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竟促进英国与欧盟主权债务趋同
后脱欧时代,英国央行的选择!
这年头什么都有可能,英国“脱欧”竟促进了英国与欧盟在主权债务上的趋同。
5月20日,英国以-0.003%的收益率出售了37.5亿英镑的三年期英国国债,拍卖获得2.15倍认购。这是英国国债拍卖的中标收益率首次低于零水平,意味着投资者倒贴向政府提供贷款。
此外,货币市场也在押注英国央行将于2021年6月货币政策会议上正式推出负利率。
英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经济预计在今年上半年结束时将比今年年初萎缩30%左右,今年英国经济预计将萎缩14%。为应对疫情给经济造成的影响,英国央行已经连续紧急降息,将基准利率降至0.1%的历史低位,但随着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加深,市场认为英央行将被迫实施负利率。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曾表示,负利率不是央行目前在考虑或计划的事情,但也不排除任何可能。
负利率债券简单说就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向投资者发行名义负利率为负的债权债务凭证。
负利率这个词,多少有点颠覆人们认知,但经济学理论已经说明,如果保有太多现金而不愿意扩大消费,就可能造成“流动性”陷阱,这点经济学家凯恩斯有过论述。
随着很多资金窖藏起来,对于经济状况改善大为不利,那么这个时候为了鼓励人们不持有现金,有必要对现金进行“征税”。
这是旧的理论,如今“现金”的定义扩散到了甚至流动性高的债券,而储蓄在支撑投资方面的重要性被银行替代。换言之,在通缩状况下,最大问题并非人们不消费,而是银行不愿意房贷。因此,给予存款尤其是银行存款以惩罚性利率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前,欧元区、日本和北欧等国,已经实施负利率。但从效果上看并不理想,并且对银行业的盈利能造成了很大冲击,加大金融风险。不过,各国在负利率选择上也是无奈之举。
近日,鲍威尔在接受专访时将负利率称为危险的货币政策。
他解释到,虽然川普推崇负利率,但是美联储里的共识认为,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负利率有效。负利率下,人们的存款缩水,无所适从。同时,银行要付钱才能产生贷款,因此也不想放贷。银行利润受损,整个金融体系将收缩。
很多国家都尝试过负利率,然而却没有什么成效。
美联储内部共识认为负利率是一种危险的政策工具,因为负利率扭曲了整个金融系统”。
的确,如果负利率有用的话,那么日本、欧洲等负利率小白鼠,就不会长时期实行负利率之后经济还是萎靡不振。最近,美国国债期货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实行负利率。
然而,鲍威尔明显极力反对。希望他最后不要迫于压力,“空谈误国”。
评论认为,负利率和直接购买债券、股票可能是美联储武器库里仅剩的“压箱底工具”。不过,鲍威尔对负利率的态度,明显持否认态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眼下美国两党正就下一阶段的财政刺激计划产生分歧,而拒绝了负利率的美联储是否会拿出新的应对方案也成了市场焦点所在。
小摩指出,美联储可能需要加大量化宽松的力度,购买更多的美债,才能避免美债收益率上行的趋势。
最后,简单说几句。
1,买入负利率债券的投资者,可能是基于未来通缩的考虑而不得买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持有到期,在各国大举量化宽松的情况,国债仍旧有转手机会。
2,现在欧洲已成为负利率扎堆的典型地区。未来,低利率甚至负利率不再成为特例,而成为货币政策的“新常态”。
3,欧洲金融系统风险巨大,银行破产风险使得持有现金无利可图英国央行,投资者情绪脆弱,不会国家破产的国家债券才最有有安全感。
4英国央行,名义负利率并不直接等同于真实收益,实际利率还取决于物价指数的高低,也就是说,扣除物价指数,名义上为负的债券,实际收益很可能为正。
总之,负利率或许就是个符号,意义就是对通缩预期的实际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