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碳排放 央广网房产推出“破界·更新丨新阶段下地产行业的审慎与进击”专题

06-21 财经资讯
       

【编者按】2021年以来,在三道红线、两集中政策下,行业发展环境发生诸多变化。从“房贷收紧”到“放款时间提速”,从“融资缩水”到“债务逾期增多”,从“销售下滑”到“以价换量”,诸多不确定的情况考验着行业,影响着房企,也磨炼着每一位从业者。在这场房地产行业新试炼中,涌现出诸多推动行业发展的先进经营理念、新科学技术、新发展模式。进入四季度总结季,央广网房产特推出“破界·更新丨新阶段下地产行业的审慎与进击”专题,对行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和优质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分享,同时对于能够积极面对行业变化、有效引领企业发展的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的事迹进行报道,以期给行业带来可参考、可学习的案例。

央广网北京12月21日消息(记者 门庭婷)12月20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2年要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稳步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提出要扩大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消费。

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国际能源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从全球来看,建筑行业贡献了碳排放总量的40%;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专委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达到51.3%。

碳排放与二氧化碳排放_碳排放碳税_碳排放

目前,建造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建造方式粗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推广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建造方式迫在眉睫。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各类政策支持和推广绿色建造方式碳排放,而房企也在积极布局装配式建筑、建筑机器人等领域,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政策加速推广绿色建造方式

碳排放与二氧化碳排放_碳排放_碳排放碳税

今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如何实现碳达峰制定了路线图。其中明确要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碳排放,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推动建材循环利用,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

针对绿色建造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技术措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在今年3月16日发布了《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下称《导则》),指出绿色建造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程策划、设计、施工、交付的建造全过程,充分体现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总体特征。

碳排放与二氧化碳排放_碳排放_碳排放碳税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建造是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采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保障品质的建造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工程建造活动。同时他指出绿色建造的主要技术要求包含了有效采用BIM、物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关技术,整体提升建造手段信息化水平等。

《导则》为绿色建造试点地区的试点工作提供了规范和指导。2020年底,湖南省、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常州市被确定为绿色建造试点地区,目前各地正在加紧推进试点工作。

碳排放碳税_碳排放_碳排放与二氧化碳排放

其中,《常州市绿色建造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今年7月正式出台。同期,湖南省宣布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等9个项目作为全省第一批绿色建造试点项目,试点项目所在地的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作为全省第一批绿色建造试点城市。以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为例,主要试点内容包括绿色建造策划、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株洲市的中天麓台、长沙市的小天城二期项目,主要试点新技术在钢结构住宅的广泛应用。

除试点地区外,其它省市也按下了推广绿色建造方式的“快进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湖北省在今年12月15日发布了绿色建造科技创新联合体手册,为当地房建与市政工程行业绿色建造提供设计技术与施工指导。江苏、黑龙江、四川、天津等省市发布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均提出要大力推进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智能建造改革。

碳排放与二氧化碳排放_碳排放碳税_碳排放

装配式建筑年均增长率54%

绿色建造的技术方式中,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政策大力推广的一项。在政府的倡导下,房地产企业也在积极参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北京在集中供地竞拍中设置了竞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环节,规定装配率越高将获得更高分数。而今年首批集中供地的8个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显示,有7个项目承诺了装配式建筑装配率在76%以上,涉及融创、北京城建、住总、绿城等多家房企。

碳排放碳税_碳排放_碳排放与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