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持续掀起美债抛售潮,美元霸主地位正受到削弱
根据美联储的数据,截至10月5日的这一周,外国央行共卖出29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使连续四周的减持金额达到8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5700亿元)。这也创下2020年3月迄今最大外流金额,目前外国央行的美债总部位降至2.91万亿美元。
全球央行为何纷纷减持美债?
今年以来,全球央行持续掀起美债抛售潮。
首先,美债的持有风险越来越大。各国将本国外汇用于购买美债,自然是看中美债的收益。过去,美国经济稳定,以美国信用为背书的美债属于优质资产。然而,在40年一遇的高通胀驱动下,美联储正处于快速加息进程中。在此前提下,美债收益率上涨。需注意的是,收益率上涨并非完全是好事,对已发行债券来说,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价格下跌代表债券吸引力降低。如果投资者等不到债券到期就卖出,而此时债券价格下降,就会造成损失。
业内人士指出,高收益率的美债意味着未来美国需要创造更高的GDP来偿还债务,但随着市场担忧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上升,意味着美债违约风险也在上升。数据显示,今年2月,美国联邦债务总额首次突破30万亿美元大关,达到GDP的近130%。“减持其实是规避风险的一种选择。”一位市场人士说。
其次,美元霸主地位正受到削弱。自新冠疫情以来,美国疯狂印钞,原本期望通过货币宽松政策来化解经济困局,不想却成了推高国内通胀的因素之一。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冻结俄海外美元资产,也让不少美债持有国担忧手里美元太多会不安全。
此外,截至10月8日韩国外汇储备,美国政府债务总额已经超过31.1万亿美元,逼近上限。
相当于每个家庭负债23.6万美元,每个美国人一出生就负债9.3万美元。如果每个美国家庭每月还款1000美元,需要19年才能还清所有债务。
目前美元已升至20年高点,经济衰退风险升温,各国央行抛售美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东南亚多国外汇储备集体缩水
东南亚多国外汇储备一直在下降,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外汇储备在9月份下降至2020年的最低水平,而泰国的外汇储备则降至五年来的最低水平。
而作为亚洲两个最大的发达经济体,日韩两国的外汇储备在过去的两个月合计减少了超过1000亿美元,达到约1068亿美元。
韩国央行最新数据显示,由于动用外汇储备支撑韩元汇率,韩国的外汇储备在9月份出现了近14年来的最大降幅:截至9月底外汇储备为4167.7亿美元,前月底为4364.3亿美元。
日本也为干预行动付出不菲的代价,根据日本财政部数据,截至9月底,日本的外汇储备为1.24万亿美元,环比锐减540亿美元,为有纪录以来最大。此外,日本开始出售资产支持外汇干预韩国外汇储备,截至8月底所持外国证券规模从1.04万亿美元降至9850亿美元。
甚至,连全球外汇储备正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下降。世界外汇储备今年下降约1万亿美元(7.8%),至1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下降也反映出货币市场的压力,这种压力正迫使越来越多国家的央行为了避免本币贬值而动用自己的专项资金。
中国外储缩水高达2200亿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290亿美元,较8月末下降259亿美元,降幅为0.85%。
今年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几乎一直都在下降,只有五月份和七月份环比略有增长,但是大趋势依然向下。与去年末的3.25万亿美元对比,最新的外汇储备已经减少了22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