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巨晓津马超:构建汇率风险管理服务的理念体系体系

11-16 财经资讯
       

作者|巨晓津马超「中国银行全球市场部,巨晓津系资深交易员」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21期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企业跨境经营活动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以往押注人民币单边走势的企业在财务上承受考验,甚至蒙受巨大损失。在此市场环境下,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自律机制等监管机构和组织向企业倡导“汇率风险中性”原则,帮助企业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常态,降低经营风险。坚持“汇率风险中性”原则并形成行之有效的实践机制,也是“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汇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的进程中,企业应对外部形势和市场环境变化的重要先行条件。降低企业汇率风险,需要企业、银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中国银行作为境内外汇业务领先银行,始终顺应国家对外开放局势,成为联系企业与全球市场的重要纽带,在多年对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中,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也总结出一套方法论,为企业优化外汇风险管理提供支持服务。

构建汇率风险管理服务的理念体系

投资外汇哪家银行_中国银行外汇市场_什么是外汇技术面分析且三大市场假设是什么

中国银行在为企业提供汇率管理服务过程中,确立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因客定策为手段、以企业实现汇率风险中性为目标的理念体系。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银行为企业提供汇率管理服务,应当站在客户角度,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外汇业务是中国银行传统优势领域,帮助企业管好汇率风险,既是中国银行履行大行担当的职责所在,也符合中国银行构建“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实现“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愿景的需要。

以因客定策为手段。中国外汇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企业面临着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双向开放、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与供求关系的实需背景管理并存的外部环境,需要对全球外汇市场运行规律与中国经验的双重掌握。银行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应认识到企业在应对这一局面的能力和资源上的巨大差异,以因地制宜、因客定策的服务方式,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供不同程度和类别的汇率管理服务。

以汇率风险中性为目标。以往许多企业采取顺周期的外汇管理策略,过多关注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并希望银行提供汇率走势判断。银行在利用自身参与外汇市场的专业性强化企业服务的同时,也应不断向企业传递“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帮助提升企业财务稳健程度,避免汇率敞口“裸奔”给生产经营带来的潜在风险,从而助力企业在市场波动中聚焦主业。

中国银行外汇市场_什么是外汇技术面分析且三大市场假设是什么_投资外汇哪家银行

中国银行因客定策服务企业的实践

“汇率风险中性”是企业意愿、能力、资源三者的平衡和统一。具有能力和资源的企业如果缺乏意愿,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将使企业暴露在额外的风险中;而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意愿也必须建立在能力和资源基础上,缺乏能力则风险管理就会事倍功半,缺乏资源则会在实践中捉襟见肘。银行应当了解客户汇率风险管理的意愿、能力和资源情况,竭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客户增强意愿、提升能力、注入资源。中国银行多年来深耕中国外汇市场,在为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时,始终保持与客户深入沟通,形成了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因客定策服务的方法论。

服务均衡型企业——对标全球服务标准

经过多年的摸索,许多外贸企业已将“汇率风险中性”理念贯彻到经营战略层面中国银行外汇市场,并建立了符合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理念的治理结构、财务管理框架和机制,形成了可供操作的交易执行和后评价等制度流程,专业人才和市场资源也较为丰富。这类汇率风险管理意愿、能力和资源均较强的企业,往往规模较大,在全球经营经验丰富,对银行的服务标准也较高。面对该类企业,银行应按照国际外汇市场服务标准,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报价和精准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使用多种国际通行的交易平台与企业达成交易,并与企业保持专业的市场信息沟通,为企业预算安排提供决策依据。

什么是外汇技术面分析且三大市场假设是什么_中国银行外汇市场_投资外汇哪家银行

服务积极进取型企业——全面提升

一部分企业对汇率风险偏好的程度较高,管理者或财务人员具备对市场的一定了解,更专注于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将汇率作为财务盈利的工具;考核导向上,往往将衍生品到期时点的即期汇率作为衡量对冲有效性的判断标准。这类企业在财务上往往承担了过度风险,有悖“汇率风险中性”管理原则。这类企业往往规模居中,而中型企业结售汇业务量在中国银行各客户群体中占比最高,其在市场资讯、交易人员、风控系统等资源配备上,难以满足主动管理汇率风险的要求。一旦遇到人民币汇率走势转向、市场剧烈波动,这类在汇率风险上“积极进取”的企业往往首当其冲。对于这类客户,银行应当注重帮助其在汇率风险中性意愿、能力、资源三方面进行整体提升。

一是增强意愿。2021年初以来,中国银行在客户宣讲会和实地拜访中,注重将交流主题重心从汇率走势分析转向汇率风险管理,为企业分析当前境内外宏观形势的复杂逻辑,向企业揭示赌单边汇率走势面临的风险,将“汇率风险中性”理念贯彻始终,以“保值”作为汇率风险管理的核心目标,提高企业经营的确定性。

二是提升能力。中国银行从管理制度、考核机制、管理策略、对冲方案、调整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帮助企业完善汇率风险管理架构,以制度代替主动决策,以风险管理纪律代替相机抉择,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全面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例如,建议企业调整考核机制,将汇率风险管理作为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既不强调对冲收益,也不设置对冲的利润目标,将执行汇率保值的操作纪律性作为考核依据。

投资外汇哪家银行_什么是外汇技术面分析且三大市场假设是什么_中国银行外汇市场

三是注入资源。中国银行从客户的实质风险和成本管理角度出发,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交易渠道、丰富的对冲工具和专业的资讯服务,率先在境内推出了电子交易平台,企业可基于实需便捷锁汇,实现高效的汇率风险管理。

服务临渊羡鱼型企业——强力提升能力与资源

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意愿正在逐步提升。但是,许多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苦于缺乏汇率风险管理的能力和资源。普惠金融是中国银行着力发展的“八大金融”领域之一,小企业是中国银行结售汇业务服务数量最大的公司客户群体。为此,中国银行投入大量资源探究改善对小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服务。

近年来,中国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多场线上、线下的“汇率风险中性”宣讲会,主动邀请包括小企业在内的客户参与。为帮助人力有限、对外汇市场了解不多的小企业管好汇率风险,中国银行从市场基本要素和对冲工具讲起,剖析企业经营面临的汇率风险,讲解各类对冲工具的特征和效果。中国银行还启动编纂适合各类型企业的汇率对冲案例库,让小企业看得懂、做得的好汇率风险管理。此外,中国银行还利用电子交易平台为小企业提供交易服务,节约了小企业汇率对冲业务的办理时间和人力成本。

中国银行外汇市场_投资外汇哪家银行_什么是外汇技术面分析且三大市场假设是什么

中国银行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案例

案例一:服务某大型制造业企业。某大型企业与中国银行有长期合作关系,从事出口制造业。企业外币销售金额大、回款周期长,而外币支出金额相对较小、期限较短,有超长期限的外币结汇需求。中国银行总分行工作人员多次与客户展开交流,感到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程度高,汇率风险管理制度较为完备。对此,中国银行主要为该企业提供报价流动性支持服务。作为人民币外汇市场上超长期限(1年以上)最主要的报价商,中国银行具有较强的超长期限定价、报价能力。近年来,中国银行以优质的报价,将客户订单外币收入锁定在合意成本内,便利企业以锁定汇率核定订单成本—收益。

案例二:服务某地方城投。某地方城投在海外发行外币债,资金已调入境内结汇为人民币使用中国银行外汇市场,现向多家银行表达叙做外币债保值的意向。中国银行了解到,该企业有意向叙做远期购汇对外币本金套保,并卖出期权收取期权费以降低套保成本。但是中国银行从客户汇率风险敞口和风险承受能力出发,认为该方案下企业看似锁汇成本低,但存在期权被执行后本金完全“裸奔”的风险,加之海外债期限较长、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多,敞口风险暴露超出了企业可以承受的能力。因此,中国银行反复劝说客户,向其推荐叙做远端互换的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对外债套保,将外币融资置换为人民币负债,这样既管住了汇率风险,也锁定了融资成本,而且人民币融资成本一目了然,便于企业会计簿记和设定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企业最终权衡利弊,选择了中国银行推荐的方案,并选择中国银行作为该笔汇率保值交易的合作银行。

展 望

中国外汇市场发展的开放度和成熟度正在日益提升,但较成熟的国际市场仍有差距。未来,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仍依赖于政策—企业—银行“三位一体”的协同推进。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汇率从实需驱动到多重驱动的转型、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已是大势所趋。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在跨境经营中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加强汇率风险管理的任务将更为艰巨。中国银行将利用自身在全球外汇市场经营的经验,引入国际市场先进理念,着眼未来,调动全球资源,制定符合中国需要和国际标准的通行服务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汇率风险中性,促进跨境业务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