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焦点二外汇储备多不多是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了?

01-10 财经资讯
       

至9月末,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017亿美元,这一数据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有观点认为,我国外汇储备是国内千千万万企业或个人用实实在在的商品、能源、资源以及隐性的环境代价换来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应该分给民众。《人民日报》日前刊文称,外储不全是百姓“血汗钱”,不适合分给民众。

焦点一 外汇储备是谁的钱?

观点一

外储是百姓“血汗钱”

“出口创汇”对这个前些年热火朝天的口号,许多人至今仍记忆犹新。有观点认为,我国外汇储备是国内千千万万企业或个人用实实在在的商品、能源、资源以及隐性的环境代价换来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观点二

外储是“交税”买来的

还有人认为,外汇储备是央行“发票子”“买”来的,但央行每多发一单位货币,老百姓手里的货币就要贬一点值,发得越多,贬得就越多,这相当于央行向全国人民征收了铸币税。说到底,外汇储备是老百姓“交税”买来的。

观点三

外汇储备是央行的钱

中国的企业和个人出口商品或劳务,挣回美元等外汇,然后将这些外汇的一部分或全部卖给银行获得人民币。外商对中国投资也往往需要将手中的部分或全部外汇资金换成人民币,也得将外汇卖给银行。银行在保留一定额度外汇用于日常业务后,将其余外汇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一旦被央行购买就成为国家外汇储备。

换言之,外汇储备是央行用“发票子”这种向社会负债的方式“买”来的。

结论

“由此可见,首先,外汇储备是央行的钱,因而不能无偿使用。从源头看,外汇储备还有一部分来自外商投资等资本流入,这部分恐怕谈不上是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了。”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说。

焦点二

外汇储备

多不多?

观点一

外储规模远超警戒线

传统观点认为,外汇储备不得少于3个月的进口额、10%的GDP和30%的外债,而去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为2.85万亿美元,可以满足22.5个月的进口,相当于48.44%的GDP和5.2倍的外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远远超过最低警戒线外汇储备能干什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步入了“快车道”:2006年2月,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同年10月,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9年4月,突破2万亿美元;2011年3月,突破3万亿美元。

观点二

充足外汇保障经济安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确保国际清偿能力、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等具有重大意义。需要强调的是,这么多外汇储备并非我们刻意追求,而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运行的结果。

焦点三

外汇储备能不能分?观点一

效法香港给市民派发现金

有人说,近年来我国香港、澳门政府常常向所有市民派发数千甚至上万现金,俗称“派糖”。既然我国外汇储备太多了,能不能分些给民众?

还有人说,外汇储备是否可以剥离一部分外汇储备成立主权养老基金,以充实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观点二

无偿分发会导致通货膨胀

“港澳地区政府用来‘派糖’的钱来自财政盈余外汇储备能干什么,这是政府的净资产,可以用来分配。事实上,尽管香港外汇储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却没有拿来进行过所谓‘派糖’。”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说。

假如把外汇储备“分”了,会产生一些后果。首先,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外汇储备资产对应着等值的人民币负债,如果分掉资产,不动负债,其结果就是央行资不抵债,陷入破产境地。其次,假如老百姓“分”到了外汇储备,他只能将这些外汇换成人民币才能在国内花,这样就会形成人民币的“二次投放”,后果就是滥发人民币,会造成通货膨胀等严重后果。

应当说,无偿剥离外汇储备充实社保体系其性质同无偿分给民众一样,会造成不良后果。

(据《人民日报》)

外汇返佣 韬客 外汇人_外汇qq群外汇喊单网_外汇储备能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