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901篇:美元是我们的货币

07-13 财经资讯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901篇原创文章:全球第一经济体,霸权主义大国美国,尼克松时代的美国财长康纳利,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难题。”值得一提的是这句话被说出来的时候,所处的环境和背景:19世纪70年代,其时,恰逢布雷顿森林体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肆意扩张的货币让欧洲饱受通货膨胀之苦。最激烈的是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他破口大骂美国以邻为壑,宣告美国国际收支赤字是“不流眼泪的赤字”!美国政府反唇相讥,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甚至有点儿幸灾乐祸,并且自信傲慢地说出了上面的那句名言。后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财长约翰.康纳利的建议下,根据财政部副部长保罗.沃尔克的方案,关闭了黄金兑换窗口,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参与该体系的西方大国,无奈、震惊、不满,康纳利在随后的十国集团会议上对那些财金官员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难题”。从此美元荒/美元过剩交替的两难局面就彻底消失了,如果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在“黄金兑换”对美国有约束和限制,这句话可以看做是一个时代的信号: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国的美元,就此开启了在美国军事和科技绝对优势支撑下的霸权裸奔。从黄金美元到石油美元,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先进金融系统和经济学权威地位的美国犹太资本,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美元扩张,洗劫全球,并且在国内保持长期低通胀,高福利的美国经济时代。

美元利率,就成为了美联储管控全球美元流向的指挥棒,通过对美元利率的调整,长期持续地将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通胀压力,以及金融危机,向全世界转移,屡试不爽。这个背景和过程,其实在我过去的文章里面已经写过很多次了,但是对于这篇文章要讨论的当下美国通胀问题的内容,非常重要,所以特意占用了开篇的一点篇幅,进行阐述。美元是世界结算货币,美国的国内经济动态和全球经济密切关联。每年开始阶段,美国CPI是一季度最重要的数据之一,它可能导致美股大幅度波动,导致欧洲国家债务危机,也可能导致新兴市场股价大波动。因为CPI反应通胀情况,直接关联美元货币政策,进一步,对美元利率制定有关键决定意义。历史似乎压着相似的韵脚开始重演,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全球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点:从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到2022年,正好50年时间,美国的经济现实情况,也发出了重要的警报信号。2022年开年首月,美国通胀情况公布,大超市场和预测!中国北京时间2022年2月10日晚上9:30,美国劳工部数据准时披露,该国截至2022年1月的12个月内,未经季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7.5%,比此前市场预计的7.3%更高,且成为自1982年2月以来的四十年中最大的涨幅,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之后的所谓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比一年前也上涨了6%,是自1982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从月度环比来看,CPI和核心CPI都上涨了0.6%,高于市场预期的0.4%,其中核心CPI涨幅是过去10个月中第7次超过0.5%。哪怕是最迟钝的耳朵,也听到了通胀之潮破冰涌来的声音。

美国通胀_美国2017年通胀数据_美国10月通胀数据

作为全球结算货币的大本营,资本主义灯塔之国,自由意志山上之城的美国,正在面对40年以来,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最大的通胀困局。就连美国本土都出现通胀问题了,那么涌向全球的美元狂潮,浸泡在超发美元环境中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就不得不面对美国在通胀面前可能会做出的货币政策调整,而必然带来的美元潮汐冲击和影响。美国经济胀不胀这件事其实没人关心,大家关心的其实还是美联储会不会动用全球美元的指挥棒,去发动美元潮汐,一旦加息,全球美元必然回流美国,这才是关键。这样的冲击和影响,不见兵刃,没有硝烟,但是残酷异常:加息像一把筛子,把那些利润率不够高的实体(以及在其中就业的人民)筛除,紧缩投资后留下的是高利润实体,其需要的从业人员也是能够创造高利润的高端技术或管理人员。这篇文章,就将基于美国最新出炉的经济数据,对后续可能会对全球,最重要是对中国的经济环境造成冲击和影响的可能,进行深入分析和研判。本文逻辑如下:1、拥有货币霸权的美国,为何会出现通胀?2、看懂美国持续通胀之下的进退两难:货币霸权和经济萧条的选择3、美国通胀,利率变化不定,会带来哪些冲击和影响?写在最后:回到中国来看,有哪些经济维度的动向值得关注?内容硬核,错过不再。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PS: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如果这篇文章在网易或者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美国通胀_美国2017年通胀数据_美国10月通胀数据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1拥有货币霸权的美国,为何会出现通胀?首先一个关键的判断,这一次美国劳工部公布的经济数据真实性如何?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捏造数据这件事,其实没有什么悬念,炉火纯青,早已不是秘密,但是刚刚公布的CPI和通胀情况,基本上可以放心判定,是真实的,甚至可以说,即使有水分,也是往低了调整的。事实上,美国国内经济真实的通胀情况,很有可能远远大于劳工部给出的数据:公寓租金成本在2022年1月环比上升了0.5%,是20年来的最快增速;同期电价环比飙升了4.2%,是15年来最大幅度的上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7%;家庭家具和用品价格上涨了1.6%,是1967年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单月涨幅;受价格较高的鸡蛋、谷物和乳制品的推动,1月食品成本增长了0.9%;飞机票价上涨了2.3%;由于计算机芯片的短缺,新车价格在疫情期间跳涨,比一年前增长了12.2%;新车价格的飙升反过来又加速了二手车价格,1月二手车价格上涨了1.5%,比一年前上涨了41%。要说全世界任何国家出现通胀这样的经济问题都不稀奇,但是同时拥有最发达的金融模式,全球结算货币霸权的美国国内,出现了通胀,那就非常的不应该了。说句不客气的,按照美国在过去50年里面的国内经济运行和管理现实情况来说,低通胀,高福利,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妥妥的可以说得上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标杆和代表,特别是美国还是经济体量全球第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样的表现,绝对不是普通能形容的。

但是羡慕没有用,有军事和科技,还有无孔不入的资本手段套路加持的美国,全世界独此一家,没办法模仿和跟随。那么为什么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国内就出现了持续性的通胀,并且屡屡刷新和追赶历史记录了呢?说到底,还是因为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美联储和美国政府无底线的货币超发造成的。美元超发的逻辑,同样是独此一号,对外增加国债(扩表),对内释放流动性,消费大国,通过政府消费用印出来的钞票全球买买买,没有成本的美元成了美国资本家集团全球大肆收割,投资布局的制胜法宝。但是凡事都要讲个度,金融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容量超载,简单来说,就是任何的经济结构,资产环境里面,能够容纳的货币总量都是有极限的,特别是锚定汇率的硬通货,对应的价值总量是有上限的。如果不好理解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拿黄金为例,黄金的总量是相对固定的,而黄金的价值也是相对恒定,那么用黄金当做硬通来衡量任何资产领域的价值,是不是总是有极限的?比如一套房子,最多市场能接受的极限价格就是2斤黄金,在流通的黄金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那么这个房子的价值就不可能突破这个极限,这就叫做经济容量载体极限。把黄金换成美元,虽然美元是持续超发,但是不代表这样的极限就不存在了,反而是因为美元持续超发,会不断在资产领域堆积泡沫,制造风险。

因为黄金的总量和流通量不会变,但是美元会持续增加,经济环境容量超载了,要么美元贬值,要么泡沫破碎,没有第三条路。美国国内经济环境出现通胀美国通胀,当然有很多维度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本源,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商品生成的速度完全跟不上,美元超发的速度,也就是生产和供需并不匹配,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下,作为这两年疫情中的最大生产国,中国在2020年的下半年开始就已经开始了信贷收缩,客观上形成了产能受限。印钞速度已经在消费维度造成了容量超载,就连资本集团全球买买买,布局投资转移手上美元的速度,都跟不上美联储的印钞速度,那么美元必然会在发行国,也就是美国,形成内涝的通胀情况。另一个就是印了太多的美元,吹得美股美房美债扶摇直上,不少老美靠这一波直接财富自由,辞职不干了,还有的靠发的美元度日,蹲在家里也不上班,弄得不少商品堵在码头,上不了货架,进一步推高通胀。

美国通胀_美国2017年通胀数据_美国10月通胀数据

2022年1月,美国港口货柜积压情况(图片来源:头条图库)所以,2022年1月美国的通胀数据,包括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通胀统计,是有真实性意义存在的。这就是美国作为霸权货币发行国,在全球疫情之下,因为路径依赖和通过货币超发强行托举和刺激美国经济的行为,造成的直接结果,并不复杂。

美国10月通胀数据_美国通胀_美国2017年通胀数据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2美国持续通胀之下的进退两难:货币霸权和经济萧条的选择太过复杂的数据和经济逻辑没有必要,弄清楚美国通胀的原因,并不代表美国犹太资本集团预先不知道这样的情况,肯定也留了后手,轻视这种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完全没有现实意义。事实上,从疫情爆发一开始,美国就高度一致,极高效率的进行了货币宽松,无限QE的选择的时候,绝对早就预料了可能出现的后续情况和变化,在金融战争领域,美国敢说第二美国通胀,第一还没出生。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底层逻辑,实际上美国这个国家是完全不担心自己通胀的,就连放纵自由市场里面的人性和贪婪搞出来的经济危机,金融大窟窿都不怕,区区通胀怕什么?就像美联储现任主席鲍威尔对通胀长期以来抱有“暂时的”的观点,可见一斑。美国不怕通胀,之所以一直装聋作哑,无视国内通胀,其实就是一种经济策略,是一种阳谋:通过美元持续超发,让美元结算环境中的所有国家,甚至是全球的通胀都起来,只要能转移出去,美国怕什么?美国是消费型国家,只要印出来的美元能去全世界买买买,通胀再高也不是问题,总是转移得出去的,所以通胀压力之下,别的国家早就会国家介入干预管控了,而美国只是不疼不痒的TAPER:把货币增发的速度降一点,让国内货币消化的速度赶一赶。

通胀暂时论,就这么支撑着美国国内通胀,一路走高。美国不怕通胀,只怕通胀转移不出去,只怕全球国家挑战美元霸权。直到2021年年底,美国终于幡然醒悟,突然发现国内的通胀转移不动了!这才有了美联储的鸽转鹰!终于开始要加速TAPER,明确加息预期了。从这个表现来看,疫情爆发以来,美国试图通过美元超发洗劫全球的如意算盘,不灵了。三个维度来看:首先是拉丁美洲的通胀已经持续高位,2021年已经达到了10.6%,2022年可能会进一步地提高到11.9%,但是因为过往已经美元收割了多轮,经济总量已经无法满足美国最近两年的经济亏空,继续用美元推高通胀的意义已经不大了,这也符合上面提到的容量超载概念。其次是欧洲地区和日本韩国,欧洲的通胀因为欧元的存在,没有美国那么夸张,1月份欧洲的通胀率居然只有5.1%,很明显低于美国的通胀,为啥美国要积极拱火乌克兰局势,如果不制造地域风险和危机,怎么可能把资本从欧洲逼回美国?至于日本韩国,体量太小,权当替补,跑是跑不掉的。当然还有东南亚小国,比如越南,泰国,甚至印度,其实当前已经泡在美元通胀泡沫里面了。但是对这些国家发动美元潮汐,让美元资本回流带回来的战利品,远远不够填补美国在最近两年的消耗和亏空。

按美国原本的计划,头号目标,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但是经历了2021年,都2022年了,这么一路看过来,很明显,美国已经心知肚明,知道没戏了,文明的金融战争一旦发动,这一次想要割中国补自己的亏空,显然是行不通,也不可能实现的。所以美国不得不面对两难选择:如果要维系美元全球硬通货的地位,那么在当前持续高位的通胀情况下,就需要自己为超发美元买单,但是国内经济真实复苏情况不理想,贸然加息,美国经济就会陷入萧条;美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和稳定,是高度依赖货币超发的动作的,但是长时间的高位通胀,会对美元币值,美元霸权,以及美元信用造成冲击,时间长了,当“美元就是废纸”的现实一旦成为普遍共识和预期,美元霸权也就瓦解了,通胀对应的就是美元信用危机。想要美元霸权,就拿经济萧条来换,反过来也是一样,维持虚假的经济繁荣,就要接受美元信用冲击。甘蔗没有两头甜,说白了就这么简单。这就是当前美国在高通胀和经济维持之间的艰难选择。

美国10月通胀数据_美国通胀_美国2017年通胀数据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3美国通胀,利率变化不定,会带来哪些冲击和影响?当然,美国的高通胀是不可能长期持续保持下去的,时间拖得越久,对美国作为全球第一霸权大国从全世界转移财富的关键工具的美元信用,霸权,还有币值的冲击和影响,就会持续加大,直至崩溃和彻底瓦解。所以美国一定会在极限到来以前,有所动作,但是其实从当前美元在美国国内的通胀现实情况来看,已经对全球的资产,资本,资金,造成了直接的扰动。此言不虚,美元霸权,还真的不是盖的,趋利避害,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天性,虽然表面平静,但是实际上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环境中,已然开始暗流涌动,很多行情和变化,正在悄然发生。2022年,美国的通胀,传递给全球经济环境和市场的风险,正在暴风雨前的诡异的平静中,持续酝酿。在思考美国通胀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文章分析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走向,但这对绝大多数普通个体和投资群体,特别是中国国内的资本,金融,资产的参与者来说,其实意义不大。下面,就将从几个直接的维度,聊一聊美国通胀会带来的经济冲击和影响:1、首先是黄金,通胀持续高企,那持有的美元资本就会持续的贬值,短期还好,时间长了,抛售美元资本就成了一致的选择。全世界美元这么多,大家都抛售,美国就类似被挤兑的银行一样,只有破产一条路,全世界哪个银行能扛得住挤兑潮?一个都没有。如果美元上不去,那和美元负相关的黄金就会上去了。2、美国的消费市场,会随着通胀持续,出现囤积商品加剧的情况。这是人的本能,今天卖100块,明天卖101块,那还不继续推高抢购潮流?而这样的抢购,基本上都集中在日常消费领域,卫生纸,矿泉水什么的,同时,在通胀稀释购买力的情况下,非生活必需品,比如互联网消费,游戏机,娱乐投入就会受到遏制。耐用品市场会爆发,更换周期加长,资产价格膨胀。而美国消费市场的变化,又会进一步对全球产业和供应链造成冲击。mate的暴跌,或许只是开始。3、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环境将进入波动加剧的高危阶段。4、汇率,这是关键,除了中国以外,任何国家的货币在美元面前都是弱势货币,包括欧元!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国家的资产市场,将陷入完全听命于美元货币政策的危机时刻。5、拜登控不了油价,美联储也控不了通胀,这无疑是很大的一个笑话。

美国10月通胀数据_美国通胀_美国2017年通胀数据

大宗被美元炒作暴涨,经过产业链加持,又回流美国,加重国内通胀,这就是典型放水把自己淹了。这同样也是美国实力开始走下坡路的体现。一个国家对自身经济的掌控力,都是体现在这些细节上。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的经济根基,核心资本利益集团还没有受到真正的损伤,所以2022年,关键就要看通胀之下,美国的加息选择和具体行动。毫无疑问,美国在2022年如何处理和面对国内通胀的行动,将成为直接影响2022年全球很多国家和经济体经济环境和走向的绝对“灰犀牛”。

美国通胀_美国10月通胀数据_美国2017年通胀数据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写在最后:回到中国来看,有哪些经济维度的动向值得关注?作为美国最理想,也是贼心不死想要转移国内通胀的对象,我们的祖国中国,所面对的现实情况就是上面文章的实际表现。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其实中国做出的选择,我也说过很多次,是“保汇率优先,主动紧缩对抗输入通胀”核心思路,现实也是这么实现的。说白了,就是主动选择萧条,主动进行流动性紧缩,甚至降低经济积极性,降低持续增加的顺差带来的外汇聚集(赚了外汇马上用掉,主动缩减美国债券)。不管美国高不高兴,愿不愿意,中国这样的做法,事实上就是全面防御了美国用货币超发制造的虚假繁荣,泡沫经济假象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刺激和膨胀效应。疫情冲击了2年多,中国自己买单,美国全世界找人买单不果,就算不死心,又能怎么办?这是大国博弈层面的对峙,也是国家利益层面的煎熬过程,所付出的过程成本,恐怕已经不用多说,2021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消费疲软,经济承压,各行各业什么情况?美国的通胀情况还在持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悬而未决,中美在金融和货币战场的决战,还没有正式拉开序幕。这是最难受,最煎熬,也是最考验定力的关键阶段。文章的最后,基于对这个阶段认知和理解,谈几点中国经济维度的动向观点和看法:1、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向,牵动的不仅仅是全世界,也是中国国内货币政策和经济刺激的关键关注对象。

虽然说“以我为主”的规划已经明确,但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必然需要在全球经贸环境中,兼顾外围,外贸这架马车至关重要。所以中国国内经济环境真正意义上的转向,包括资本市场(股市),还有资产领域(楼市),以及实体经济,制造业,关联上下游的各行各业,关键节点还需要耐心。这就是黎明之前最冷的时刻。2、2022年两个重要的节点,一个是美国中期大选,一个是中国最高级别的重要会议,都在2022年下半年会尘埃落定,除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以外,这两个关键节点的事件和所对应的信号,对于中国接下来的经济走向,至关重要。3、中美经济博弈,大国竞争,其实深层次都是经济和利益维度的围剿于反围剿,2022年将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决战时刻。现在全球各种复杂的局势之下,比如乌克兰局势还有后续很多不可预测的各种黑天鹅,其实都可以看做是美国在极力试图通过挑起争端,引导全球资本,实现转移通胀的目的。即使这样,并不代表美国就放弃对中国的觊觎和目标改变,这一点认知很关键。所以中国即使经济承压,最多也就是内送外紧的策略,很多看不见的限制以及监管控制,只会紧不会松,红绿灯的提法,只有红灯没有绿灯。这个大背景之下,对于国内金融市场,短期的行情预测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没有稳定安全的经济大环境,别和趋利避害天性的资本谈脊梁;对于国内的资产市场,也就是楼市,当前的一切回暖和刺激,都是给刚需开门,这个已经很明确了,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预期,乘早打消。

而对于中国国内经济,制造业,实体,商业活动来说,在压抑和紧缩的压力之下,接受考验,是必然的,不是国家不放松,而是现实情况不可能在付出了两年的代价和经济承压的成本之下,放开让美元资本进场搞事情的丝毫可能。不过这样的煎熬与对峙,不会持续很长时间,2022年,黎明前的暗战,必然将在煎熬,黑暗,冰冷的环境中,得出最终的结果。选择和自己的国家同气连枝,支持理解中国所面对的挑战和威胁,和自己的国家一起共克时艰,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不应该是什么责任,而是最基础的认知和本能。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以上,就是2022年开年美国通胀的一些个人思考和分析研究,和各位朋友分享。

美国2017年通胀数据_美国10月通胀数据_美国通胀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