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长期走牛的条件终于开启了试点(图)
跌跌撞撞两年后的科创板,又回到了起点。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7月22日,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时隔两年后,科创板指数又到了1000点关口。虽然期间,科创板跌破了1000点,但是其长期走牛的基础依然存在,只是缺少了启动的条件而已。
而现在这个条件终于开启了试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周五盘后,村里发布了《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科创板,这意味着科创板的做市商业务已经没有法规障碍了,剩下的就是启动前的一些细则问题的考量了。
为何称做市商制度是科创板长期走牛的条件呢?
众所周知,科创板作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承载着产业升级的重任,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基本上都是一些硬科技企业。但是,科创板上市企业也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市场的流动性较为缺乏。
首先,50万的门槛已经限制了一大批的投资者。而且,科创板允许一些亏损的企业上市,投资者就算达到了相应的门槛,依然不敢投资。处于风险考量,基金在投资科创板上市公司时,也都浅尝辄止,不敢太过激进。这就导致了科创板上市公司长期以来缺乏流动性科创板,一些公司想要再次融资,几乎都很难实现。
说到底,困扰科创板企业的问题就是缺乏流动性,导致企业的再融资和投资活跃度受限,限制了企业的创新性行为。
而这次,村里发布的这个做市商文件,可谓是及时雨。不仅解决了流动性问题,同时还增加了市场交投的活跃性,有助于相关企业价值的重估和再融资的解决。
一旦,科创板的这个问题解决了,那样就会形成虹吸效应,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硬科技企业到科创板来上市,同时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科创板而做大做强,这样不仅对于产业升级有助力,也使得科创板上市企业的质量越来越高,有望诞生出一批硬科技企业,这无疑就提高了科创板指数的点位。
也许,有人还执着科创板企业的市盈率高的问题。要知道,就算纳斯达克都是允许亏损的京东上市的。而且如果不允许亏损的科技股上市的话,那美国现在可能也就没有了苹果和谷歌了。