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与中国及俄罗斯军方有联系的公司名单被北京谴责
与非网 12 月 23 日讯 美国商务部曾于 11 月起草一份与中国及俄罗斯军方有联系的公司名单,此举遭到北京的谴责。名单草案中包括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艾睿电子(Arrow Electronics)子公司 Arrow Asia Pac Ltd、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旗下 TTI Inc 的子公司 TTI Electronics Asia PTE Hong Kong Ltd 等,不过在商务部最终公布的名单上并没有看到上述公司。
据美国商务部,美国工业和安全局(BIS)将修改出口管理条例(EAR),增加新的“军事最终用户”(MEU)清单,以及第一批 103 个实体。一名官员透露,指定的中国实体有 58 家,低于此前透露的 89 家;而与俄罗斯有关的实体有 45 家,高于此前的 28 家。
美国政府已将这些公司确定为 EAR 中的“军事最终用户”控制目的的“军事最终用户”,该控制适用于对中国,俄罗斯,委内瑞拉和此类物品运往禁止的“军事最终用户”。
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说:“此举建立了一种新的程序,可以在 MEU 名单上指定军事最终用户,以协助出口商筛选其军事最终用户的客户。”此前,美国商务部扩大了“军事最终用户”(MEU)的定义,除了武装部队和国家警察,支持或协助维持、生产军事物品的任何个人或实体,即使他们的业务是非军事的,也会被划分为“军事最终用户”。而向“军事最终用户”出售产品或服务的美国公司需要获得向这些公司销售产品的许可证,但政府不会轻易批准。
MEU 列表通知出口商,再出口商和转让人,将指定的项目出口美国商务部,再出口或转让(在国内)到所列实体,将需要许可证。美国政府已确定,在中国,俄罗斯或委内瑞拉,这些实体构成在“军事最终用途”或“军事最终用户”中使用或转移到“军事最终用途”或“军事最终用户”的风险不可接受。
商务部正在采取这项行动,该计划于 12 月 22 日在联邦公报上公开展示,以回应公众提出的通过法规中的名称和地址识别特定“军事最终用户”的请求。MEU 清单通过识别美国政府已知的军事最终用户,提高了军事最终用途和军事最终用户控制的有效性,从而为出口社区提供了支持。
重要的是美国商务部,这不是所有的清单列表,并不意味着未包括在清单中的其他各方均不受监管禁止。例如,未在 MEU 清单中列出但在国防部《国防授权法》第 1237 节清单中的当事方将在 EAR 之下引发“危险信号”,并要求出口商,再出口商或转让人进行额外的尽职调查。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泛化国家安全,不断滥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对他国特定企业进行打压、遏制,这是对自由贸易规则的严重破坏,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严重威胁,也是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人民福祉利益的严重损害。
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错误做法,给予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公平待遇。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虽然最初的 MEU 列表包括 103 家公司,但最终名单根据由商务部组成的跨部门机构以及国防部,能源部和州等组成的审核委员会决定。
在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即将卸任之际,又有数十家中国企业被列入美国的贸易黑名单,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和中国无人机制造商深圳大疆科技有限公司(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此举可能会进一步激怒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在 11 月就此事回应称“这是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无端压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并未列入名单,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的 7 家相关实体仍在名单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正在为中国商飞供货,而中国商飞则正在和美国飞机制造商波音(Boeing)和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Airbus)展开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