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16个月新高升值势能明显
9月15日上午,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涨超400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亦表现强势,盘中升破6.78,创近16个月新高。再创本轮升值新高,回到去年5月上旬水平。
本轮升值中,人民币汇率“过关斩将”,升值势能明显强于此前几轮。受美元走弱和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影响,今年5月底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在持续升值。从5月末低位算起,截至9月15日上午创下的新高,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超4000点。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明显的升幅对市场主体的结售汇来说更为直观。按照中国银行的外汇牌价显示,5月29日中行的美元折算价为100美元兑713.16元人民币,而9月15日的美元折算价为100美元兑686.22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以换汇10万美元为例,今日与5月底相比就可省近3万元人民币。
人民币大涨原因
9月上旬,美元指数持续上涨,人民币保持震荡。但在近日,美元指数再度走弱,人民币也突破前高。
近5个月美元指数走势
复盘本轮升值外汇储备上升影响,大致始于5月末。主要是由两个因素驱动:美元走弱、以及我国经济基本面走强。疫情后国内基本面表现是支撑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我国疫情防控高效,率先开启复工复产,使得基本面疫后持续修复。货币政策方面,在全球央行维持宽松的背景下,我国央行在疫情期间货币政策保持谨慎、维持定力,中美利差维持高位,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明显增强,这也推动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强。
此外,历史上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与外汇储备高度相关。由于我国制造业率先摆脱疫情的影响,由净出口增加导致的外汇储备上升也将对人民币升值提供支撑。
美元进入弱周期
作为全球性货币,美元指数的疲弱,将对全球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周期带来深远影响。就金融市场而言,不少分析指出,当前美元已进入弱势周期,这将对金价、以人民币为代表的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带来支撑;同时,人民币汇率的坚挺,也将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外资持续流入将对国内股市、债市形成一定支撑。但美元进入弱势周期也将从多渠道对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产生明显影响,我国需要前瞻性予以应对。
对资产配置影响如何?
第一,中美利差可能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甚至进一步走阔。短期来看,尽管美债收益率短期存在上行动能,但中国国债收益率的上行动力可能更强。长期来看,中美潜在增长率的差异扩大,可能导致中美利差的结构性走阔。
第二,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得到支撑。
第三,中国国债对外资吸引力上升。中国国债收益率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外汇储备上升影响,叠加汇率升值溢价后,对外资吸引力进一步上升。
第四,外资流入有望对A股形成长期的支撑。短期而言,人民币暴涨和A股调整的结束有望形成共振,从而促使大盘再度进入全面的上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