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2022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运行平稳境内外汇供求延续基本平衡

12-22 财经资讯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7日下午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713亿美元,较5月末下降565亿美元,降幅为1.81%。

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6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境内外汇供求延续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通胀预期、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显著上涨,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汇率因素和资产价格变化因素引发回落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下降,主要是因为6月份美元升值,以及全球股债双跌导致的负估值效应。鉴于6月份境内人民币汇率已经企稳,且境内外汇差大幅收敛,也意味着当月境内外汇供不应求的失衡风险较小。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温彬解读称中国外汇储备现状ppt,当前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主要因素依然是汇率因素和资产价格变化因素。从汇率因素看,6月末美元指数受通胀预期抬升、美联储加息等因素推动,较5月末上涨2.9%,估算约导致我国非美元计价部分的外汇储备减值300亿美元左右。从资产价格因素看,6月份全球债券、股票市场因各国央行收紧货币整体下跌,特别是权益类资产跌幅较大,预计对我国外汇储备形成的负面影响或大于100亿美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表示,当前外汇储备规模变化,主要受两类因素影响,一是货币估值因素,主要受美元汇价变化影响。6月美元出现一定幅度升值,这会造成非美元外汇资产折算成美元计价后金额减少。二是海外资本市场波动。近期全球资本市场整体下行,我国外储投资标的价值也会有所下降。判断后者是本月外储规模降幅较大的主要原因。

外汇储备规模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

温彬指出,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因素,6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外汇储备并未出现大的波动,这表明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收支经常项与金融项大概率依旧是“一顺一逆”状态。从6月的人民币汇率走势看,不论是实际波动率中国外汇储备现状ppt,还是期权隐含波动率均在下降,也反映出外汇市场的预期更加平稳。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复工复产的推进,我国经济基本面保持良好,有利于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和外汇储备保持稳定。

王青认为,按不同口径测算,当前我国3万亿美元左右的外储规模整体上处于适度充足状态。判断后期外储将继续大体稳定在这一水平,持续大幅下降或大幅增加的可能性都很小。在当前外部金融环境波动加大背景下,我国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将继续发挥抵御各类外部冲击的压舱石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居高不下,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大,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但我国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说。

(统筹:马春园)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