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中国外汇储备下降的规模问题是对另一个问题的追问
纠结中国外汇储备下降的规模问题,其实是对另一个问题的追问:一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究竟多大为合适?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制被普遍采用,但浮动汇率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极不稳定,这促使各国日益重视外汇储备规模。但是各主流经济学派或机构对此的意见很不统一。无论按照何种标准,参考中国的债务规模、进出口贸易规模,以及货币发行量看,3.51万亿美元的规模是能够抵御一般经济或金融风险的。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相较于8月份,9月份外储下滑规模已经明显缩窄。但是第三季度中国外汇储备下滑规模为1800亿美元,一年多时间内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缩水12%。有市场人士认为,照此趋势,中国外储在未来几年可能会耗尽。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吗?对此,央行很淡定,“中国外汇储备充裕,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未来外汇储备有所增减是正常的”。
降幅为何收窄
一、9月份央行入市干预力度减弱;二、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资本流出情势减缓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51万亿美元,减少432.6亿美元。虽然为连续第五个月外汇储备出现下降,但是相较于8月份939亿美元的下降规模,9月份外汇储备的减少规模已明显收缩,而且低于市场此前的预期。
“9月份外储下降规模明显低于8月份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操作力度有所减弱。”一位银行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8月11日央行启动汇改,一度引发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恐慌情绪。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动用大量的外汇储备入市进行干预,这是导致8月份外储缩水规模创纪录的最大原因。随着央行各项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措施陆续出台,人民币汇率逐步企稳,市场恐慌情绪得以平复,9月份央行入市干预力度减弱,外汇储备的消耗自然就减少了。”
“另一方面,由于美联储年内启动加息的预期逐渐减弱,资本从国内流出的情势也有所减缓,这也是9月份外储规模下降明显收窄的原因之一。”上述银行人士进而指出。
德国商业银行指出,9月中国外汇储备减少的金额是自2013年6月以来最少,主要是因为通过远汇和收紧外汇交易管控的措施遏止资金外流。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认为,国内来看,9月仍属新一轮汇改后的磨合期,经济主体出于避险等需求购汇的意愿强,结汇意愿弱,但央行对远期购汇收取保证金等逆周期宏观审慎措施开始发挥作用,一定程度减少了恐慌性和投机性购汇需求。
第四季度会再缩水吗
“未来数月中国的外汇储备仍然可能出现小幅负增长,规模可能进一步收窄”
第三季度出现创纪录的1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的缩水之后,中国外汇储备第四季度趋势会如何呢?
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亚洲高级经济师周浩说:“中国外汇储备的缩水程度虽然低于市场预期,但还是说明中国央行9月仍在进行市场干预。鉴于央行9月还干预了期货市场,等这些期货合同到期时,外汇储备很可能再次大幅减少。”
周浩表示,通过远汇的干预行动意味着央行无须立刻掏腰包付钱,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纪录。但他指出,“只要中国经济增速持续趋缓,人民币的人气不太可能大幅改善,贬值趋势一直持续的话,央行很可能还需要在未来动用大量的外储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民生证券认为,短期看,贬值预期已经回落,外储下坡跑已经基本稳住,但随着三季度数据即将浮出水面,一旦破7认证,市场情绪扰动,短期内仍需要央行动用外储进行一定的干预,“人民币未来仍旧是以6.5为底线的双向波动趋势。”
根据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进口跌幅大幅高于出口,9月份内地贸易顺差高达603.4亿美元,为今年来第二高。恒生银行高级经济师姚少华认为,较大的贸易顺差料为人民币走势提供支援,亦可缓解市场对内地外汇储备减少过快以及资本外流的担忧。
谢亚轩预计印尼外汇储备,“未来数月中国的外汇储备仍然可能出现小幅负增长,规模可能进一步收窄。”
外储会消耗殆尽吗
一、外储太多有时也是负担;二、“中国外储出现危机”等声音也很不理智
尽管9月份外储下降规模较8月份明显收窄,但是今年第三季度外汇储备缩水量总计达1800亿美元,从2014年6月至今,外汇储备规模累计降幅超过12%。有人认为,照此下去,中国的外汇储备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消耗殆尽。
央行表示,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因素比较多,既包括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印尼外汇储备,也包括外汇储备投资资产价格的波动,同时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他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还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此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也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
上述银行人士指出:“当前市场上有一些人声称中国的外汇储备出现危机,显然是一种不理智的恐慌。从应对各种对外支付需求的角度来看,中国外汇储备的充足程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过去一年多时间以来,马来西亚、印尼、俄罗斯等国的外汇储备下降的速度也大于中国,而这些国家并未发生危机。”
“中国已经过了外储越多越好的水平。”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说。他表示,一旦外储太多、尤其成为巨量之后,其代价就会远超好处。改变这一局面的办法是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并且让民间更多地留汇去投资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