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完成5年来首次上调SDR“篮子货币”以来首次审查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完成了5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这是自2016年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以来的首次审查。
01
上调人民币SDR权重
处于美元、欧元后第三位
执董会一致决定,维持现有SDR“篮子货币”构成不变以人民币占各国外汇储备排名,即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构成,并将人民币的权重从10.92%提高到12.28%,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巩固了中国在特别提款权(SDR)“篮子货币”中的货币地位。
同时,该组织还降低了欧元、日元和英镑的权重。调整后,人民币权重处在美元、欧元之后的第三位。
据报道,SDR是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官方储备不足。IMF在一份声明中说,中国和美国货币的重新估值以及这5种货币排名的保持“是基于2017年至2021年间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这无疑将吸引全球各国央行长期投资者持续提升人民币在外汇储备的比重,令人民币汇率企稳注入新的动能。
02
多重原因致人民币权重上调
谈及人民币权重上调原因,周茂华称,这是中国货币在全球市场上的作用愈趋强大的必然结果。
主要四点原因
在他看来,此次IMF上调人民币SDR权重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1
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基础。
2
人民币在全球贸易支付结算、全球外汇储备、外汇交易和投融资方面的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3
人民币跨境使用更加便利、好用。
4
中国正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投融资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制度型对外开放,为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经济与金融提供便利。
中国出口份额整体提升
与周茂华类似,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表示,自2015年以来,中国出口份额整体提升,特别是疫情后中国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助力出口逆势上扬,使人民权重得以在SDR中增加。
人民币外汇储备世界第五
“此外,过去几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库和外汇交易中使用份额增加,也带动了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份额提升”王有鑫说。
据2022年3月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为3,361亿美元,占比达2.79%,再次突破历史最高水平。目前人民币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五。
03
借势提升人民币对外吸引力
美元国际储备货币职能减弱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趋于多元化,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职能逐渐减弱。据IMF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调查显示以人民币占各国外汇储备排名,自2015年起,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元储备逐渐减少。2021年四季度,美元在各国外汇储备的比重降至58.8%,创26年来的最低水平。
提振市场信心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高
人民币SDR权重在此时提升,也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在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整体上出现一定贬值的背景下,本次人民币在SDR中权重上调,对提振市场信心将有一定积极作用。
长期来看,人民币的SDR权重上升以及由此带动的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高,将助推汇率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推动全球加仓中国国债
一位欧洲大型资管机构亚太区首席代表分析说,目前而言,他们认为IMF此举已经给出了明显信号,即未来中国经济将在全球经济体系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他看来,IMF上调人民币在SDR的权重,还将推动全球各国央行与主权财富管理基金持续加仓中国国债,因为很多央行增持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都是以投资中国国债落实。
“事实上,在同等信用评级的全球国债里,人民币债券依然具有较高的收益性与波动平稳性,受到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与主权财富管理基金的青睐,且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他们对中国国债的配置意愿也在持续增加。”这位欧洲大型资管机构亚太区首席代表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