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石油消费国呼吁沙特阿拉伯等增加石油产量

07-20 财经资讯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全球性能源危机日益加重。面对不断上涨的国际石油价格,石油消费国呼吁沙特阿拉伯等欧佩克产油国增加石油产量,缓解国际石油市场不断加剧的供需紧张。从市场观察和研究的角度来看,沙特阿拉伯和欧佩克等有增加石油产量的能力。美国能源信息署认为,2022年5月全球剩余原油生产能力只有每天328万桶,不到2021年平均水平的一半,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并解释了为什么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并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石油市场紧张的形势。

对剩余原油生产能力的定义

对于什么是剩余原油生产能力?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定义和解释。美国能源信息署认为,剩余原油生产能力,指的是能够在30天内投入生产,并至少可以持续90天的最大现有原油生产能力。

美国能源信息署指出,对于剩余原油生产能力的评估,不包括由于意外停产或中断(包括制裁)的原油产量,因为石油生产国无法使这些原油产量自主地进入国际石油市场。基于这一限定,美国能源信息署将伊朗、利比亚、委内瑞拉以及目前停产的俄罗斯原油产量,都排除在全球剩余原油生产能力的估算之外。

目前,美国能源信息署对欧佩克原油生产能力和剩余原油生产能力的评估,可以追溯到1970年。除欧佩克之外,美国能源信息署还评估非欧佩克的原油生产能力以及剩余原油生产能力。其中,非欧佩克国家包括两类,即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和过去是欧佩克成员国,但目前已经退出欧佩克的石油生产国。

如何评估全球剩余原油生产能力,美国能源信息署从方法论上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对于欧佩克剩余原油生产能力的评估,美国能源信息署指出,过去很长时间里,它使用全部液体石油总产量的概念,作为所有数据的标准化基础,原因是其在2003年之前发布的欧佩克石油生产能力数据,使用的就是全部液体石油的总产量。不过,在其发布的2003~2021年欧佩克石油生产能力的数据欧佩克,仅仅指的是原油,不包括凝析油。这样,为了数据的一致性,美国能源信息署统一了1970年至2021年欧佩克液体石油总产量的数据,理由是将非原油产量添加到2003年至2021年欧佩克原油产能的数据中,就很容易得出欧佩克液体石油总的生产能力。

美国能源信息署认为,从修正后的欧佩克液体石油总的生产能力中,减去总的液体石油产量,就是欧佩克的剩余石油生产能力。不过,美国能源信息署发现,这个剩余的石油生产能力,与原油剩余生产能力一致,其原因是美国能源信息署没有将过剩产能归因于其他液体石油的产能,而且过剩产能几乎完全来自欧佩克“/欧佩克+”的减产协议,欧佩克“/欧佩克+”决定减产的只是原油的产量。因此,从统计数据中,美国能源信息署将欧佩克的剩余石油生产能力,直接定义为剩余原油生产能力。

对于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剩余生产能力的评估,美国能源信息署指出,只有欧佩克“/欧佩克+”国家拥有过剩产能,因为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通常会在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正常地开展生产。如果一个国家的石油生产发生中断,但中断的石油生产能力不符合过剩产能的定义,因为这个石油生产国无法按自己的意愿恢复生产石油。当然,美国能源信息署也发现,在某些情况下,非欧佩克产油国自愿低于石油产能水平进行石油生产。

2016年11月的“欧佩克+”协议,不仅为大多数欧佩克产油国设定了产量目标,也为几个伙伴国设定目标。根据“欧佩克+”的产量协议,从2017年1月起,9个非欧佩克产油国与欧佩克国家一起降低了石油产量,这些目标在随后的欧佩克+会议上不断进行调整。墨西哥也同意自愿降低石油产量,但没有指定任何正式的产量目标。

美国能源信息署发现,20世纪70和80年代,美国曾两次拥有少量的过剩石油生产能力。1971年3月之前,得克萨斯铁路委员会一直对石油产量进行监管,1970~1971年,得州每天拥有10万~21.5万桶/日的剩余产能。此外,在沙特阿拉伯于1985年决定不再充当浮动石油生产国之后,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美国的一些低产井也自愿关停。1985~1987年,美国有能力通过重启这些关停的低产井,每天可以增加10万桶产能。

目前,美国存在一定数量的未完成油井,这些未完井可能会增加美国的石油供应以应对油价的上涨,但美国能源信息署没有将这些未完井计入剩余原油生产能力,因为它们没有完成正式生产所需的全部条件。

全球剩余原油生产能力

与国际石油价格之间的关系

美国能源信息署认为,尽管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因素很多,但从历史上看,剩余原油生产能力的可用性与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密切相关,部分原因是欧佩克成员国往往在石油需求低迷和价格下跌期间,停止或减少原油生产。国际石油价格也会对剩余原油生产能力做出及时反应,国际石油市场密切关注剩余产能的可用性,以满足市场中断造成的供应短缺或预测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长。

全球剩余原油生产能力,随着时间而变化。1985年达到1130万桶/日的峰值,这是沙特阿拉伯正式结束其在欧佩克浮动生产国角色的第二年。1990~2015年,全球剩余原油生产能力为530万桶/日。2020年和2021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后全球石油需求大幅度减少,以及“欧佩克+”大规模减产,全球剩余原油生产能力超过此前25年的峰值。

在2020年700万桶/日的过剩原油生产能力中,160万桶/日来自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其中大部分来自俄罗斯。在2017年“欧佩克+”减产前,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的减产,并未带来任何显著的原油生产能力的过剩。

欧佩克成员国的原油产量,约占全球的40%。对全球油价同样重要的是,欧佩克的石油出口约占国际石油贸易总量的60%。拥有如此规模的石油市场份额,欧佩克有关石油生产的行动确实会影响国际石油价格。

欧佩克成员国现有产能的利用程度,被用作反映全球石油市场紧张程度的一个指标,也被用作欧佩克对国际石油价格施加上行影响程度的一个指标。沙特阿拉伯是欧佩克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历史上拥有最大的剩余产能,通常每天保留150万~200万桶的闲置生产能力,用于进行国际石油市场的管理。

欧佩克的闲置产能,是国际石油市场应对可能导致石油供应减少潜在危机能力的一个指标。因此,当欧佩克的闲置产能达到较低水平时,国际石油价格往往会计入不断上升的风险溢价。2003~2008年,欧佩克总闲置生产能力保持在接近或低于200万桶/日(或不到全球供应的3%),在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对供应波动提供的缓冲就很小。此外,市场还受地缘政治事件的影响。鉴于欧佩克的重要市场地位,一旦发生导致石油供应实际或未来潜在损失的事件,国际石油价格就会产生剧烈波动。

尽管欧佩克努力管理石油产量并维持目标国际油价水平,但成员国并不总是遵守该组织通过的产量配额,国际石油价格可能会受到欧佩克成员国不愿遵守产量配额的影响。

此外欧佩克, 意外停产可能会降低欧佩克的石油产量,石油供应中断的程度、发生的速度,以及恢复产量的不确定性,都对国际石油价格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天然气液(NGLs)不包括在欧佩克的产量配额中。这些液体的产量,可以为世界总的液体石油供应提供额外的数量。

国际石油价格走势不仅取决于当前国际石油市场供求关系,而且取决于未来的供求预测。根据对国际石油市场当前和未来供需的预期,欧佩克调整成员国的产量配额。不过,在市场状况不确定和变化迅速的情况下,估计未来的供应和需求具有挑战性。欧佩克根据市场状况调整产量目标的时间,可能会明显滞后,这也会影响国际石油价格。

当前全球剩余原油生产能力状况

美国能源信息署认为,2022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产量预计增加190万桶/日,其中60%来源于美国。2022年,美国石油产量预计增加130万桶/日。除美国外,加拿大、巴西、挪威和中国,2022年的石油产量也会增加,这些国家增加的产量可以弥补俄罗斯石油产量的下降。2021年,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的石油产量为 6390万桶/日,预计2022年为6580万桶/日。

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与2021年相比,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剩余原油生产能力下降了80%。2021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剩余原油生产能力为每天140万桶,其中60%位于俄罗斯。截至2022年5月,由于俄罗斯受到制裁,俄罗斯的全部剩余原油生产能力消失,而其他国家的剩余原油产能也大幅度下降。这样,2022年5月,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的剩余原油生产能力仅为28万桶/日。

2021年,欧佩克的剩余原油生产能力为540万桶/日,2022年5月下降到只有300万桶/日。

美国能源信息署认为,今年5月,全球拥有的剩余原油生产能力仅328万桶/日,不到2021年平均水平的一半。

据路透社报道,6月27日在德国南部小镇加米施—帕滕基兴召开的7国集团峰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告诉美国总统拜登,作为欧佩克的两个主要石油生产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石油产量已经达到最大能力,沙特阿拉伯的剩余石油生产能力只有15万桶/日,这两个产油国无法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大幅增加石油产量。舆论认为,马克龙的言论表明,目前全球石油市场的闲置产能已经接近枯竭。在马克龙上述言论的刺激下,当日国际石油价格扩大涨幅,布伦特和WTI油价均重上每桶110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