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中国外汇储备过多时代的特里芬法则的外汇储备

11-24 财经资讯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外汇储备也不断充盈起来,认为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言论一直不绝于耳。中国外汇储备在2014年夏天一度向四万亿美元逼近时,批评的调门越来越高,声称外储“愚蠢增长”,甚至蹦出“失控”、“崩溃”之说。然而果真如此吗?

近四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不可能不引来各种“羡慕嫉妒恨”,更是对冲基金等国际金融炒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在谈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当,适当规模是多少时,绝不应该忽视风浪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假设条件过于简略的理想模型进行静态计算。

套用50年前金本位时代的特里芬法则实属“刻舟求剑”

声称中国外汇储备远远超过合理边界的人,通常总喜欢拿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R.Triffin)的“年商品进口额40%为储备适度”说事。按照特里芬法则,一国的外汇储备与它的贸易进口额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满足5 个月进口需要为标准,满足2个半月进口需要为最低限。于是,他们根据2013年中国进口额19504亿美元,5个月进口额约7800亿美元,以及同年3.82万亿美元外储的数据,计算出389%这样一个超标率惊人的数字。

然而特里芬于1960年在《黄金和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来的这种方法,社是基于1950-1957年各国数据的。粗略了解过金融史的人都知道,1947-1958年,是金融史上所谓的“美元荒”时代,当时美国经济实力无比强劲、欧洲还处在战后经济重建阶段外汇储备需求,各国需要大量的美元从美国进口物资和机械,以重建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的经济。

然而“美元荒”时代之后这50年来,是一次又一次美元过剩、美元贬值、美国转嫁危机的历史。

不用后50年“美元灾”时代数据重新讨论,继续用“美元荒”时代的数据得出的比例法则说事儿,真真是现实版的刻舟求剑!

特里芬的这个40%法则,其实在1960年一提出就广受诟病。它只考虑了商品进口交易的对外支付需要,甚至没有考虑到全部的经常项目,更不用说资本项下的需要,以及金融上外债还本付息的支付需要。在国际经济交往早已超越单纯商品贸易为主的1960年,这种方法已经很不合理了。

从过去50年历史上各次货币危机看,危机国家外汇储备的流失规模与这些传统指标并不吻合。特别是2008年危机中外汇储备需求,从巴西到韩国,众多储备符合传统指标的国家,均遭遇到了严重的外汇困境,而不得不向别国求助。

中国体量极大、与美国关系也并不在蜜月中,一旦面临危机,难以找到可靠的援手;且中国正努力谋求人民币国际化、货币自由兑换、中国资本进军世界,判断合适的外储规模不能不考虑这些问题。部分学者硬要拿50年前的特里芬法则这个过时货当标准,说中国外汇储备如何严重超标,甚至引申出“失控”、“崩溃”之说,令人费解。

发现需求 挖掘需求 创造需求_外汇储备需求_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的认知需求

4万亿美元外储,说倒就要倒了?

中国的外汇储备合理规模该怎么算

外汇储备至少可分成三种主要需求:满足正常国际经贸的交易性需求、对抗各种风险来袭的风险防范性需求、以及取得各种直接间接获益的收益性需求。

其中的交易性需求,至少应当包含最主要的五个支出项:贸易项下的“商品贸易进口”和“服务贸易进口”两者的付汇需求,以及资本和金融项下的“外企利润汇出”用汇、“内资对外国投资”用汇、“贷款、债券和金融票据的还本付息”用汇。

且不说风险防范性需求,光是交易性需求的五大支出项,如果只以“商品贸易进口”的付汇需求作为储备适度的标准,那么另外四个支出项需要用外汇的时候,如果没有为其储备相应的额度怎么行?

更不用说考虑到外资企业集中撤资、国内资本恐慌性外逃等情况下的应对能力了。

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尝试对中国所需的外汇储备规模,做一番简单的计算:

第一种方法:根据中国国际经贸的交易性用汇需求进行计算。

1、维持货物贸易进口的用汇需求,2014年全年进口19600亿美元。

2、维持服务贸易支出的用汇需求,2014年全年对外支出3833亿美元。

3、偿还外债本息的用汇需求,2014年外债余额约8948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7086亿美元。

4、外国直接投资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汇出利润的用汇需求,最高可达1360亿美元。

5、中国企业对外国进行投资的用汇需求,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160亿美元。(过去几年在900-1350亿美元之间波动)

总和≈3.5万亿美元。

第二种方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1年发布的实证性研究《衡量外汇储备适度性》中提出的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为10%的进口+30%的短期外债+15%的证券市值+10%的广义货币(M2)所得总和的100%~150%。此种方法可衡量一国发生外资企业集中撤资及国内资本恐慌性外逃等情况下的外汇储备应对能力。

1、进口所需(19600+3833)*10%=2343亿美元。

2、短期外债7086*30%=2125亿美元。

3、证券市值≈36万亿元人民币的15%≈8850亿美元。

4、广义货币(M2) 122.84万亿元人民币的10%≈20000亿美元。

总和的100%~150%≈3.33万亿美元到5万亿美元。

以上两种方法,分别得出了3.5万亿美元和3.33-5万亿美元的估算结果。均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3.84万亿美元接近。

此外,中国还向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机构提供了出资,向友好国家提供了融资。这方面的必要开支也是需要从外汇储备中支出的。

因此中国保持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实属合理正常。

此外补充一句,从历年外汇储备增长额来看,如果按照长期趋势,撇除2013年史无前例的单年异常增长5084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如今应该在3.4万亿美元左右,正好处于3.33万亿美元和3.5万亿美元两个估值数之间。

外汇储备需求_发现需求 挖掘需求 创造需求_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的认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