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国陷入“通胀潮”美国通胀难“见顶”
近月来美国通胀,全球多国陷入“通胀潮”,但美国在主要经济体中受到的冲击却最为严重。为何美国通胀涨幅比其他发达国家要高?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4日报道,美国政府高额财政支出导致的供需问题以及美联储的误判和行动迟缓,是目前美国通胀恶化的主要原因。
财政支出失控
自去年10月以来,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已连续八个月高于6%。据BBC报道,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去年全年美国物价同比涨幅为4.7%,比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都要高。
今年,美国高通胀依旧难“见顶”,被认为在发达国家中“领跑”。最新数据显示,美国5月CPI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8.6%,同比涨幅创1981年12月以来最大值。
BBC指出,从去年开始推动通胀的许多因素并非美国独有,例如新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严重涝雨和干旱导致的食品价格上涨等,但美国的表现却更糟糕。原因是什么?——“简而言之,高需求。”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失控的财政支出、“直升机撒钱”等举措是目前通胀高企的主要原因。
自疫情以来,美国政府批准5万亿美元巨额经济刺激计划,希望能让美国家庭和企业免受疫情冲击。这些经济刺激措施还包括向民众直接派发现金促进消费,即所谓的“直升机撒钱”。
由于疫情,消费者将原本可能用于餐饮和旅游的资金用于其他地方,家具、汽车、电子产品等商品的订单激增。高需求叠加疫情引发的供应链问题,让企业纷纷提高产品价格。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近日一项研究结果就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疫情纾困计划可能给通胀上涨“贡献”了3个百分点。
该行高级政策顾问奥斯卡?乔达(OscarJorda)称,美国政府的经济纾困计划将大量流动资金放入消费者的口袋里,但当时行业并未准备好应对需求增长。如今,消费强劲推动生活成本攀升后,随着纾困金和储蓄用尽,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美联储行动迟缓
还有分析指出,美联储和美国政府对通胀形势的误判和反应迟缓,也是通胀率不断上涨的一大因素。
安联集团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里安(MohamedEl-Erian)12日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表示,如果美联储更早采取行动,当前创纪录的高通胀率“本可避免”。他还担心,如果做最坏打算,通胀率很可能会飙升至9%。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上周也承认,她先前认为高通胀只是“暂时的”是个错误,她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均认为,应该使用比“暂时”更好的措辞表述通胀情况。
美联社称,美联储官员去年并未意识到通胀将持续多久,如今他们只能采取激进措施,试图弥补当时的拖延。
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将基准利率从接近零的水平上调了0.75个百分点。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于当地时间14日再次召开为期两天的美联储政策会议。外界预计,美联储再加息50个基点几无悬念。
另据《华尔街日报》13日报道,一项显示美国人对通胀预期上升的调查公布后,摩根大通和高盛集团等分析师认为,美联储官员可能会考虑意外加息75个基点。消息一出,美股13日大跌,标普500指数跌入熊市。
能否“力挽狂澜”?
随着高通胀成为美国人心中的头等大事,美国总统拜登领导的政府承受重压,拜登支持率也屡创新低。
10日,拜登承诺尽快让物价恢复平稳时,再次“甩锅”俄罗斯,称俄乌冲突导致国际能源价格飙升。除了俄罗斯,拜登还将矛头指向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称其“今年赚的钱比上帝还多”。
如今,美联储在加息和“缩表”上快步走,能否“力挽狂澜”?
《纽约时报》称,美联储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能够减缓需求,抑制工资和物价上涨。但这也意味着,经济可能会放缓。问题在于,美联储需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控制住通胀。
对于拜登“甩锅”的能源价格问题美国通胀,美联社指出,美联储在控制能源成本方面能做的有限,无法缓解供应冲击,也无法消除其影响。
如今,越来越多经济学家正“唱衰”美国经济。《金融时报》12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明年将陷入衰退。
德意志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马修?卢泽蒂(MatthewLuzzetti)表示,考虑到美国通胀形势的严峻性,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跑道相当狭窄。(完)(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裘雯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