提供保障。长期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没有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有利于为外汇储备的长期稳定提供坚实支撑。
“展望未来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起稳定作用,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韧性强劲,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加快形成,有利于继续为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提供支撑。” 王春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