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回应多个外汇收支情况:2019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
2019年我国外汇收支情况如何?2020年我国外汇形势会怎样?企业如何管理汇率风险?……1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对多个外汇领域问题作出权威回应。
2019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
王春英表示,2019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我国外汇收支状况主要呈现六大特点:
银行结售汇小幅逆差,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呈现顺差。2019年,我国银行结售汇月均逆差47亿美元,与2018年月均水平基本持平。如果综合考虑远期、期权等其他供求因素,外汇市场供求呈现基本平衡。2019年,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月均顺差20亿美元,2018年总体为逆差。
近期外汇市场供求状况逐步改善,跨境资金净流入增多。2019年5月以来,虽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我国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银行结售汇数据呈现逐步改善的发展态势,第二、三和四季度结售汇月均逆差分别为80亿、50亿和26亿美元,逆差规模不断收窄,12月结售汇呈现顺差22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情况来看,由第三季度的逆差287亿美元转为第四季度顺差220亿美元。
售汇率总体稳定,企业外汇融资保持平稳。2019年,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7%,低于近5年的平均水平。同时,企业外汇融资保持平稳,前11个月,我国银行的境内外汇贷款余额下降168亿美元,较2018年降幅收窄71%;2019年末企业进口跨境外币融资余额与2018年末基本持平。
结汇率稳中有升,市场主体持汇意愿有所减弱。2019年,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4%,高于近5年的平均水平。企业、个人等主体外汇存款小幅下降,11月末银行境内各项外汇存款余额较2018年末下降162亿美元。
银行远期结售汇呈现顺差。2019年,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顺差1452亿美元。其中,一至四季度远期结售汇签约顺差分别为345亿、432亿、278亿和397亿美元。
外汇储备余额稳中有升。截至2019年末,外汇储备余额31079亿美元,较11月末增加123亿美元,较年初增加352亿美元。
关于2019年外汇市场形势,王春英用八个字总结或评价:“稳定、平衡、理性、有序”。“稳定”即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上保持基本稳定;“平衡”即外汇市场供求呈现基本平衡;“理性”即外汇市场主体的跨境投融资和结售汇行为更加理性;“有序”即外汇市场更加健康有序。
据了解,2019年外汇局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547起,稳妥有序处置了非法网络炒汇平台。截至2019年年底,已处置非法外汇保证金网站2455家。通过打击违法违规促进市场主体,增强合规经营意识,维护了外汇市场的良好秩序。
预计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仍将“稳”字当头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仍将‘稳’字当头。”王春英预计,2020年跨境资金流动会保持平稳运行、基本平衡的发展格局。
从经济基本面看,中国拥有足够的经济韧性和强大潜力。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而且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的空间相对比较大,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些将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非常有效的支撑。
从政策基本面看,深化改革开放的潜力和空间依旧很大,我国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效益。2020年我国将实施新的外商投资法,新的证券法也刚刚公布,金融领域对外开放会进一步加快。从营商环境来讲,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大幅提升的情况下,2019年又大幅提升。
从市场基本面看,外汇市场成熟度在2019年表现得非常亮眼,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在配置外汇资源、平衡国际收支、增强宏观经济韧性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外汇市场的风险缓释能力明显提高,市场主体在外汇市场行为更加理性有序。
2020年我国经常账户有望保持小幅顺差
近年来我国经常账户虽然存在小幅波动,但总体还是保持基本平衡。王春英预计,2020年我国经常账户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有望保持小幅顺差。
首先,货物贸易顺差可能维持基本稳定。中美刚刚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美两国加强经贸往来,也有利于增强全球市场信心,为正常的经贸活动创造良好环境,这对于我国出口和进口都会具有促进作用。今年1月份,世界银行最新预测显示,2020年全球贸易量增速为1.9%,高于2019年0.5个百分点。考虑到全球贸易规模,0.5个百分点的增速提升也会带来很可观的新增贸易量。另外,从根本上看,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链条完备,加快转型升级,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依然较强;同时,中国国内市场庞大,居民消费仍有潜力,对优质产品的需求还会较高,将推动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和进口的表现都有所改善,货物贸易顺差维持基本稳定。
其次,近年来服务贸易逆差总体稳定,未来还会延续这个趋势。2015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增速一直保持比较低的水平,2019年前三季度逆差还出现了小幅下降。因此,未来国内服务质量以及教育水平等提升,决定了今后一段时期,服务贸易逆差以稳定为主,并且可能会有所收窄。
此外,对外投资结构优化也将使投资收益逆差维持在低位。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增长,相关收益会有所增加。王春英称,从中国对外资产结构看,过去外汇储备占比较高,现在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对收益增加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说,对外资产比例更加合理优化,会使得我国投资收益状况有所改善。
未来我国证券投资项下外资流入有条件、有基础保持趋势性增长
未来境外资本投资中国市场具有较大增长空间。王春英表示,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债市、股市规模在全球均位居第二位,但外资占比仍比较低,未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中国的证券市场在债券收益率、股票估值方面具有较大吸引力。
王春英还表示,未来我国证券投资项下外资流入有条件、有基础保持趋势性增长。
一是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境外资本流入还会占主导,截至2019年末,投资我国债券市场的非居民主体中,境外央行持有量占比为62%,这部分资金基本属于比较稳定长期投资。IMF最近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末,人民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中占比达到历史高点,为2.01%,未来境外包括央行类的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二是中国经济金融基本面良好。未来随着境内债市、股市中外资占比的提升,相关的跨境资金流动规模会越来越大。同时我国外汇市场风险缓释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中国外汇市场开放坚持“主动、渐进、可控”的原则,开放的项目和进程都是经过充分考虑的中国外汇交易时间,是风险可控的。
支持企业完善汇率风险管理
2019年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货币市场表现相对稳健,境内交易价小幅贬值1.4%,但双向波动明显增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变动幅度达7.7%。同时,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增强汇率弹性是重要内容。因此,企业等各类主体需要加快适应更有弹性的外汇市场环境,重视汇率风险管理。
目前来看,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有薄弱、有短板、有偏差,客观上存在一些不适应外汇市场变化的情况。支持企业完善汇率风险管理是外汇市场发展的重点中国外汇交易时间,王春英就建议企业:第一,要适应汇率波动,克服汇率浮动恐惧症,理性面对人民币涨跌。第二,要合理审慎交易,做好风险评估,不做不熟悉的交易,不做过度套保。第三,要注重发展主业,不要把精力过多用在判断或者投机汇率走势,避免背离主业或将衍生产品变异为投机套利,承担不必要的风险。第四,要尽可能控制货币错配,合理安排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保持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2019年我们也进行了非常深入和长时间的调研,深入企业、银行内部了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发现虽然一定程度存在信息不对称、产品不充分等问题,但更多的是企业观点认识方面的问题,如企业高管汇率避险意识不足等。其实,汇率避险保值就像购买保险,需要投入一点财力来规避风险。”王春英说。
12项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成效显著
2019年10月25日外汇局发布12项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以来,有关外汇业务运行比较平稳,便利化效果比较显著,企业不管是时间成本还是人力成本都有大幅下降,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更加便利、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在王春英看来,这有四大体现:
一是降低成本,便利企业外汇业务办理。比如,参与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的企业表示,在办理外币资本金结汇支付业务方面,每笔业务所需要的时间由原来的2-3天变到当天即可完成。在真实性材料的准备方面,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缩短到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另外,将企业外债注销登记下放到银行,试点取消外债逐笔登记,有利于企业非常好的抓住外债锁汇点,因为自由度都在企业手里,显著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取消境内资产变现账户资金结汇使用限制,也赋予企业更多、更大的投资自主权。
二是扩大试点,增加便利化政策惠及面。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从根本上简化了贸易项下单证审核的要求,缩短了银行单证审核的时间,企业将自身系统与银行系统以及外汇跨境支付系统对接,这样实现了订单、报关、收付款信息在线上传递、逐笔匹配,每笔业务缩短到10分钟。真正实现了越诚信的企业办理业务越便利。试点扩大以后已惠及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江苏、宁波、山东、浙江8个地区的192家企业,试点以来共办理收汇业务2.2万笔,金额243亿美元;付汇3.2万笔,金额205亿美元。同时,试点推动银行审核从事前转向事后,在简化人工审核流程的同时,使银行强化了对客户的调查评估和事中事后的核查,提升了银行风控能力。
三是落实政策,助力小微企业以及“一带一路”发展。简化小微跨境电商企业货物贸易收支手续的政策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脚底成本”。另外允许承包工程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减少企业境内外资金的划转。
四是优化环境,吸引中长期资本投资中国。“在绝大多数的外商投资企业都是非投资性企业的情况下,允许非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依法以资本金开展境内股权投资,这是非常大胆的改革,这一点优化了营商环境,有利于便利各类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扩张投资,深耕中国市场。”王春英表示。
据悉,未来外汇局会进一步观察这12项措施在执行和推广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并不断地完善政策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便利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